國際刑事警察組織

國際刑事警察組織

國際刑警組織(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 -- INTERPOL)成立於1923年,最初名為國際刑警委員會,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二戰期間,該組織遷到德國首都柏林,一度受納粹組織控制。二戰後,英國、法國、比利時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刑事警察成立了新的組織沿用“國際刑警委員會”的原名。1956年,該組織更名為國際刑事警察組織,簡稱國際刑警組織(ICPO)。1989年,該組織總部遷到法國里昂。

基本信息

簡介

6國際刑警組織

國際刑警組織是繼聯合國外,規模第二大的國際組織,也是全球最大的警察組織,包括184個成員國,每年預算超過3000萬歐元。1989年以前總部設於法國巴黎,其後遷往裡昂。現在它有188個成員國,其運作資金由成員國撥出。

國際刑警機構

0國際刑警組織

國際刑警組織機構包括全體大會、執行委員會、秘書處和國家中心局。全體大會為其最高權力機關,由各成員國代表團組成;國際刑警組織主席由全體大會選舉產生,任期4年,同時設4名副主席,主席和4名副主席不能來自一個大洲,主席四年選舉一次,副主席三年選舉一次。他們不能緊接著再當選同一職位或執行委員會代表。國際刑警組織現在的主席是西班牙人:赫蘇斯·埃斯皮加雷斯·米拉。

執行委員會

由大會選出的13個成員國的代表組成,負責監督大會決議的執行情況、準備大會的工作日程、監督秘書長的管理情況等;

秘書處

由秘書長和該組織的技術、行政人員組成,負責執行大會和執委會的決議、編輯各種刊物、通緝作案逃犯等;

國家中心局

是該組織在各國的常設機構,主要負責各國警方同國際刑警組織各成員國之間的合作。截至2005年9月,國際刑警組織共有182個成員國。國際刑警組織總部建有一個存有150餘萬名國際刑事罪犯材料的資料檔案庫和一座用以鑑定貨幣及其它有價證券真偽的實驗室。

工作領域

協助成員國偵查罪犯是國際刑警組織的一個重要合作領域。這種執法合作通常是以“國際通報”這一渠道進行的。國際通報分為:紅色通報、藍色通報、綠色通報、黃色通報、黑色通報五種類型,它們都以通報的左上角國際刑警徽的顏色而得名。其中,紅色通報俗稱“紅色通緝令”。

“紅色通緝令”是國際刑警組織最著名的一種國際通報。它的通緝對象是有關國家的法律部門已發出逮捕令、要求成員國引渡的在逃犯。各國國際刑警組織國家中心局可據此通報立即逮捕在逃犯。紅色通緝令被公認為是一種可以進行臨時拘留的國際證書。無論哪個成員國接到“紅色通緝令”,應立即布置本國警力予以查證;如發現被通緝人員的下落,就迅速組織逮捕行動,將其緝拿歸案。

除“紅色通緝令”外,其他色彩的通報均有其特殊含義:藍色通報涉及的是犯罪嫌疑人,要求成員國警方予以查明,獲取證據;綠色通報涉及危險的慣犯分子,提醒各國警方引起注意並加以預防;黃色通報是關於失蹤人員的信息;黑色通報則涉及死者屍體,要求識別身份。國際刑警組織的電子郵件網路系統每年可處理100萬封阿拉伯文、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的各種“通報”。出版物有《國際刑事警察評論》(每年10期)和《偽幣和偽造物》(技術期刊)。

國際刑警組織的宗旨

是保證和促進各成員國刑事警察部門在預防和打擊刑事犯罪方面的合作。它的主要任務是匯集、審核國際犯罪資料,研究犯罪對策;負責同成員國之間的情報交換;蒐集各種刑事犯罪案件及犯罪指紋、照片、檔案;通報重要案犯線索、通緝追捕重要罪犯和引渡重要犯罪分子;編寫有關刑事犯罪方面的資料等。

全體大會

國際刑警組織每年召開一次全體大會,並經常舉行各種國際性或地區性研討會。該組織日常與各國國家中心局保持密切關係,組織國際追捕。“紅色通緝令”是該組織在打擊國際犯罪活動中使用的一種緊急快速通緝令。

由於國際刑警組織需保持政治中立,它並不會介入任何政治、軍事、宗教或種族罪行。它的目標是以民眾安全為先,主要調查恐怖活動、有組織罪案、毒品、走私軍火、偷運人蛇、清洗黑錢、兒童色情、高科技罪案及貪污等罪案。

在2001年,參與國的警方在國際刑警的通報及幫助下,成功逮捕的通緝犯及尋回的失踨人士,達1,400多人。

國際刑警組織的建立

說起來頗具傳奇色彩.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世界著名賭城摩洛哥蒙特卡洛發生了一起"後宮盜案".在這之前的某天,賭城突然來了一位行跡詭秘的"仙女".這位資色艷麗的美女把摩洛哥的統治者兼老闆阿爾貝爾一世公爵迷住了.幾天后,公爵邀她到自己的堡作客,兩人一見鍾情,墜入情網.她經常出入於公爵的城堡,乘虛將公爵保險柜里的珠寶,首飾全部盜走.公爵大呼上當,痛心不已,終日冥思苦想以圖迅速破案.然而這個自稱索菲婭的"仙女"無疑早逃出了小小的摩洛哥,即使動員全國警察也無濟於事.深思中的公爵猛然想出一招,決定出資將世界各國警察局長請到摩洛哥共同商議破案之術.這就導致了舉世矚目的1914年4月"第一次國際刑警大會"的勝利召開.會上一致同意建立一個國際刑事犯罪檔案辦事處,並討論了統一引渡程式的可能性議案.後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使這一剛剛誕生的國際刑童合作關係陷入了困境.1923年,奧地利警察總局局長約加恩 紹貝爾重新倡議,召集了有20個國家警署參加的維也納國際刑警大會,正式成立了國際刑事警察委員會,紹貝爾任委員會主席,總部設在維也納.遺憾的是,該委員會屬於非政府性的國際組織,而且規定其職責僅僅為了收集並交換情報,只管刑事犯罪問題;還規定不得參與因政治,種族,宗教等原因而引起的犯罪案件的調查.隨後歷經15年的波折,到1938年,德國吞併奧地利,國際刑警委員會主席也幾經易人,先由納粹分子施泰因霍茲接替,後由德國蓋世太保德利赫替代.直到1977年,國際刑事警察委員會才正式修改章程,更名為國際刑事警察組織,明確為政府間組織,但與聯合國卻無直接關係.從1988年起,總部遷至法國里昂.我國於1984年9月正式被接納為該組織的正式成員國.國際刑事警察組織的主要任務是:第一,站在國際反刑事犯罪鬥爭的前列.該組織在國際重大刑事犯罪鬥爭中,向許多國家警方迅速準確地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重要情報.第二,積極參與國際反劫機犯罪活動.1972年國際刑警代表大會通過決議,空中恐怖活動被認為是刑事犯罪活動,同時認定將炸藥置於郵包寄給政治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均為刑事犯罪活動,堅決予以打擊.第三,反毒品成為國際刑警組織的又一重任.可怕的是,當今販毒更為隱蔽,為此,國際刑警正與聯合國緝毒委員會保持密切的協作關係,共同向各國政府介紹緝毒措施,組織培訓警員,並首創了世界反毒基金會.目前,在國際刑警總部辦公室牆上便掛有一張巨大的地圖,並標有全球毒品販運的詳細路線圖.

作用

那么,國際刑警在世界反刑事犯罪鬥爭中究竟有多大作用 可以說,國際刑警組織擁有世界上現代化的偵探裝備,具有一流的檔案資料庫,高效率的檢索手段.據說,資料庫中已存有全球幾百萬罪犯的詳細檔案,甚至包括有罪犯的遊艇,汽車名稱,號碼,受監人手槍號碼與牌號等詳細情況,每份資料均按6位數號碼排列,每個數字都表示該罪犯的重要特徵.即使罪犯施行了整容手術,上述號碼均可還其廬山真面目.所以,國際刑警主要是提供信息,收集和交流有關資料,研究對策,隨時與各國警方溝通聯繫.另外,處理需要國際合作的刑事案件時,該組織可能通過設在各成員國的無線電通訊網路直接通緝追捕罪犯,通報罪犯線索,在有引渡協定的國家還可引渡逃犯.
迄今,國際刑事警察組織已發展到150個成員國,每年在各國輪流舉行一次全體大會,總秘書長經選舉產生,任期5年.值得一提的是,該組織還有一項鐵的紀律,即總部所有官員們務必禁止接受任何國家和個人的指示.這無疑對正常執行使命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中國國際刑警

1984年9月5日,在盧森堡舉行的國際刑警組織第53屆全體大會上,中國被正式接納為國際刑事警察組織(ICPO)的成員國。1984年10月,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正式成立,其組織架構設在公安部。1995年,國際刑警組織第64屆大會在北京舉行。多年來,中國始終與國際刑警組織之間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自1984年中國加入國際刑警組織到2005年4月,中國共通過國際刑警組織發布紅色通緝令800餘份。中國警方通過國際刑警組織渠道抓回重要案犯數百名。中國加入國際刑警組織後,中國國家中心局不辱使命,依靠國家作為強有力的後盾,通過自身的艱苦努力和團隊精神,對國際刑警組織作出了積極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