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水平測試實用教程

本教材為適應大專院校學生來自於全國各地的特點,從國人學習國語的語音、語調、語法等方面入手,並將方言與國語對比分析和研究,使各方言區學員,特別是大專院校學員學習時,不會因地域不同而受到局限。本教材既可用於教學、培訓、個人自學,又可作為國語水平應試的參考。本教材兼顧了語音、語彙、語法、聽說等訓練內容,理論簡明,訓練材料豐富,便於操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教材為適應大專院校學生來自於全國各地的特點,從國人學習國語的語音、語調、語法等方面入手,並將方言與國語對比分析和研究,使各方言區學員,特別是大專院校學員學習時,不會因地域不同而受到局限。本教材既可用於教學、培訓、個人自學,又可作為國語水平應試的參考。本教材兼顧了語音、語彙、語法、聽說等訓練內容,理論簡明,訓練材料豐富,便於操作。

目錄

國語水平測試實用教程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國語的定義

一、語音的規範

二、詞語的規範

三、語法的規範

第二節推廣國語的重要意義

一、推廣國語有利於方言區人們之間的交往和溝通

二、推廣國語有利於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三、推廣國語有利於國際交往

四、推廣國語有利於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

第三節推廣國語的任務

一、大力宣傳語言文字的工作方針

二、以身作則,學好國語

第二章國語語音

第一節國語語音系統

一、語音的基本概念

二、語音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聲母

一、國語聲母

二、國語聲母辨證

第三節韻母

一、國語韻母

二、國語韻母辨正

第四節聲調

一、聲調的性質和調值、調類

二、國語聲調辨正

三、音節四聲訓練

第五節國語音節

一、音節的結構

二、音節的聲、韻配合規律

第六節國語常見的音變

一、上聲音變

二、“一”“七”“八”“不”的音變

三、輕聲

附屬檔案一國語水平測試用必讀輕聲詞語表

四、國語輕重格

五、語氣詞“啊”的音變

六、兒化

附屬檔案二國語水平測試用兒化詞語表

第三章國語等級考試必讀作品及朗讀要領

第一節科學發聲與訓練

一、發音訓練

二、音量、音高、音質訓練

第二節國語朗讀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朗讀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二、朗讀的技巧

第三節國語語調的表達

一、語調的分類及作用

二、音長和音強對語調的影響

三、音值與語調的關係

四、輕重音格式對語調的作用

五、語速對語調的影響

第四節國語測試用朗讀作品及朗讀提示

作品l號

作品2號

作品3號

作品4號

作品5號

作品6號

作品7號

作品8號

作品9號

作品10號

作品11號

作品12號

作品13號

作品14號

作品15號

作品16號

作品17號

作品18號

作品19號

作品20號

作品21號

作品22號

作品23號

作品24號

作品25號

作品26號

作品27號

作品28號

作品29號

作品30號

作品31號

作品32號

作品33號

作品34號

作品35號

作品36號

作品37號

作品38號

作品39號

作品40號

作品41號

作品42號

作品43號

作品44號

作品45號

作品46號

作品47號

作品48號

作品49號

作品50號

作品51號

作品52號

作品53號

作品54號

作品55號

作品56號

作品57號

作品58號

作品59號

作品60號

第四章國語的源泉——方言語

第一節方言語形成的原因

第二節方言語與國語

一、北方方言區

二、閩語區

三、吳語區

四、贛語區

五、湘語區

六、客家話區

七、粵語區

八、晉語區

九、徽語區

十、平話區

附錄國語水平測試用國語常見量詞、名詞搭配表

第五章方言與國語在語法方面的差異

第一節漢語語法知識概說

一、語法

二、漢語語法單位

第二節方言與國語語法差異比較

一、以語言現象為線條對比國語和方言語法

二、以分類方式對比國語和方言語法

附1國語水平測試用國語與方言常見語法差異對照表(節選)

附2漢語方言語法差異的主要表現

第六章國語說話技巧

一、話語自然

二、用語流暢

三、用語得體

四、克服緊張情緒

附錄國語水平測試用話題

第七章國語等級考試及應試技巧

第一節應試心理調整

第二節應試技巧

一、讀單音節字詞

二、讀多音節詞語

三、作品朗讀

四、選擇判斷

五、命題說話

附1國語水平測試等級標準(試行)

附2國語水平測試大綱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