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年終獎

小學生年終獎

小學生年終獎是指國小老師通過給學生髮放年終獎來鼓勵學習的一種方式,當然年終獎只是一些糖果和小禮物。但是這種做法還是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反對者指出,這是當今社會教育向功利妥協的表現。

概述

小學生年終獎小學生年終獎

小學生年終獎是指國小老師通過給學生髮放年終獎來鼓勵學習的一種方式,當然年終獎只是一些糖果和小禮物。但是這種做法

還是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反對者指出,這是當今社會教育向功利妥協的表現。

事情經過

2011年121日是國小舉行閉學式的日子。檳榔國小四年(1)班的學生們歡喜雀躍,因為全班學生都意外地收到了老師發的“新年大禮包”,內有豆豆龍儲蓄卡、大根棒棒糖及超大兔年紅包袋。豆豆龍儲蓄卡是什麼?原來,那是老師設計的面值三角的虛擬貨幣。像企業給員工發“年終獎”一樣,小學生在期末收到老師送的“大禮包”,這事挺新鮮的。這種另類的獎勵方式是否合適,對於這一問題,商報讀者、老師、家長們展開了討論,形成了兩派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用這種既新鮮又受孩子歡迎的方式對他們進行鼓勵,是與時俱進;也有人擔心,此舉會誤導學生“一切向錢看”。

發放目的

想激勵學生進步

“這學期期末考,小朋友們超級‘給力 ’,語文成績進步非常突出。作為語文老師,我開心得不得了。”檳榔國小四年(1)班語文科葉老師告訴記者,這個創意是源於她想回贈孩子們一份“給力”的期末禮物。“本子、水彩筆等常規的禮物都已經送過了,沒什麼新鮮感。”葉老師說,後來她靈機一動,想到新年快到了,孩子們最想要的不就是紅包嗎?可以給他們包“紅包”啊,這樣學生既拿到了“紅包”,又沾上了新年的喜氣。當然,這“紅包”里的“錢”都是虛擬貨幣。在家長會上,葉老師的這個想法得到了在場所有家長的支持。有從事廣告工作的學生家長還幫忙用電腦設計出一些精美的面值三角的“豆豆龍儲蓄卡”。 “儘管是虛擬儲蓄卡,過年時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獲得的儲值卡數目,給予他們相應的物質獎勵。孩子更是可以憑此獲得一次免做常規作業的權利。”葉老師說,把對學生表現的獎勵由小紅花改成虛擬貨幣,上課前她把幾張虛擬儲蓄卡用磁鐵貼在黑板上,以此來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效果出奇的好。學生們一個個坐得筆直,教學效果極大地提高了。“期末複習階段,課堂表現好和作業完成得好的學生也有儲蓄卡獎勵。結果,期末班級學生的成績取得了很大進步。”
葉老師分析,這種獎勵方式其實也是從兒童心理學角度出發,紅包和棒棒糖人人都有,但紅包里虛擬儲蓄卡的數量不一,成績與表現優異的學生最多獲得了10張儲蓄卡,成績達到班級平均線以上的學生一般獲得5張,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也能獲得2張儲值卡。通過這種方式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而在四年(1)班獲得儲蓄卡最多的楊潤辰同學看來,這份禮物是他認真上課,細緻答題獲得的豐碩成果,是他辛勤付出所得。

支持者觀點

讀者陳女士:當小紅花的作用已經衰弱時,作為老師要激勵孩子,需要關注孩子們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徵,按照他們的心理需求來給予不同的獎勵。
網友“螺絲俠”:能抓到老鼠的貓就是好貓。這創意與之前不少家長在家裡推行的“孩子好好做作業就給錢,孩子獲得不同的分數,就給不同檔次的金錢獎勵”的鼓勵方式不同,虛擬貨幣畢竟不是錢,不會助長孩子亂花錢的歪風。這位教師善於抓住小學生心理特徵,這種創新的獎勵方式值得表揚。

反對者觀點

一在職國小老師:雖然形式比較新穎,但畢竟這種方法只能在短期內奏效。畢竟,要激勵孩子自主去學習,關鍵是要讓孩子懂得學習的快樂所在,而不應該用太過於物質化的獎勵來刺激他們。用虛擬儲蓄卡的方式,可能會太早地讓孩子社會化、成人化。與其用成人世界的獎勵方式對待孩子,不如試試用當今孩子們喜歡的卡通貼圖等方式來獎勵,或許可以取得同樣不錯的效果。
一家長:我擔心會因此養成孩子們互相攀比儲蓄卡數目的習慣,致使原本健康的學習競爭變成了對物質的占有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