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海洋技術領域2014年備選項目徵集指南

指南內容

(一)深遠海海洋動力環境監測關鍵技術與系統集成重大項目
1. 海上移動觀測平台及組網套用技術
(1)波浪滑翔器無人自主觀測系統
研製一型以波浪能為主驅動力的遠程海洋環境觀測系統,具有通信、定位和自主航行控制能力,能夠實現大範圍、遠距離的海表溫度、鹽度、流場及海面風、溫、濕、氣壓等環境參數的實時測量。提交工程樣機3台,並完成海上試驗,考核續航能力大於2000公里,連續工作時間大於180天。
本方向擬支持1項,國撥經費控制額1200萬元,實施期限為3年,要求企業牽頭申報。
(2)遠程複合動力快速無人艇監測系統
研製可用於淺海、油氣平台周邊及特定海域測繪、海洋環境監測的遠程複合動力快速無人綜合監測艇工程樣機。最高航速不小於50節,續航能力不低於1000公里;搭載能力不少於300公斤,可實現多波束測深及水文氣象參數測量,具有視頻監視、實時通信、定位及無人自主和無線電遙控航行控制功能,可工作於3級海況,完成海上試驗。
本方向擬支持1項,國撥經費控制額1000萬元,實施期限為3年,要求企業牽頭申報。
(3)船載無人機海洋觀測系統
針對特定區域海洋觀測的需求,以海洋環境和海上目標機動快速監測為目標,研製船載基於無人機平台的觀測系統工程樣機。重點研究小型化、低功耗測量技術和無人機平台感測器適裝及配平集成技術;系統具有實時監測、通信和自主飛行能力,無人機平台飛行高度不低於3000米,巡航半徑100公里。完成海上船載飛行試驗。
本方向擬支持1項,國撥經費控制額1000萬元,實施期限為3年,要求企業牽頭申報。
(4)自主航行潛水器(AUV)組網觀測關鍵技術
利用已有成熟的AUV平台,研究水下移動觀測系統智慧型控制、多水下移動平台協同通信、導航、定位及協作觀測技術,開發水下移動平台組網觀測控制軟體,形成相關技術標準;完成組網觀測系統海上試驗,組網系統平台數量≥3個。
本方向擬支持1項,國撥經費控制額850萬元,實施期限為3年,同等條件下企業牽頭優先。
(5)攜帶型無纜剖面監測儀及其組網技術
研製具有低功耗環境測量、坐底、垂直往復式運動、水平位移修正、衛星及水聲通信等功能的無纜攜帶型剖面儀,可通過船載/機載投放,實現固定位置附近長期連續剖面監測與水平方向多台組網立體監測。組網觀測剖面儀數量≥6,完成300-1000米水深海上試驗,正常工作時間≥3個月。
本方向擬支持1項,國撥經費控制額1000萬元,實施期限為3年,同等條件下企業牽頭優先。
(二)海洋生物資源利用技術主題
1. 海洋生物功能蛋白高效發掘與產品開發
(1)海洋生物重要功能基因發掘
建立和完善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發現、活性篩選和功能驗證技術平台,對重要基因進行重組表達和功能驗證,獲得一批功能明確、可重組表達、有潛在套用前景的全長功能基因序列。
本方向擬支持1項,實施期限3年。每項國撥專項經費控制額不超過1000萬。要求以有基礎的單位聯合組成研究團隊的方式申報。
(2)海洋生物高活性功能蛋白質產品研發
選擇具有重要套用前景、研究基礎好的海洋生物高活性功能蛋白進行深入研究,規範化地開展功效評價和套用前期開發,為形成一批在醫用、農用、生物探針等領域有良好套用前景的高活性功能蛋白產品奠定基礎。
本方向擬支持7項左右,實施期限3年。要求按產品類別分別進行申報,每類產品國撥專項經費不超過200萬元,要求產學研結合申報。
(3)高附加值海洋生物酶產品研發
瞄準醫藥生產、食品加工、環境保護等領域高端用酶需求,結合海洋極端環境下生物酶的特殊優勢,選擇具有重要套用前景、研究基礎好的海洋生物酶進行深入研究,規範化地開展功效評價和套用前期開發,為形成一批高附加值的海洋生物酶產品奠定基礎。
本方向擬支持7項,實施期間3年。要求按產品類別分別進行申報,每類產品國撥專項經費不超過200萬元,要求產學研結合申報。
2. 高附加值海洋生物製品開發
(1)高附加值海洋生物製品開發
圍繞我國海洋生物製品產業升級轉型的實際需求,利用海洋生物資源提取物,開發醫用生物材料、高附加值多糖、高EPA/DHA甘油三脂型魚油等高端生物製品製備新技術和生產工藝,建立先進高效、綠色節能的產品生產示範線,獲得一批市場競爭力強、附加值高、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海洋生物製品。
本方向擬支持8項左右,實施期限3年。要求按產品類別分別進行申報,單類產品國撥專項經費原則上不超過500萬元,要求企業牽頭申報。
(三)前沿技術探索
1. 海洋感測器技術
(1)新型海洋監測探測感測器研發
內容:圍繞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環境監測、海洋工程和資源開發的未來需求,研發適用於海洋環境監測、目標探測、地質與資源探查的新型監測感測器,探索海洋物理、地質、化學、生物等感測器新原理、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藝及前沿新技術,研製原理樣機,完成各項測試工作。
本方向擬支持10項左右,實施年限為2年或3年。要求按單項感測器申報,國撥專項經費不超過150萬元,要求申請人年齡35周歲以下,研究團隊不超過5人。

指南申報要求

經費額度

本指南每項研究內容標註的國撥經費控制額,為本研究內容申報國家科技計畫支持的最高額度。申報單位應根據申請研究內容實事求是地提出專項經費資助額。企業牽頭申報的,需自籌解決專項經費以外所需的研發經費並提供相應證明。

申報說明

每個申報書只能申報上述研究內容的一項內容;申報單位不能對同一研究內容進行重複申報;凡標明企業牽頭的研究內容須由企業牽頭申報。申報單位需要根據指南內容提出詳細的考核指標。

申報諮詢

聯繫人:孫清、張書軍,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海洋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