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與市場

國家與市場

本書中深入淺出地評介了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研究範圍、理論基礎以及主要流派的觀點,特別是指出了聯繫性權力和結構性權力的區別,用四個基本結構(安全、生產、金融和知識)以及四個從屬結構(運輸、貿易、能源和福利)這種新的模式綜合探討國家與市場的互動關係,剖析紛繁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現象,努力從概念、方法和問題上使國際政治經濟學形成獨立的體質。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國家與市場國家與市場
本書為國際政治經濟學的開拓和發展作出了獨特的貢獻,深受西方學術界的好評,並已成為全世界許多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課程的首選教材。

編輯推薦

蘇姍·斯特蘭奇被譽為20世紀“一位偉大的國際關係理論家”,她是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奠基者,在國際政治經濟學不到40年的短暫歷史上,她成為最傑出的三位西方學者之一。她始終把國際政治經濟學當作理解世界的一種方法,在本書中,她指出,除了關係性權力,權力還存在於結構之中;而結構性權力是在特定領域形成遊戲規則的能力,確定遊戲規則的人也就是決定過程和結果的人。

作者簡介

蘇珊·斯特蘭奇(SusanStrange)已故英國著名學者,是國際政治經濟學(IPE)的奠基者。1923年生於英格蘭,曾擔任過Ⅸ經濟學家》(The Economist)編輯部助理、《觀察家報》(The Observer)記者、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倫敦經濟學院國際關係學首席教授。她努力創辦的英國華威大學全球化和地區化研究中心,如今已成為歐洲最大、具有世界影響的全球化和地區化研究機構。1995年,她當選為美國國際研究協會(AISA)主席。出版作品有《國家與市場》、《賭場資本主義》、《競爭的國家、競爭的公司》、《瘋狂的金錢》

目錄

譯者的話

致謝

開場白:荒島的故事

第一部分 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

第一章 價值觀念和理論的衝突

第二章 世界經濟中的權力

第二部分 世界經濟中的權力結構

第三章 安全結構

第四章 生產結構

第五章 金融結構

第六章 知識結構

第三部分 次級權力結構

第七章 運輸體系:海運和空運

第八章 貿易

第九章 能源

第十章 福利

第四部分 按自己的觀點尋求解答

第十一章 問題與答案

參考文獻

書摘

因此,不管我們是人類學家,研究在所有方面都與大家熟悉的事物十分遙遠的社會;也不管我們是比較政治經濟學家,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市場國家進行比較,還是我們屬於國際政治經濟學家,研究一種世界體系,它既是單一的全球社會經濟體系,又是與其同時共存的一系列民族社會,無論哪一種情況,我們都可以套用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方法。我們可以問,這些安排把哪種價值觀念放在第一位?把哪種價值觀念放在最末位?其次還有政治分析時總要提出的幾個老問題:“誰從中得到什麼?”“誰受益,誰受損?…‘誰承擔風險,誰不用承擔風險?”“誰得到機會,誰得不到機會——不管是得到商品和勞務,還是從根本上說分享所有的價值觀念,不僅是財富,而且還有安全,為自己選擇的自由,以及與社會其餘人相對而言的某種程度公正?”

因此,我對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所下的定義是,這門學科是研究影響到全球生產、交換和分配體系,以及這些體系所反映出來的價值觀念組合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安排。這些安排不是天賜的,也不是偶然機會帶來的。它們是人類在自己確立的體系和一套套自己確定的規則和慣例中作出選擇決策的結果。

於是,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不能迴避對因果關係的密切關注。對國家、公司或個人來說,今天的結果是昨天的原因所導致。如果不作出一些努力去追根溯源,仔細觀看昔日帷幕背後已經發生的情況,你就不可能理解當代國際政治經濟學,當然也就沒有一個“正確的”歷史解釋。任何歷史學家都不會是一個不偏不倚、完全中立的觀察家,無論在證據的選擇,還是對歷史的闡述,他總歸會有傾向性。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心安理得地忽視歷史。我們也不應目光非常狹隘地看待歷史。歐洲人和北美洲人從印度、中國或日本的政治經濟史中可以學到的東西,也許正好與他們從歐洲和北美洲的政治經濟史中學到的東西同樣多。當思想史——政治思想史或經濟思想史——與以事件為經緯的政治史和經濟史分離開來時,經常忘記的一個重要教訓是,對歷史的看法總是會對現存問題和將來解決方案的看法產生強有力的影響。我覺得,幸而對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歷史範疇的清醒認識已經在美國學者中牢牢地紮下了根,其堅定程度和歐洲學者一樣。由於歐洲人生活的地點環境處處令人回想過去——不只是追溯幾百年,如同美國最悠久的白人定居區那樣,而是可以追溯幾千年一一歐洲人很容易關注這門學科的歷史範疇。現在這一代美國政治經濟學家也具有了歐洲學者的那種歷史感。

第三,除了現有的安排和歷史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