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鹹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國家級鹹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科技優勢鹹陽高新區聚集了全市60%以上的科技資源,是鹹陽高新技術和產業的最大聚集區,示範、帶動和輻射著全市高新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轉型。 科研技術領先:區內聚集了一大批國內知名高新技術企業,聚集了一大批業內的專業技術人員,研究的方向和開拓的領域具有行業領先水平。 電子信息產業園鹹陽高新區作為全國首批的6家國家級顯示器件產業園區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彩虹集團、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為骨幹企業的“產業規模較大、布局相對集中、輻射帶動能力強、在國內外極具影響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簡介

基本情況

鹹陽高新區位於鹹陽市區西部,東起鹹通路,西至興平市丰儀鎮西界,南臨渭河,北至高幹渠,規劃面積164平方公里。包括秦都區渭濱街道辦事處全部區域,興平市西吳街道辦事處、阜寨鎮全部區域和東城街道辦事處迎賓大道以東區域、莊頭鎮西寶高速公路以南區域、丰儀鎮西寶高速公路以南區域等。鹹陽高新區由“一城五園” 空間布局構成,“一城”即智慧城,“五園”即電子信息產業園、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新型合成材料產業園、新興紡織工業園、高科技文化產業園,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型合成材料三大核心支柱產業,帶動紡織服裝、高科技文化等產業。
鹹陽高新區成立以來,不斷創新機制,強化措施,全力加快科技創新、特色產業培育和新城市建設,聚集了一大批科技資源、高端人才和優勢企業,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扶持體系逐步健全,現有工業企業200餘戶,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位居全省開發區前列,形成了以彩虹集團、西北橡膠塑膠研究設計院、步長製藥等為龍頭的特色鮮明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新型合成材料”三大主導產業集群,201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60億元,已成為輻射、引領、帶動全市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力量和全省重要工業基地,是陝西省最具發展實力、活力、潛力的園區之一。

發展定位

創新之都 科技新城

發展方向

我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新型合成材料產業基地,關中—天水經濟區快速發展的增長極和創新極,陝西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關中統籌科技資源改革核心區重要組成部分,鹹陽科技創新產業化聚集基地,鹹陽城市新中心。
悠然見南山

目標

打造中西部一流、國內領先的創新型特色園區。
按照“三年成規模、五年上台階、十年大跨越”的目標,實施 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到2015年,基礎配套設施基本完善,特色產業集群初步形成,科技創新體系基本建立,成為全市乃至全省觀念創新的前沿、體制改革的先導、經濟成長的引擎、技術創新的源泉、對外開放的視窗,形成一流創新型特色園區的初步特徵,年營業總收入超過12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超過420億元,出口創匯超過3億美元。
第二步,到2017年,特色產業集群效應明顯,發展模式創新,自主創新能力、規模經濟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新的突破,在體制機制、創新創業、要素集聚、環境文化營造、管理服務等方面形成地區特色和區域品牌,進入中西部一流創新型特色園區行列,年營業總收入超過20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超過700億元,出口創匯超過5億美元。
第三步,到2022年,完成整個規劃管理範圍的開發建設,成為高端人才薈萃、創新創業活躍、產業集群發達、新興業態興旺、自主創新特色明顯,擁有世界一流科技企業、世界一流自主創新成果,具有國際影響力,機制一流、環境一流、要素一流、績效一流的中西部一流、國內領先的創新型特色園區,年營業總收入超過70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超過2450億元,出口創匯超過18億美元。

規劃

規劃範圍

高新區規劃區域為東至鹹通路,南至渭河,西至興平市丰儀鎮與湯坊鎮交界,北至珠泉路—隴海鐵路—高幹渠—西寶高速公路一線。規劃面積約164平方公里。

產業規劃

大城之心產業高地
鹹陽高新區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新型合成材料”三大核心支柱產業,堅持自主創新、科技引領、產業聚集,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以培育優勢和新興產業為重點,以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為抓手,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規模經濟能力、產業競爭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著力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的示範區、科技創新的樣板區、高新產業的聚集區,努力把高新區建成“創新之都、科技新城”。

優勢

區位優勢

鹹陽是陝西省第3大城市,地級市,中國著名古都之一,自古就是西部戰略重鎮。今天的鹹陽,稱得上西北連線世界最便捷的城市,擁有國內六大航空港之一和西北地區最大的航空港及出口產品內陸港,從這裡坐飛機出發,一小時之內可達全國40多個重要城市。鹹陽位於“關天經濟區”的核心地帶,對西部和北方內陸地區具有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鹹陽高新區地處陝西省核心地帶,與省會西安零距離對接,是大西安的重要組成部分,京昆、滬烏高鐵,隴海、西包、西康鐵路,京昆、連霍、包茂、福銀、滬陝等高速公路交匯於此,毗鄰西北地區最大的航空港、出口產品內陸港和亞洲最大的鐵路樞紐中轉站,交通十分便捷,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鹹陽高新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工程地質良好,道路、電力、通訊、供水、熱力、天然氣等基礎設施完善,開發建設條件十分優越,是鹹陽科技創新的先導區、高新技術產業的聚集區和城市建設的示範區。

科技優勢

鹹陽高新區聚集了全市60%以上的科技資源,是鹹陽高新技術和產業的最大聚集區,示範、帶動和輻射著全市高新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轉型。
產學研結合:創新能力強。區內企業彩虹集團與北京大學聯合共建“LED檢測實驗平台”,與香港大學開展“OLED有機材料合作研發”,步長集團、康惠製藥、金山電器先後和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等國內數十所知名院校建立起了校企緊密結合的產學研基地。近年來,區內企業有三十多個項目與高校、科研院所進行合作。
科研技術領先:區內聚集了一大批國內知名高新技術企業,聚集了一大批業內的專業技術人員,研究的方向和開拓的領域具有行業領先水平。彩虹集團,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中國第一隻彩色顯像管、中國第一塊OLED顯示器的誕生地,在彩色顯像管行業排名國內第一、世界第五,2013年,中國電子集團重組彩虹,打造中國面板業的“三星”。 西北橡膠塑膠研究設計院是我國唯一的國家橡膠密封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其產品被廣泛套用於長征火箭、神州飛船、嫦娥探月器上。陝西生益科技已經成為國內覆銅板行業的領頭羊,產銷量在國內排名第一。新近簽約的中航西控是中國航空科技發展的領軍者之一。
科研機構林立: 擁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擁有我國唯一的國家級橡膠密封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科委授權的科技成果檢測機構。區內共有博士後工作站3個,科研機構3家、企業研發中心13家、公共技術服務平台5家。
科技成果豐碩:近年來,區內企業承擔了國家“玻璃基板量產技術開發及產業化” “ 汽車用精密橡膠密封件的研製與開發”“ 計算機集成系統”等數個863計畫項目。承擔了“火炬計畫”“ 重點新產品計畫”等國家科技項目40個,獲得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貢獻獎”等省級以上科技項目成果78項。

人才優勢

鹹陽高新區是鹹陽人才最密集、整體素質最高、消費能力最強的區域。
西安是中國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綜合科技實力居中國城市第三位,鹹陽處於西安半小時經濟圈,有利於人才資源共享,為鹹陽高新區企業提供充足的科技人才資源和科技開發支撐服務。
鹹陽是中國西部重要的人才集散地,擁有較高的人才供給與人員穩定性,與西安等全國主要城市相比,薪酬水平、生活成本相對較低,較之西安等其他省會城市具有長期顯著的人力成本優勢。鹹陽研發人才穩定性好,流動性小。

產業園區

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

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
陝西鹹陽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醫藥資源豐富,名醫薈萃。鹹陽高新區著力挖掘傳統醫藥文化,整合醫藥資源,結合現代高新技術,發展醫療器械,傾力打造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
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是鹹陽市重要的產業基地之一。總占地約11.74平方公里,地處鹹陽高新區核心地帶,一期園區位於紡織一路以東、鹹興大道以南、留渭路以西、西寶高速路以北區域,規劃占地約2.34平方公里;二期緊鄰一期園區東部,規劃占地約9.4平方公里。
重點發展現代中藥、化學製藥、生物製藥、保健品、衛生材料和醫療器械、醫藥創新服務等各類醫藥企業延伸醫藥產業鏈形成完善的產業體系。主要建設科研工程中心、中藥生產力促進中心、醫藥產業孵化中心等,以研發、生產、檢測、銷售、流通多位一體,最終將其打造成全國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高端醫藥產業增長極和“技術高端、標準規範高端、產品高端、價值鏈高端、”的國家級醫藥科技產業園。

電子信息產業園

電子信息產業
鹹陽高新區作為全國首批的6家國家級顯示器件產業園區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彩虹集團、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為骨幹企業的“產業規模較大、布局相對集中、輻射帶動能力強、在國內外極具影響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電子信息產業園新規劃面積為9.28平方公里,規劃範圍為北起西寶高速、南至星光大道、西至高科七路、東至高科一路;南鄰規劃中的渭河休閒文化產業園、東接渭河郊野公園,與渭河沿線生態文化休閒景觀一脈相承,生態環境優美。
園區將以CEC兼併重組彩虹集團為契機,搶抓三星電子建設重大機遇,積極引進一批三星電子配套項目,支持市域電子企業轉型發展。重點發展壯大電子新材料、電子元器件、半導體照明、軟體服務外包、信息通訊等產業,打造產業結構清晰、主導產業突出,骨幹與配套搭配、上下游產業鏈較為完整的電子信息特色產業集群。

新型合成材料產業園

高新區合成材料產業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以西北橡膠塑膠研究設計院和延長西北橡膠有限公司(原西北橡膠總廠)為代表,從一開始就定位了其主要是為航空、航天、兵器、船舶、電子等國防工業進行橡膠製品配套,因而也就確立了其在生產發展上不同於一般橡膠生產企業的獨特性。近60多年來,區內企業承擔了大量軍工配套橡膠產品生產供應任務,還承擔了許多橡膠產品上的國家、省部級科研攻關計畫和項目。經過多年為軍工配套,積累了豐富的特種橡膠製品和專用材料的開發、研製和生產經驗,並逐漸走上一條“軍民結合,軍品優先,協調發展”之路。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推進和企業多元化發展戰略的指引下,企業發展由對國防軍工配套逐漸向軍、民品共同發展的方向邁進。憑藉橡膠製品技術和生產製造上擁有的得天獨厚優勢,圍繞著兩戶大型國有企業,一大批民營橡膠製品生產企業應運而生、蓬勃發展。
位於高新區西部,規劃面積10.84平方公里。截止到目前鹹陽高新區新型合成材料產業園內共有各類從事合成材料製品生產和研製的企業100餘戶。延長西北橡膠有限公司、西北橡膠塑膠研究設計院、黃河輪胎、三精科技工貿、科隆特種橡膠製品有限公司、黃河輪胎橡膠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內外知名的規模型高新技術企業坐落在園區內。
園區將發揮現有科研機構和骨幹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龍頭引領作用,在提升研發能力和水平的基礎上,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重點發展國防軍工及民用配套橡膠密封製品,高端裝備特種橡膠製品,工程建設高端橡膠製品,礦山油田高端橡膠製品,建設國家級高端橡膠特色產業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