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權與WTO

國家主權與WTO

版次:1 第一節導論:面臨的挑戰及其對國際法的影響 第四節國際經濟法

基本信息

作 者:

(美)傑克遜 著,趙龍躍左海聰盛建明 譯
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1-1
版 次:1
頁 數:328
字 數:355000
印刷時間:2009-11-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09710753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國家主權與WTO:變化中的國際法基礎》是約翰·傑克遜教授的巔峰之作。本書的出版對於中國國際法學,特別是國際經濟法學的研究者來說,不能不說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學術盛事。本書不僅視野十分開闊、內容博大精深,而且邏輯十分嚴謹。此外,由於本書脫胎於作者在英國劍橋大學講座的講稿,所以許多地方的文筆也引人入勝。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萬鄂湘
本書作者積其近半個世紀之研究,以其善於洞察事務發展的非凡眼力,通過變化中的當代國際法與國際秩序,闡述了WTO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走向。本書值得關心WTO與中國,乃至國際社會前途命運的人們一讀。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乃根
全球化已經是一個事實,對全球公共產品和全球集體行動的需要也越來越現實化。但無論是傳統主權和新主權觀念的艱難平衡,還是WTO框架下的諸多機構性難題,都表明“統一理論”的路徑還很不確定。在本書中,約翰·傑克遜教授深刻洞見了傳統理論面臨的許多挑戰,同時,他沒有忽略這些挑戰的複雜性和多變性,沒有簡單化地給出一個答案。如果說我們眼前的道路是“沒有扶手、沒有路標”的道路,那么傑克遜教授則提供了如何對周圍環境進行更好觀察和分析的方法。
——《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 秦朔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本書的前三章,概述了當今世界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和國際機構的現狀或“境況”。其中第一章探討了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程度的提高以及不同社會體制的共存對認識和處理當今國際事務的影響。此外還有科學技術的影響,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科學技術的發展(例如交通運輸和通信技術)對各國政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第二章繼續分析這些變化著的現實和環境對國際法和國際機構的具體影響,例如,由於協定本質的不同,要求不同的法律規章適用於不同的條約協定,例如“憲法性條約”。第三章所討論的是主權問題以及重新認識主權概念的必要性。基於對主權概念的重新認識,筆者認為將其界定為“現代主權”可能更為恰當。
本書第二部分分為兩章,主要探討世界貿易組織(WTO),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機構,它的歷史和實踐為普遍適用的國際法律和政策提供了許多“經驗和教訓”。特別是經關貿總協定發展起來的、在WTO中得到廣泛套用的、龐大而引人注目的“法理”,深刻地揭示了國際法及其機構在概念方面的爭執,包括主權問題及前面所提到的有關延伸問題的分歧。
顯示全部信息

作者簡介

約翰·H.傑克遜(John H.Jackson),世界著名國際經濟法學專家、美國喬治敦大學法學院教授、《國際經濟法學雜誌》主編,曾任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法律總顧問、密西根大學副校長、美國國際法學會副會長等職務。主要著作有:《世界貿易與關貿總協定法》、《重新調整關貿總協定體制》、《國際貿易政策》、《世界貿易體制》、《世界貿易組織的憲法和法理學》、《國際經濟關係中的法律問題》等。 《國家主權與WTO》是其畢生研究的結晶,是其學術探索的新高峰。該書不僅對2008年所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做出了準確的預測,而且就如何加強經濟全球化的管理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目錄

中文版導言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言
譯者導讀
第一部分 國際法基礎理論面臨的挑戰
第一章 導論:21世紀相互依存世界中的國際法和國際經濟法
第一節 時代的挑戰與理論的變化
第二節 現實基礎:變化、依存、全球化和調整中的世界局勢
第三節 國際法的影響及其在國際關係中的作用:國際法基礎理論面臨的挑戰(簡要展望)
第四節 概述與路線圖:本書結構體系
第二章 現實世界對國際法的衝擊:國際法和國際體制基本假定所面臨的挑戰
第一節 導論:面臨的挑戰及其對國際法的影響
第二節 情勢和條件
第三節 國際法及其缺陷
第四節 國際經濟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