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婚姻

回族的婚姻

回族的婚姻,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的習俗慣制,如對婚姻的認識和態度,選擇婚配的條件以及婚姻制度和婚姻形式等都具有鮮明的本民族特點。

回族婚姻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的習俗慣制,如對婚姻的認識和態度,選擇婚配的條件以及婚姻制度和婚姻

(圖)回族的婚書回族的婚書

形式等都具有鮮明的本民族特點。 

因為回族居住分散,各地之間在舉辦婚禮的形式或名稱上難免有一些小的差異,但都是大同小異,下面就這些形式做個介紹:

一般程式

通常來說,男家看中某家姑娘,先請親友中的一位長輩德高望重熱心人,攜帶禮物去女家提親,俗稱“下茶”、“拿盒”或“送問包”、“送說茶 ”。經商議,女家若同意這門親事,即留下禮物,否則當即退還。有時女家無法當場給話,雙方就商定延期回答,男家定親心切而久等無音時,再次請人攜帶禮物上門催問,叫“送催包”。

待女家同意後,雙方共同協商選定媒人各一人,並言定具體日期,準備訂婚儀式,俗稱“送禮”、“下占茶” 或“下定茶”。男方送女方衣料等物,女方回敬以鞋、繡花襪子等, 表示這門親事己定。男方接到這些回禮後,即分送給所有親戚共享,客觀上將兒子已經定了終身大事的信息告訴他們。在定婚後至結婚前的一段時間裡,若遇到節日,男家須按自己的財力,攜帶時令禮物去女家拜訪,女家則也會給予回禮,一般都是點心、牛肉、水果之類的禮品。有的也送錢,這些錢女方會用來購置陪嫁物品,新家庭的大件物品多數是男方出錢,女方購買。但也不一定,看雙方家庭經濟條件了,如女方條件好,不需要男方出錢女方陪嫁品也會豐盛。女方必備的還有床上用品,居家裝飾用品等。
訂婚以後,雙方協商具體日期送彩禮,俗稱“送禮”。即帶彩禮去女家送禮。彩禮的輕重,一般按女方的意願和男方的財力多寡磋商而定,有的女方家還開出禮單,彩禮主要有家具、衣料、首飾、現款、羊肉等。

婚禮舉行的前一天,男女雙方家庭都要各自家中“做乜帖”,祈禱真主、祝福這樁婚事,同時宴請各自家庭的親友,並進行明天舉行婚禮事宜各自的負責事項和分工,如迎娶、做菜、寫禮單、招待客人等等事宜都要提前安排妥當。男方家庭和親友在這一天還要宰牛(一般是一頭或兩頭)、盤鍋台、架鍋燉肉、借桌椅等,反正事情很多,親戚朋友不分男女老少齊動員,歡歡喜喜一同備置明天的婚宴。

第一天

結婚當天一早,男方派幾名親友帶一禮盒、新衣服、新鞋等前往女家娶親。待新娘子梳妝打扮停當後,再同各位長

(圖)新郎新娘新郎新娘

輩、兄弟、妯娌送親的一同上車,必須要有一位壓車的男孩,一行人組成送親隊伍,迎親歸來時的隊伍比較大,大車小車、嫁妝車、媒人、嫂子、小舅子大老哥、三姑六姨等,到了男方家門口都不主動下車,要等送壓車錢後才下來,給少了也不行。把這些事情做好後新娘子和送閨女的人才下來允許男方人卸嫁妝,然後進門入席。

新娘子在人們的呼喚簇擁下進入洞房。入洞房後的新娘子,前來鬧床的人們蜂湧而至,有些地方的農村,宴席曲唱家們口唱《恭喜歌》前來恭喜鬧床,並為東家演唱宴席曲。鬧床鬧到一定的時候,新娘的姐姐(或嫂子或送親的)攜帶夜餐和核桃棗兒前來洞房鋪床,將核桃棗兒壓在氈角下,又各置數枚於新娘懷裡,祝福兒女滿堂。有的地方,還請二位新人睡前各喝一碗放有二枚熟紅棗的牛奶。也有的在新被子的角中塞上紅棗、花生、瓜子等,意為早生貴子,白頭借老。這時,新郎要給鋪床人送些錢,以示謝意。

迎到家裡後可能先請阿訇寫伊扎布(婚書),可能也有在提前一兩天去寺中寫的等一系列儀式。婚書內容為:一,這是婚書;二,真主訂良緣;三,雙方家長贊同;四,夫婦雙方情願;五,有聘禮;六,有證婚人二人;七,有親友祝賀;八,求真主賜他們美滿。結婚儀式上女方要說:“達旦”(我願嫁)。男方則說:“蓋畢爾圖”(我願娶)。然後眾親朋好友向他們“晤吧哩克”(祝賀)!然後入席,對待娘家人比對其他前來慶祝的親友要隆重,男方親友的主要任務就是伺候好送親的人,所以不能有一點怠慢,入席後先上甜點、乾果、茶水,共有八個碟,這些吃好撤下後就是九個碗、油香、湯類,阿訇桌上也是一樣的。娘家人一開始動筷子,期間婆婆、公公、新女婿都要親自來和大家見面客套一番。同時外面院子裡的婚宴也就開始了,很多前來祝賀的鄉親開始拿禮赴席,滿院子坐滿了前來慶賀的親友鄉親,人們有說有笑,很熱鬧。

等把娘家人伺候好送走後,鄉親們逗老公公老婆婆、妯娌等活動就開始了,就是一小輩人追逐、捉住他們後往臉上抹鍋底灰、鞋油等,那時到處都是開心的鬨笑聲。新房裡,小輩人逗新媳婦的活動也同時開始。到了晚上還要鬧洞房、搶新被子角里藏著的紅棗、花生、瓜子。如果男方輩份很大,那參與逗媳婦的人就很多,甚至其中會有一些四五十歲的人對新媳婦一邊滿口嬸子或奶奶的叫,一邊說些玩笑話。如果男方輩分小人就少多了,因為不管歲數大小,只要是輩小就能參與,輩分相同的人歲數要小才能逗,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是“三天裡頭沒大小”,婚姻喜事,誰都可以逗。另外,與白天的不同,晚上有兩三桌宴席,就坐的一般都是新郎最要好、交往最多的一些朋友、同學等。

第二天

(圖)回門回門

新婚第二天,小兩口一大早就要起床,新郎去女家向岳父岳母及有關長輩親戚說請安(也叫回門),娘家以設宴款待,一般由已經男青年作陪。俗稱“陪女婿”,表示婚事圓滿成功。如女方在那邊輩分大,那新郎也倒霉,會有很多人去逗他,套馬車、幾個小伙子抬起女婿來墩屁股等,道理是一樣的,熱鬧一番為喜事助興。

當天回來後,到婚後第九天,還要宴請一下眾親友,告訴他們新婚幸福美滿。在這期間各親友會在各自家中做一些拿手的好吃的,爭相邀請這對新人來家中做客,和新人聯絡親情和感情,俗稱“請媳婦”,這種活動一般要延續很多天甚至幾個月。於是,一個新的回族家庭就在團團喜慶親和的氣氛中誕生了。

相關詞條

民族 回族婚姻 婚禮 長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