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灶鎮

四灶鎮

四灶鎮位於江蘇省東台市東郊,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東經120°38′,北緯32°36′),境內地勢平坦,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境內年降水量1042毫米,日照充足,年均溫14.9℃,水陸交通便利,有333省道、市道四包公路過境,東台、梁垛河、東風河等大河橫穿腹地,全鎮村村能砼質公路。水陸交通便利。工農業經濟發達,是典型的江南水鄉。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四灶鎮四灶鎮
宋代范仲淹重新修建海堤時,四灶還是一片沼澤,漲潮時是汪洋,潮退則為海灘,海勢斜著東遷,海灘遂成為鹽鹼荒地。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王朝,為了鞏固其統治,加強對江北的開發,於1385年從蘇州閶門一帶派出10萬多戶開發江北,此後,四灶始有人煙。1522年,以燒鹽為完成稅賦的四灶人積極開發,立灶燒鹽,在今四灶周圍曾有東、西、南、北四口灶井,“四灶”之名即由此而來。各村落的灶井,有的以數字順序,如七灶、八灶、十灶、十五灶等,有的以住戶姓氏取名,如梅灶嚴灶顧家灶等,此外還有壩、舍、窪等取名的居名村落。東北部的“天賜窪”,歷史頗久,遠近聞名,相傳唐朝薛仁貴駕舟東征,曾在此停泊,並遺留一口大鐵鍋。四灶有著光榮的歷史。明正德年間,為抵禦倭寇騷擾,大將軍戚繼光曾在此築起煙墩和豐盈關,最多時駐軍一千多人把守,多次擊退來犯的倭寇。

四灶是當時台城往海邊的必經之地。解放前,有不少人在此開設店鋪,曾有300多米長的街道,兩旁為草屋。1938年6月26日,被害人日寇一把大火燒得精光。境域1957年為四灶鄉,1958年改為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3年設鎮。現轄四灶、盈西西樓、富洋、富旗、梁中、富民、興灶、官樓、民豐、盈河、東豐、華灶、上官、興房、團東17個村(居)委會。公社化時期,四灶公社七萬多人口,耕地十萬多畝,為鹽城地區規模最大的公社,1981年北部部分大隊劃出,建立了海堰公社

工業經濟

四灶鎮四灶鎮
四灶鎮境內地勢平坦,氣候宜人,農副產品資源豐富,是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又是聞名遐邇的“灶種豬之鄉”,也是全國最大的苗乳豬集散中心。近年來,大力實施以工興鎮戰略,狠抓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和全民創業工作,吸引了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和江蘇省蘇州無錫以及海外的客商來鎮投資興業,共謀發展。已初步形成以紡織服裝、床上用品、箱包鞋帽、石油機械、包裝印刷、鋼鐵建材等為主體的民營企業群。鎮工業園區已列入市級工業園區。四灶鎮現有工業企業200多家,其中定報規模企業30家,企業職工總數近5000人,年可實現工業總產值20億元。

特色產業

四灶鎮四灶鎮
四灶鎮發展以母豬生產為主的多種經營生產獨占優勢。500多年前,這個鎮飼養的母豬全身黑毛多,產仔力強,肉質鮮嫩,嘴短、耳短、腿短、身子長、瘦肉多、耗料少。所以當地農民以種糧養豬、養豬產豬,成為發家致富的骨幹項目。l956年,江蘇省高級畜牧獸醫師曹湘來四灶考察,發現這種豬豬形好,耗料少,生長快,回南京後將此品種正式定名為“灶種豬”,並建議作較大範圍的推廣。四灶人以養豬為龍頭,帶動了農業的發展。豬多、肥多、糧多、棉多,棉花總產一直居全市前二名,單產居全市之首。種植效益的不斷提高,激勵著四灶人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投入,逐年改造中低產田,1992年,爭取國家黃淮海棉花基地開發基金,加上自籌,共投入149萬元,對11個村的1.5萬畝糧田,按照棉花基地的開發標準進行綜合改造。1994年,四灶鎮又集中財力對其他18個村的中低產田進行了改造。境內已建成高產、穩產糧田近4萬畝。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善於發揮飼養母豬優勢的四灶人,以規模養豬為“龍頭”,引動了養蠶、養雞以及特禽、特種水產品的規模養殖,全鎮已達到戶均1畝桑園,鎮年產2萬擔繭。繅絲廠所生產的白廠絲達到3A級。90年代以來,全鎮飼養母豬一直保持在1.5萬頭以上,年產苗乳豬近40萬頭,僅此一項收入就近4000萬元。母豬生產收入的增加,給“老實灶戶只燒鹽,老實莊戶只種田”的四灶人帶來了新的活力。為保住母豬的穩定發展,四灶鎮鼓勵個體、集體一起上,已經興辦的14封苗豬市場紅紅火火,中港合資的肉製品有限公司,日加工乳豬千頭以上,全國最大的個體苗乳豬購銷市場李錦才辦起的黃海冷凍廠,日加工乳豬超過了800頭。龍頭加工企業的崛起,解決了l萬多豬農的後顧之憂,為農業的發展、副業項目的拓寬,鎮村工業的開發增添了實力。經過初級加工的凍乳豬已遠銷東南亞地區。以灶種豬為原料的西溪牌太倉肉鬆,成為第11屆亞運會的指定食品。灶種豬的系列產品吸引了來自美國日本以及台灣等地的客商,在這個地方投資辦廠。鎮內已辦起泓樂肉製品有限公司永康化工有限公司以及宏大型鋼公司等3家合資企業。

所轄村屯

四灶鎮四灶鎮
東台市四灶鎮上官村位於四灶鎮東北,全村842戶,2180人,耕地面積3673畝。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種植業結構調整逐步走上軌道。99年該村以西瓜為主體的特經作物2560畝,收入750萬元,占農業收入的75%,成為種植收入的主導項目。農村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全村建樓房300幢,裝電話150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到99年走進上官村,看到的是遍地大棚,聽到的是今年收入又不錯,議論的是明年再發展,那么是什麼力量在推動他們呢?追其原因,有四個方面:

一是觀念更新。該村種植業結構調整,從85年起,全村只有10多戶,種了20來畝園田,以西瓜為主體,搭配韭菜等其他蔬菜,當時畝收入1200元左右,現發展到畝效益3000多元,事實使農民嘗到了甜頭,轉變了觀念。農業要上去,收入要增加,農業推向了市場,需要及早尋找新的經濟成長點,抓好種植業結構的調整是歷史的必然,是增收的需要,是致富農村的有效途徑。二是技術進步。他們大膽試種,及時總結,不斷提高,在投入上從小棚、中棚發展到大棚;在爭早上從普通育苗,薄膜育苗,到電熱線雙膜育苗,在畈面上從3米、4米,發展到5.5米,在優質上,從以化肥為主,商化肥與有機肥結合發展到有機肥為主,商化肥為輔,增加鉀肥微肥等,在提高產量上,從一騰一瓜,不補水發展到一騰二瓜及時補肥,乾旱時機泵洇水,為西瓜的優勢高產闖出了新路。三是貨暢其流。上官村是我鎮有名的西瓜專業村,西瓜在全市上市早,加之西瓜品質好,聞名四方,西東台,東頭灶,北大豐,南沈灶,上官西瓜不愁銷。四是效益可觀。栽培技術的不斷完善,產量質量隨之提高,一般兩茬瓜的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西瓜套青椒在3000-3500元,4組仇亞成99年馬鈴薯套西瓜,畝收入突破14500元。一是向內部挖潛延伸。全村搞特經種植的有380戶,99年冬季全村搞特經種植已發展到640戶。同時以西瓜為主線,發展各項特經,把主攻點轉到永久性大棚上來,實行反季節栽培和向新延發展。向外地包田延伸。鑒於西瓜重茬對產量品質帶來的矛盾,在99年包種外地田520畝的基礎上,2000年已包下1200畝,實施跨區域種植,有的是包地交錢,有的是搞股份制、合作經營。三是向多模式延伸。根據市場需求,西瓜套青椒,西瓜套絲瓜,西瓜套扁豆,馬鈴薯套西瓜,第一茬韭菜套西瓜,西瓜套糯玉米等多種模式已在上官村形成特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