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苯酞

四氯苯酞

四氯苯酞,是作用機理與特點保護性殺菌劑。主要用於防治水稻白葉枯病和稻瘟病。

四氯苯酞酸

氯酞酸(Chlorthal)
通用名稱:氯酞酸
分子式:C8H2Cl4O4
分子量:304.0
化學名稱:四氯對苯二甲酸
外觀:白色結晶體
含量:≥98.5%
產量:500T/Y
包裝:25千克/桶,陰涼、乾燥密封保存。
化學名稱為4,5,6,7-四氯-2苯並[c]呋喃酮。
該藥劑系1971年由日本吳羽化學公司所研發。
純品為白色結晶,熔點204-210℃.25℃溶解度為:水2.5ppm;丙酮8.3g/L、苯16.8/L、二惡烷14.1g/L、乙醇1.1g/L。對酸、弱鹼穩定,遇熱的強鹼易分解。對光、熱穩定。
四氯苯酞對人、畜低毒。對大鼠、小鼠急性經口毒性LD50為10000mg/kg;對雌、雄大鼠急性經皮毒性LD50為10000mg/kg以上。對鯉魚TLm為320ppm。在米中允許殘留量為1.0ppm。
製劑有50%可濕性粉劑。
本劑為內吸殺菌劑,兼具保護和治療作用對裟稻瘟病有特效。防治葉瘟,每畝用50%可濕性粉劑75-100g;防治懲瘟,每畝用50%可濕性粉劑75-100g。
製備方法:鄰二甲苯用氯氣氯化製取四氯鄰二甲苯,再進行氯化製得四氯雙二氯甲苯,再經水解、閉環製得四氯苯酞。

作用機理

作用機理與特點保護性殺菌劑。在稻株表面能有效地抑制附著胞形成,阻止菌絲人侵,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但

四氯苯酞四氯苯酞
在稻株體內,對菌絲的生長設有抑制作用,但能抑制病菌的再侵染。

套用

主要用於防治水稻白葉枯病和稻瘟病。使用劑量為200~400g(a.i.)/hm2。50%可濕性粉劑64~l00g對水40~50kg噴霧可防治葉瘟病。抽穗前3~5d每畝用50%可濕性粉劑75~l00g對水75kg噴霧可防治穗瘟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