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

2.邛崍山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金絲猴、牛羚及雉類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森林生態系統。 3.涼山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四川山鷓鴣、珙桐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 4.金陽-布拖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鸛、黑頸鶴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

四川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

(四川省人民政府第8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四川省環境保護廳、四川省省林業廳授權發布)
四川是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加大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是構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核心內容之一,不僅有利於四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且關係到長江流域、黃河流域乃至國家的生態安全和環境安全。

一、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以及建設生態四川的要求,堅持優先保護、可持續利用和惠益共享,正確處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係,加強政府部門協作,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實現從搶救性保護戰略向持續性保護戰略轉變,採取有力行動恢復和提高生物多樣性水平,確保生物安全,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二)戰略目標

到2020年,全省珍稀瀕危和特有物種得到優先保護,物種多樣性喪失趨勢得到明顯遏制;生態系統退化、破壞區域得到有效恢復,關鍵生態系統、遺傳多樣性的豐富度得到保持,生態敏感區和脆弱區得到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研究水平和管護水平能滿足有效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需求,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得到普遍提高;基本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我省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生態文明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優先保護區域與保護空缺區域

(一)優先保護區域

全省劃定了13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1.岷山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金絲猴、牛羚、四川梅花鹿及雉類等珍稀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森林生態系統。該區域包括若爾蓋、松潘、茂縣、九寨溝縣、青川、平武、北川、安縣、什邡、綿竹、都江堰和彭州市的森林區域。2.邛崍山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金絲猴、牛羚及雉類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森林生態系統。該區域包括汶川、理縣、小金縣、寶興、蘆山、天全、滎經縣、崇州、大邑縣、峨眉山市、洪雅縣的森林區域。3.涼山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四川山鷓鴣、珙桐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該區域包括越西、甘洛、美姑、雷波縣、峨邊、馬邊、金口河區、屏山縣的森林區域。4.金陽-布拖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鸛、黑頸鶴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該區域包括金陽、布拖、寧南三縣沿金沙江河谷的森林區域。5.若爾蓋濕地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頸鶴、隼形目鳥類及高原泥炭沼澤濕地生態系統。該區域包括若爾蓋、紅原和阿壩3縣的濕地範圍。6.貢嘎山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金絲猴、牛羚、林麝、康定雲杉等野生動植物以及從常綠闊葉林到高山灌叢、草甸、流石灘植被的各類生態系統及冰川、裸岩景觀。該區域包括康定、瀘定、九龍、石棉、冕寧縣的森林區域。7.石渠-色達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白唇鹿、藏野驢、藏羚羊、雪豹等國家I級保護動物和高山草甸及濕地生態系統。該區域包括石渠和色達2縣的高山草甸區域。8.稻城-理塘海子山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白唇鹿、林麝、馬麝、雪豹、白馬雞、四川雉鶉等野生動物和高原湖泊、草甸生態系統。該區域包括稻城、理塘和鄉城3縣的森林、高山草甸及高原湖泊區域。9.木里-鹽源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馬鹿、林麝、鸚鵡類及紅豆杉屬珍稀動植物和針葉林、高山櫟林等生態系統。該區域包括鹽源、木里縣及稻城縣的森林區域。10.米倉山-大巴山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水青岡屬植物及闊葉林生態系統。該區域包括旺蒼縣、南江、通江縣、萬源市。11.巴塘竹巴籠-白玉察青松多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矮岩羊、白唇鹿、林麝、雉類及松茸、蟲草等珍稀瀕危動植物資源。該區域包括巴塘和白玉2縣的森林區域。12.攀枝花西區-仁和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攀枝花蘇鐵及乾熱河谷植被。該區域包括攀枝花市的西區和仁和區的低海拔區域。13.筠連-興文-古藺-敘永-合江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特有兩棲動物及農田動物群落及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竹林生態系統。

(二)保護空缺區域

全省共有四個保護空缺區域:1.大渡河雙江口以上河段;2.丹巴、道孚和新龍區域;3.川南宜賓市和自貢市相鄰區域(越溪河流域);4.滎經、蘆山、石棉、九龍和冕寧縣境內的邛崍山系和相嶺山系的大熊貓棲息地。

三、優先領域與優先行動

優先領域:
1.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政策和法規體系;
2.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礎信息系統;
3.保護野生生物及其棲息地;
4.搶救瀕危珍稀野生生物;
5.生物多樣性監測及保護研究;
6.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示範;
7.保障經濟、社會與自然生態和諧發展;
8.生物多樣性保護社會動員;
9.恢復汶川地震災後四川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
優先行動:
包括建立和完善與四川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有關的政策法規體系、建立四川省物種資源資料庫、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建立珍稀瀕危及四川省特有野生動植物保護小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開展全省生態環境狀況評估、開展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影響評估與應對戰略研究、開展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和國際合作、開展汶川地震重災區生物多樣性狀況長期跟蹤監(觀)測和研究等46項,總投資9.87億元。

四、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包括七個方面:(一)政策與法規保障;(二)組織領導監管機制保障;(三)評估機制保障;(四)資金保障;(五)社會參與機制保障;(六)實施能力保障;(七)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