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二五”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四川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2011年12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以川辦發〔2011〕93號印發《四川省“十二五”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該《規劃》分、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面臨的形勢,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建設目標,主要任務,基礎建設,重點工程,保障措施6章。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十二五”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
川辦發〔2011〕93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四川省“十二五”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

四川省“十二五”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
加強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是保障應急管理工作高效有序運行、妥善預防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基礎性工程。“十二五”時期是我省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科學編制和有效實施“十二五”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不斷提高預防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努力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規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以下簡稱《應對法》)、《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四川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下簡稱《總體預案》)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和改進應急管理工作的決定》(川委發[2009]7號,以下簡稱《決定》)等有關法律、檔案編制。規劃期為2011—2015年。

第一章 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面臨的形勢

第一節 現有基礎

“十一五”期間,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作出了加強和改進應急管理工作的決定,大力推進應急預案體系和應急體制、機制、法制建設,並在應對處置“5·12”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重特大突發事件中積累了經驗、健全了機制、鍛鍊了隊伍,全省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應對處置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 
——應急預案體系不斷完善。建立健全了由省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省級部門應急預案構成的省級應急預案體系,各市(州)和縣(市、區)全部制定了總體應急預案和相應的專項、部門應急預案,大力推進應急預案進街道社區、鄉鎮村組和企事業單位,基本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應急預案體系。通過組織演練,不斷修訂完善,各類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明顯增強。
——應急管理體制機制逐步健全。建立了“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省、市(州)和大部分縣(市、區)政府組建了應急管理辦公室,公安、衛生、安全監管、交通、氣象、地震、民政等省直部門成立了專門的應急管理工作機構,其他相關省直部門明確了承擔應急管理的業務單位。進一步強化了省級防汛抗旱、安全生產、抗震救災、森林草原防火、公共衛生、公安消防等專業機構的應急指揮與協調職能,加強軍地協同,基本形成了“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
——應急隊伍建設成效明顯。建立了以專業隊伍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解放軍、民兵預備役為骨幹和突擊力量,以企事業單位專(兼)職隊伍和志願者隊伍為輔助力量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公安消防、礦山救護、森林草原防火、水上搜救、醫療衛生、污染防治、公路搶險和道路運輸等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技術裝備得到改善,培訓演練不斷強化,基本實現了一專多能、一隊多用。應急專家隊伍在參與突發事件的監測預警、處置指揮、善後工作等方面較好地發揮了決策諮詢作用。
——應急保障能力得到加強。進一步強化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所需裝備、通信器材和生活必需品等物資儲備,加強動態管理,及時補充更新。積極推進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應急物資協同保障和信息共享體系建設,初步建立起了快速調運和緊急配送機制,提高了綜合保障能力。
——監測預警機制逐步完善。重點污染源環境監測與預警、水情信息採集與洪水預報、森林火險因子採集與火災預測預報、災害性天氣監測與氣象災害預報預警、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地震災情監測與快速評估、安全生產事故綜合監測預警、社會安全事件綜合預警、公路信息發布與災害預警等監測預警系統的功能進一步提升。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路直報已覆蓋到鄉鎮,村級動物疫情報告基本做到了全覆蓋,監測預警水平得到提高。部分城市社區和農村村組配備了災害和突發事件專(兼)職信息員,初步建立了專群結合的監測網路。加強地區、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對預警信息實行動態管理和監控,政府組織協調、部門分工負責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綜合研判和發布機制初步形成。
——宣教培訓和法制建設深入推進。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多種載體和召開專題會議、開展應急演練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防震減災、防汛抗旱、地質災害、安全生產、道路交通、環境安全、消防安全、傳染病防控、食品藥品安全、森林草原防火等相關知識,有效提高了社會公眾的防災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培訓,進一步增強了各級領導幹部的危機管理和風險防範意識,應急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第二節 薄弱環節

——在體制機制建設上,部分市(州)、縣(市、區)應急管理力量整合不夠、經費投入不足,交通通信等裝備不能較好地滿足工作需要,個別縣(市、區)沒有明確應急管理辦事機構、落實辦事人員,難以充分發揮值守應急、信息匯總、綜合協調、運轉樞紐作用;突發事件信息報送的時效、質量有待提高,值守應急工作尚需加強;部門之間、條塊之間在突發事件的預防與處置中銜接還不夠緊密,風險隱患排查整改、社會參與激勵、跨區域部門整體聯動等長效機制建設有待加強。
——在監測預警、基礎信息和指揮平台建設上,一些領域監測手段還較落後,網路不夠健全,綜合預警能力有待提高;各類突發事件的隱患底數仍不夠清楚,地理信息、道路交通、地質災害、水文資料等處置突發事件所需的基礎信息還沒有建立規範統一的資料庫,難以充分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各地各有關部門的應急指揮平台建設進展較慢,現場通信聯絡時有不暢,信息獲取、視頻採集能力較弱,統一指揮、統籌協調難度較大。
——在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上,還存在種類不全、力量不足、布局不夠合理等問題,開展事故災難、地質災害等緊急救援的大型、特種和先進適用裝備較為缺乏;專業隊伍培訓演練不夠,一些高端裝備只有少部分人員會使用,不能充分滿足實戰需要;遠距離的快速拉動和協同應對能力較弱,現場處置能力尤其是第一時間的生命搜救能力亟待加強。
——在應急保障能力建設上,應急物資儲備信息庫建設滯後,缺乏統籌管理,緊急生產、採購、徵收、徵用、調撥和配送機制不夠完善;存儲設施不足,布局不盡合理,儲備方式單一,數量偏少,品種難以實現動態調整;更新、輪換、補償政策不夠健全;應急運力儲備不足,交通工具徵用制度和運輸能力綜合協調機制亟待完善。 
——在宣傳教育引導上,應急知識宣傳教育和普及工作力度尚需進一步加大,社會公眾的安全意識、危機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有待增強,防災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知識還較缺乏。

第三節 總體形勢

我省是一個自然災害較為嚴重的省份,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危害大,因極端天氣引發的自然災害呈現出易發多發態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公共衛生安全、企業生產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面臨的壓力增大。特別是現階段,我省正處在經濟發展、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各種傳統的和非傳統的、自然的和社會的、國際的和國內的風險矛盾交織並存,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這些新發展、新變化帶來的危機,對加強我省應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應急體系,全面提高應急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自然災害方面。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暴雨洪水、嚴重乾旱、持續高溫、風雹雷暴、低溫冰雪等重大氣象災害發生次數趨多,強度加大;土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暴發頻率高、成災快、點多面廣;稻瘟病、稻飛虱、小麥條鏽病、蝗蟲、松材線蟲病等重大農林有害生物災害呈上升趨勢;森林、草原火險等級和發生數量逐年上升;地震災害預防和應對工作仍需不斷加強;自然災害次生的突發環境事件時有發生。
——事故災難方面。在經濟加快發展的同時,安全隱患、危險源數量也隨之增多,安全生產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煤礦、非煤礦山、危化品等傳統產業安全生產基礎較薄弱,超負荷生產、安全投入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道路交通、建築施工、危化品、礦山、核設施及煙花爆竹等行業和領域重特大事故控制難度仍較大,較大事故發生機率上升。礦山、道路交通、鐵路運輸、城市捷運、人員集聚場所火災、建築施工等事故仍然是防範重點。企業違法排污以及交通運輸、安全生產事故引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壓力仍然較大。
——公共衛生方面。我省是法定傳染病發病率較高的省份之一,非典、人禽流感等新老疫情均有發生或流行。“十二五”期間,新發傳染病、輸入性急性傳染病和人間鼠疫等傳染病疫情暴發流行的不確定性增大;職業病、食物中毒、化學中毒和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等風險隱患逐漸增加。
——社會安全方面。因各種社會矛盾引發的群體性事件發生頻率加快,且與網路輿論和傳統媒體互動、交織、合流跡象更加明顯。重特大刑事案件時有發生,涉槍涉爆案件可能有所上升;國際局勢動盪因素增多,國際極端恐怖組織、“法輪功”等邪教組織以及民族分裂分子和境內外敵對勢力製造較大規模非法集聚活動和恐怖攻擊事件的可能性加大,社會安全面臨的形勢日趨複雜。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面臨新的挑戰。

第二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建設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堅持預防與處置並重、常態與非常態結合,針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四大類突發事件的不同特點和預防處置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分類強化預防處置能力建設;以基礎建設和重點項目為抓手,全面布局與重點建設統籌,近期任務與長遠目標兼顧,健全完善體制機制,著力解決應急管理的共性問題,全面提高預防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切實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努力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第二節 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突出重點。省政府制定總體規劃,對全省應急體系建設作出部署,整體把握應急資源的合理布局。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應急體系建設規劃,與全省應急體系建設總體規劃有效銜接。在加強四大類突發事件預防處置能力建設的基礎上,重點強化薄弱環節、解決共性問題。加強縣級城鎮的應急能力建設,發揮其對農村輻射帶動作用。
——整合資源、平戰結合。充分挖掘利用存量資源,完善統籌協調機制,促進各市(州)、縣(市、區)和各部門、各行業在信息、隊伍、裝備、物資等方面的有機整合,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避免重複建設。堅持平戰結合,切實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和各類應急資源資料庫建設,積極做好預防和應急準備工作。加強對各類突發事件發生、發展及衍生規律的研究,增強監測預警能力。加強應急培訓演練,不斷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處置能力。
——分級負責、分步實施。根據現實需要和實際能力,確定相關部門及縣以上各級政府的建設任務,有針對性地開展重點項目、示範項目建設;按照現行事權、財權劃分原則,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分級分步組織實施。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充分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引入市場機制,調動各方面參與應急體系建設的積極性。把政府管理與社會參與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應急管理工作的社會化程度。

第三節 建設目標

總體目標:到2015年,全省基本建成較為完善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應急管理體制機製法制更加健全,應急技術手段更加先進,應急隊伍救援能力不斷增強,應急物資及裝備更加完善,運輸保障更加有力,公眾應急意識不斷提高,預防處置四大類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明顯提高,公眾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四大類突發事件分類目標:
——自然災害類。應急救助能力顯著提高,受災民眾12小時內得到基本救助;全省“五江一河”(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渠江、安寧河)主要控制站洪水預報預見期達到3—10小時,預報合格率達到80%以上;暴雨、大風、冰雹、寒潮、大雪等災害性天氣監測率達到85%以上,預報預警準確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以上,預報時效提前3—10小時;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率達到100%;農業重大有害生物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森林火災受害率低於1‰,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低於3‰。
——事故災難類。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0%以上,工礦商貿從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以上;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下降28%以上,民爆、有毒有害等重大危險源監控率達100%;全省道路幹線客運、危化品和貨櫃運輸車輛全部納入GPS監控,水上交通事故救助率達到90%;全省主要污染負荷80%的廢水、廢氣等重點污染源納入監控範圍;重點污染源全部實現線上監控,重點涉重金屬企業實現線上監控;重大、特別重大事故災難得到有效遏制。
——公共衛生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的網路直報率縣級達到100%,鄉鎮衛生院達到90%以上;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市(州)覆蓋率達到100%,逐步推進並覆蓋縣(市、區);全省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監測和報告網路覆蓋率達到100%,應急預備隊在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發生24小時內到位率達到98%以上。
——社會安全類。信息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顯著增強,社會安全事件綜合防控能力進一步提高;突發群體性事件、社會治安事件和恐怖攻擊事件防控體系進一步健全;銀行業、證券期貨業、保險業突發事件穩中有降,重要金融業務系統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高;能夠有效應對糧食、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場異常波動。

第三章 主要任務

第一節 強化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預防處置能力
 (一)提高監測預警能力。
——完善氣象監測預警系統。升級改造重點城市、重要交通幹線、重點旅遊景區、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地區以及主要江河流域的自動氣象觀測站,新建區域氣象觀測站。建立市(州)、縣(市、區)氣象應急觀測系統,完善雷電監測網。建立新一代天氣雷達及時共享資料庫,以數字預報業務系統和新一代雷達業務套用系統為支撐,研發突發氣象災害臨近預報技術,建立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業務系統。建設氣象裝備儲備庫,加強省、市(州)、縣(市、區)氣象技術保障能力建設。改造提升省級氣象信息網路
——建立完善地震監測台網,加大監測點密度,基本消除監測盲區。在基本烈度大於VII度的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地震烈度速報網路。在我省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建設地震預報實驗場,在西昌建立預報實驗場研究基地。大力推進地震活動斷層調查,加強重點地區生命線工程抗震能力建設。開展地震預警研究,推進地震預警網路建設。
——建設全省地質災害多發易發縣(市、區)專業監測網路,推進重大、典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建設,提高監測預警水平。加強地質災害監測員隊伍建設,確保每個災害隱患點有1名監測員。擴大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覆蓋範圍,改進預報方式,提高預報精度。
——充分利用國家防汛監測網路,加大重點地區防汛監測站網密度,提高監測裝備水平,到2015年,所有省級重點報汛站實現自動報汛,30分鐘水情信息報送率達到90%以上。在全省主要旱區新建一批墒情監測站點,建立完善防汛抗旱一體化的監測預警系統。
——建立健全森林草原防火預警監測體系,加大森林草原火險監測站和可燃物因子採集站布設密度,加強森林草原火災衛星監測和飛機巡護、視頻監控、瞭望台(哨)等預警預報,到2015年,全省林火監測覆蓋率達到90%以上。加強各級森防檢疫機構預測預報能力建設,完善全省林業有害生物監控網路,到2015年,林業有害生物測報準確率達到85%以上。
——推進農業有害生物災害監測信息系統建設,提升完善農業有害生物監控分中心的監測功能。新建一批農作物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適當增加農業重大有害生物監測站(點),改善監測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監測自動化水平。到2015年,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設實現大部分農區縣(市、區)全覆蓋,鄉鎮指導站點達到1000個以上。
(二)提高防災抗災能力。
——開展自然災害風險隱患與減災能力調查評估,建立自然災害隱患與減災能力資料庫,為加強防災抗災能力建設提供科學依據。開展重大工程項目、重點城鎮自然災害風險評價,編制全省自然災害風險區劃圖和縣級以上行政單元頻發易發自然災害風險圖,編制主要江河洪水風險圖。開展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新一輪的城市抗震防災專項規劃修編和編制工作。
——實施地質災害工程治理、應急排危除險、避讓搬遷安置綜合防治,加強氣象、防洪、地震災害防禦等防災減災重點工程建設,提高重特大自然災害的工程防禦能力。嚴格落實建設工程防災減災標準,提高人員密集場所、重點工程、重點單位、大型橋樑等基礎設施抵禦災害的能力。
——針對不同類型自然災害的規律特點,結合專項規劃實施,選擇城市及城際軌道交通、燃氣系統、重要鐵路幹線、梯級水電站等關鍵基礎設施,開展預防應對暴雨、雪災、風雹、山體滑坡、洪澇、地震等災害的示範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實施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建設工程,“十二五”期間,在全省建設200個以上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市(州)、縣(市、區)按照相關標準,綜合考慮本行政區域的地理特點和人口空間分布狀況,在城鄉規劃中統籌布局應對自然災害所需的避難場所建設,形成布局合理、有災能避、平災結合、全省覆蓋的應急避難場所網路。“十二五”期間,縣級以上城市要新建或改建2個以上應急避難場所;在縣以下災害易發高發和交通不便的居民集中居住地,合理布局建設一批應急避難點和逃生平台。充分利用城鎮廣場、綠地、公園、學校、體育場館、人防工程、戰時(應急)人口疏散地域(基地)等公共資源,通過完善必要的設備設施,拓展其應急避難功能。 
(三)提高公力救援能力。
——加強綜合救援力量。依託公安消防、武警、民兵預備役、礦山救護隊組建省、市(州)、縣(市、區)三級綜合應急救援隊伍,提高應急救援裝備水平和快速反應能力。完善軍地協同應對處置突發事件運行機制,充分發揮駐川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的骨幹作用,特別是駐川空軍、陸航部隊的優勢,提高應急救援能力。支持駐川武警水電部隊、武警黃金部隊加強應急力量建設。
——建立健全專業救援力量。完善省、市(州)、縣(市、區)三級氣象災害應急觀測、預報與服務隊伍,配備移動氣象站、移動雷達、移動預報系統和視頻傳輸等裝備。加強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配備專業救援設備,強化技能培訓,提高快速反應和生命搜救能力。加強地質環境監測機構建設,建立省、市(州)、縣(市、區)三級地質災害應急專業隊伍,補充配備現場監測、救生、通信和運輸裝備,提高快速應對突發地質災害能力。加強礦山救援隊伍建設,立足礦山事故災難救援需要的同時,適當增加安全生產其他領域應急救援訓練,實現一隊多用、一專多能。加強交通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完善裝備設施,提升交通運輸應急救援能力。加強防汛搶險隊伍建設,建立完善防汛應急救生網路。加強森林武警等森林草原防火隊伍建設,提高裝備水平和快速機動能力。健全縣級專業撲火隊和重點林區、牧區鄉(或片區)半專業撲火隊。建設一批達到“六化”(人員專業化、管理制度化、技術標準化、作業規範化、運作市場化、服務優質化)要求的農業病蟲害專業防治隊伍,提升農業病蟲害應急防控能力。
——夯實基層救援力量。全省每個鄉鎮(街道)整合民兵預備役人員、保全員、基層警務人員、醫務人員等具有相關救援知識和經驗的人員,完成組建一支30人以上的基層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增配相應物資裝備,加強培訓演練,提高其在防汛抗旱、氣象災害、地質災害和森林草原防火等突發事件中的信息報告和第一時間的先期處置能力。
——有序發展社會救援力量。依託共青團、紅十字會、基層社區、行業協會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建立形式多樣的應急救援隊伍。重點加強青年志願者隊伍建設,到2015年,達到每萬人中有200名應急志願者。通過構築社會參與平台和制定相關鼓勵政策,逐步建立政府支持、項目化管理、社會化運作的應急志願服務機制,充分發揮志願者隊伍在科普宣教、應急救助和恢復重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實施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程,新建或改擴建一批防災減災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開發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網路平台,建立資源資料庫和專家庫,建設防災減災數字圖書館。開發防災減災系列科普讀物、掛圖、影像製品和教育培訓教材,組織多種形式的宣傳培訓。省、市(州)、縣(市、區)三級政府分級編印防災減災知識手冊,免費向公眾發放。組織開展防災避險、應急逃生演練,加強應急避難場所的分布地點、標識、避難線路以及人員集中場所的逃生通道、逃生標識和急救設備等相關知識宣傳,提高災害發生時居民緊急疏散、臨時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提高災時緊急救助能力。
——實施救災物資儲備網路建設工程。完善縣級以上救災物資儲備網路,在未建救災物資儲備庫的多災易災地區新建一批救災物資儲備庫;綜合考慮災害發生的時空分布、民眾生活習慣和運輸條件,在縣以下災害易發高發和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貧困地區、高寒地區居民集中居住地,結合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合理布局和建設救災物資儲備點;建立健全省、市(州)、縣(市、區)三級突發事件生活必需品應急管理制度,完善以糧油等生活必需品和方便食品、飲用水等應急商品為重點的應急商品儲備制度、指揮調度系統、投放網路,完善全省應急保供重點聯繫企業,健全生活必需品應急供應資料庫,建立適量小包裝成品糧油應急儲備,調整最佳化省級儲備糧油、豬肉等應急商品庫點布局;改造和新增一批防汛物資倉庫,建立完善片區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加強森林、草原防滅火物資儲備能力建設,完善森林、草原防滅火物資儲備庫(站);加強農藥、施藥器具和防護裝備等防控農業病蟲害所需的物資儲備。通過完善救災物資儲備種類,最佳化救災物資運輸、調配體系,建設救災物資儲備信息系統,確保暴雨洪澇、土石流等災害發生後受災民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住處;確保應對農林等其他自然災害的物資需求。同時,通過積極探索與企業建立救災物資緊急生產和調用制度,充分整合社會資源,提高災時緊急救助能力。
——加強現場急救和醫療救助能力建設,及時救治因災受傷人員;加強衛生防疫隊伍建設,提高災後疫病防控能力,確保因災受傷民眾得到救治、災區不發生疫情。
——加強受災民眾心理救助和安撫服務能力建設,建立以衛生、紅十字機構及志願者為主的心理救助和安撫服務隊,及時為受災民眾提供心理干預和人文關懷。
(六)提高恢復重建能力。
——依託有關部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對學校、醫院、道路、橋樑等公共建築物及民用住宅因災受損情況的普查,科學界定受損程度,設立相關標識,確定危險區段,防止次生衍生災害發生。
——建立健全地震、氣象、洪澇、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等災後恢復重建調查評估制度和重大項目聽證制度,實施科學規劃、科學重建,有效避讓危險區段,提高重建質量。
——建立健全政府、企業、社會相結合的災後恢復重建資金保障機制。以各級民政部門和紅十字機構為主體,大力推進社會捐助網點建設,在每個縣(市、區)設1個社會捐助中心,每個鄉鎮(街道)和城市社區設一個社會捐助點,為災後恢復重建募集資金。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積極引導支持企業參與災後重建。
——完善救助、補償、撫慰、撫恤、安置等善後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災後恢復重建項目管理及恢復重建資金監管制度。
第二節 強化事故災難類突發事件預防處置能力
 (一)提高監測預警能力。
——完善高瓦斯煤礦及瓦斯突出煤礦、重大水害危險煤礦、危化品生產和儲運、尾礦庫等重大危險源和重要生產場(區)遠程視頻監控、數據傳輸、安全管理功能,對各地區、各行業(領域)重大危險源情況建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落實綜合防範和處置措施,實行動態監控。
——加強公路水路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建設,強化對內河航道、碼頭作業區、客運站、貨物堆場、油庫、危險品倉庫等運行情況的監控監測。完善高速公路、重要幹線公路、重點客貨運輸站場日常監控設施建設,加強對危險品運輸車輛、長途客運車輛的監控。推進城市客運(換乘)樞紐、公共汽車、軌道交通日常運行狀態和突發事件監測監控系統建設。
——加強重點核設施、重點水電工程、重大油氣輸送管道、重大油氣儲運設施、重要水上航道、航空港口、危化品泄漏引發的污染、大面積停電事故、重要鐵路幹線、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捷運、超(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油氣井、大型橋樑、重要通信樞紐、支付清算系統等關鍵基礎設施的監測監控。各地、各有關部門定期進行風險分析、脆弱性評估,落實保護措施,提高設施抗風險能力。
——完善飲用水水源和環境安全預警制度,新增一批監測預警點,全省環境保護重點城市主要集中水源地實現水質安全預警監測;加強水質監測站點建設,力爭省內重要河流地級市交界斷面和大型水庫實現水質監測;加強城市環境空氣品質自動化監測能力建設,全省所有地級城市和50%以上的縣城實現空氣品質自動化監測;加強生態環境監控和污染源自動線上監控,所有列入污染源自動監控的排污單位按照有關標準裝備自動監控系統。
(二)提高安全生產綜合治理能力。
——深化煤礦瓦斯綜合治理,推動示範礦井建設。深化煤礦水害綜合治理,在全省所有煤礦建立礦井地質圖紙電子檔案,做到圖紙與井下實際情況動態相符。積極支持煤炭行業實施產業升級、安全改造和兼併重組,大力推進安全高效礦井建設,堅決淘汰不符合產業政策規定的落後產能,全面關閉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礦井。
——深入開展創建“平安暢通縣市”活動。繼續實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完善道路標誌標線、防撞護欄護墩等安全設施。“十二五”時期,加大全省公路安全隱患路段波形護欄或帶鋼筋的防撞牆建設力度,實現全省旅遊景區的安全隱患路段全部安裝安全防護設施,全省縣級以上公路安全隱患路段完成波形護欄或帶鋼筋的防撞牆建設。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推進城鄉道路安全監管一體化。全面實行車輛運行動態監管,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道路運輸專用車輛,旅遊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校車全部安裝使用符合國家標準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GPS系統。
——全面加強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築施工、消防火災、民爆器材、軌道交通、民用航空、電力、水利、特種設備、農業機械以及城市燃氣管線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基礎工作。到2015年,所有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完成危險工序機械化改造,未改造企業予以淘汰;危險性較大的鐵路與公路平交道口全部完成改造;安全生產重點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企業實現標準化建設。新設立的化工建設項目一律“進入園區”,化工經營企業逐步進入專業市場。
(三)提高事故災難應急救援處置能力。
——依託大型國有企業專業應急隊伍,通過增配大型、特種救援救生裝備,建立安全生產區域性專業救援隊伍。加強國家礦山救援芙蓉基地等4個國家級專業救援基地、內江等6個區域性綜合救援示範基地以及省級綜合性救援實訓演練基地、省級綜合性礦山排水基地建設,充實專業隊伍,增加裝備配置,完善物資儲備,強化實訓管理,提高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的快速反應和現場處置能力。
——進一步提高危險貨物應急救援技術裝備水平和救援能力,結合路網規模、結構和地域特點,加快公路應急隊伍、物資儲備和救援基地建設。加快川南、川東兩個片區水上救援排水基地、重點水域應急物資儲備庫點和救助基地建設,提高水上搜救能力和水上危化品運輸事故應急處置能力。指導公共運輸企業、軌道交通運營企業組建由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應急搶險隊伍,及時搶修故障運營車輛、軌道交通設施。
——加強省、市(州)和重點縣(市、區)環境污染監測和專業救援隊伍建設,配備必要的專業檢驗監測裝備,增加專業應急物資儲備,提高突發環境事件現場應急監測、評估和處置能力。依託有關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醫療機構、輻射監測機構、駐川防化部隊、武警工化救援分隊,建立防生化、防核與輻射應急專業救援隊伍。
——建立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的協同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和公安消防等其他應急救援隊伍的作用,提高協同應對、綜合處置能力。建立安全生產專業救援隊伍社會性服務補償機制,鼓勵引導各類社會力量參與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
——按照《應對法》的規定,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委局,妥善處置鐵路、民航等事故,做好後勤保障等工作。
第三節 強化公共衛生類突發事件預防處置能力
 (一)提高監測預警能力。
——升級完善鄉鎮衛生院、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等基層傳染病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直報系統,進一步加強重點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以及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監測系統建設。建立職業病危害哨點監測網路。
——升級完善全省動物疫情監測預警系統和省、市(州)、縣(市、區)三級疫情報告專用網路系統,新增一批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點。到2015年,全省重大動物疫病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覆蓋率達到85%。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測預警網路,完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評價制度;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安全工程;加強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建設,建立保健食品化妝品技術評審專家庫。建立食品藥品預警、應急、召回、淘汰的風險管理長效機制,提高質量安全風險控制能力。
(二)提高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進一步改善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基礎設施設備條件,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加強全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標準化建設,主要醫療衛生信息實現資源整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分級組建和完善省、市(州)、縣(市、區)三級由應急管理、各類專業技術和應急保障等人員構成的醫療衛生應急隊伍,依託省直相關醫療衛生單位組建傳染病、食物中毒、職業中毒、不明原因疾病、醫療衛生救援、健康教育與心理防護等省級衛生應急隊伍。推進以加強基層衛生應急工作為目標的衛生應急綜合示範縣(市、區)建設,到2015年,初步實現各級各類衛生應急隊伍裝備專業化、規範化。
——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完善全省紅十字系統備災救災物資儲備。適當增加、合理調整省和市(州)兩級醫藥儲備品種和數量,完善緊急調撥機制;健全醫藥應急物資儲備和藥械生產、加工能力儲備。
——加強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隊伍建設,提高多發動物疫情及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情的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健全省、市(州)、縣(市、區)三級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的疫苗、藥品器械、防護用品等應急物資儲備制度。
——組建省級藥品安全事故應急專業隊伍,配備先進適用的裝備器材,強化培訓演練,提升實戰能力,充分發揮其應對處置不良事件的骨幹作用。加強應急評價、應急檢驗、應急信息等技術支撐系統建設,建立監測、預警、報告應急回響平台,建立長效機制,形成省、市(州)和縣(市、區)三級整體聯動的藥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
第四節 強化社會安全類突發事件預防處置能力
 (一)提高監測預警能力。
——充分利用網路信息安全監控平台、基層信息員等渠道,對社會安全信息進行監測,重點加強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大型活動舉辦地等人員密集的重要公共場所的監測系統建設。積極做好群體性上訪的預警處置工作。建立社會安全信息匯集和分析研判機制,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社會安全信息網路,及時準確掌握各種社會矛盾和不穩定因素。
——加強公安國保、國安要情系統建設,完善要情信息網路,形成省、市(州)、縣(市、區)縱向貫通、橫向集成體系;完善駐川部隊、武警等情報信息協作機制,實現信息快速傳遞和共享。
——完善全省城鄉市場公共信息監測系統和商務預報平台,加強糧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監測,進一步最佳化監測樣本企業,更新監測設備,提高監測手段,提高信息採集質量和分析研判準確率,有效應對市場異常波動。
——完善煤炭、電力、成品油的生產、消耗、庫存情況定期報告制度,加強實時監測,及時掌握、統調市場供應。
——建立健全與人行成都分行和金融監管部門的信息溝通機制,完善金融風險監測評估體系,提升金融風險監測預警評估能力,防止發生風險金融機構的擠兌事件。
(二)提高社會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健全省、市(州)、縣(市、區)黨委領導、有關職能部門參加的處置社會安全突發事件聯合指揮機制,明確各級各相關部門的處置指揮許可權、程式和現場處置原則、要求。
——加快構建縱貫省、市(州)、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覆蓋重點單位、行業、區域的維穩信息平台和信息網路,完善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情報信息工作機制,加強基層應急管理規範化建設。
——加強公安巡邏、特警隊伍和武警部隊建設。到2015年,實現市(州)黨委政府所在地城市有公安特警隊伍、武警反恐應急分隊,市縣有巡警隊伍、武警反恐應急班的目標。強化公安應急物資儲備,全面完成現有省級公安應急物資倉庫的改擴建。
——建立會商研判機制,落實調控措施,有效應對煤炭電力、成品油等重要能源和糧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場異常波動。加強糧食、食用油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儲備,加大相關設施的建設維護,完善地方糧食儲備體系建設。強化成品油等重要能源儲備,增強防範涉及經濟運行的能源供給風險能力。抓好煤炭儲備,“十二五”期間建成2—4個煤炭應急儲備基地。
——建立健全金融應急儲備保障體系,完善金融機構業務系統資料庫容災備份制度,確保應急狀態下金融行業各類核心繫統和重要業務工作的穩定運行。

第四章 基礎建設

第一節 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建設

——建立健全統一高效的應急工作領導與指揮體系。地方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應急管理工作負總責,實行黨委領導下的行政領導責任制。部門(單位)是本部門(單位)應急管理的工作主體,其主要負責人是應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實行領導應急管理工作“一崗雙責”,政府領導班子成員負責分管工作範圍內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突發事件發生後,根據需要,建立黨、政、軍、武警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應急指揮機構,實行統一領導和指揮協調。 
——建立健全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制度。省、市(州)、縣(市、區)分別負責重大以上、較大、一般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組織領導。重大以上突發事件發生後,事發地各級政府應立即組織先期處置並按規定向上級報告,採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市(州)、縣(市、區)政府是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各類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置工作。有關部門依據法律法規和各自的職能職責,參與相關類別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置工作。
——建立健全規範高效、運行有序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應急管理機制,建立或明確辦事機構,落實專兼職人員,充分履行應急值守、信息匯總、綜合協調和督促檢查職責,發揮運轉樞紐作用。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切實解決應急工作所需的經費、裝備等問題,努力為應急管理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調查評估制度。按照《應對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重大以上(含重大)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結束後,由省政府組織省直相關部門,對事發地市(州)、縣(市、區)政府在事件發生前的預防預警、日常應急管理、事件發生後的應急回響與處置、事件造成的影響損失、事件的原因性質等進行綜合調查評估。各市(州)、縣(市、區)政府根據突發事件級別,分級建立應急管理調查評估制度。

第二節 突發事件信息管理體系建設

——強化各級政府應急管理機構對各類突發事件信息的統一歸口管理,嚴格按照突發事件信息報送時限、範圍、內容和程式等要求,及時準確報送信息,不得遲報、漏報和謊報、瞞報。健全完善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和軍隊之間突發事件信息交流機制,強化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依託村社工作人員和整合現有的災害隱患監測員、駐礦安監員等各類人員,建立基層專(兼)職突發事件信息員隊伍,並通過加強培訓,提高信息報送時效和質量。全省所有鄉鎮、街道辦事處和村(居)委會分別配備1名專兼職突發事件信息員。
——整合“119”、“110”、“120”、“122”等各類公眾信息接報平台,加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建立完善互聯互通機制,形成以各級政府應急管理機構為匯集點的公眾信息接報平台網路。以網際網路為載體,在縣級以上政府應急管理機構建設面向社會公眾的突發事件信息接報平台,實行統一接報、分級核實、及時反饋,鼓勵社會公眾及時報告各類突發事件信息,拓寬信息來源渠道。建成開通四川省突發事件信息公眾接報平台。
——建立完善省級自然災害信息發布平台,結合實施“數字減災”工程建設,依託廣播、電視、報紙、網路、手機簡訊、電子顯示屏等載體,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快速播發體系,拓寬傳輸渠道。加強偏遠高風險地區預警信息發布平台建設,充分發揮鄉村基層信息員的作用,結合鳴鑼、吹哨、村級廣播等傳統方式,減少信息覆蓋盲區,切實解決預警信息發布“最後一公里”的瓶頸問題。
——堅持信息公開、正面引導,按照及時主動、公開透明的原則和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實行事件處置與新聞報導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推進,尊重公民知情權。完善輿情收集和分析機制、新聞發布機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新聞發言人制度,及時準確發布信息;加強現場媒體服務與管理,開放有序組織媒體採訪;加強網際網路信息管理,正確引導網路輿論。

第三節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建設

——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在全省應急預案體系已基本建立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要進一步擴大應急預案覆蓋面,重點推進應急預案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制定完善醫院、供水、供氣、供電等生命線工程以及能源、通信、運輸、糧油食品、藥品等重點行業、重點部門的應急預案,所有重大節慶活動、體育賽事、文藝演出等都必須制定應急預案,真正建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預案體系。
——加強應急預案管理。縣級以上政府應急管理機構負責對本級及本行政區域內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實施統籌管理,做好預案編制的指導、銜接、備案等工作,並建立各類應急預案適時修訂製度,強化通過修訂應急預案,進一步明確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組織指揮、職責分工和工作流程,建立協同聯動機制,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2013年底前,完成全省所有應急預案的修訂。 
——強化應急預案演練。依託有關部門和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加強地震救援、公安消防、森林草原防火、突發林業有害生物、礦山救護、衛生防疫、危險化學品救援、環境應急、民航應急、水上搜救、反恐指揮等演練設施建設,組織開展綜合及各類專項預案演練,提高應對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實戰能力。縣級以上政府每年至少組織開展1次綜合應急演練;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基層組織和單位每年要針對本區域、本單位常發突發事件,組織開展以逃生避險為主的應急預案演練。

第四節 應急指揮平台體系建設

——整合利用現有的政府系統辦公業務資源和各有關部門(行業)的專業系統資源,建設省、市(州)、縣(市、區)三級政府應急指揮平台,統一技術標準和格式要求,實現省政府與國務院、省直相關部門和各市(州)、縣(市、區)之間的互通互聯。到2015年,按照國家統一要求,全面完成省、市(州)和縣(市、區)政府應急指揮平台建設,形成縱橫相連相通的應急指揮平台體系,實現值守應急、信息匯總與發布、資源整合與共享、綜合研判、指揮調度、視頻會商、輔助決策和總結評估等功能,為預防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提供有力支撐。
——按照“共建共享、分級負責、分類管理”原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網路資源,以各級政府應急指揮平台和部門專業應急平台為載體,整合利用各市(州)、縣(市、區)及省直有關部門的信息資源,建立採集統計、查閱交換、更新維護等信息資源數據準備、共享與交換系統,為突發事件預測分析、預案編制、事件處理、指揮決策等提供技術支持。“十二五”期間,分階段完成省級應急基礎資料庫的信息資源數據錄入、省直部門專業信息資料庫的互聯互通和各市(州)應急資料庫建設;到2015年,全面完成覆蓋到縣(市、區)的資料庫網路建設。
——完善提升公安、衛生、民政、國土資源、安全監管、環境保護、鐵路、交通、農業、水利、林業、地震、氣象等專業應急平台功能。加強省和市(州)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建設,充分利用礦山、危險化學品等安全生產應急信息資源,形成完善有效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加強縣以上公安指揮體系建設,著力提升成都市以及其他敏感區域城市反恐應急能力。加強突發環境事件應急信息與指揮系統建設,實現對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協調和指揮功能。健全省和市(州)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信息與指揮系統,統籌區域醫療資源,實現對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中毒、緊急醫療救援等的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建立省、市(州)和重點縣(市)三級突發地質災害遠程會商系統,實現監測數據的及時採集、傳輸和科學決策。初步建成覆蓋全省的地震災情速報網路,進一步完善提升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拓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的應急協調指揮功能,提高現有畜牧系統的動物疫病疫情應急協調指揮能力。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全省信訪、物價以及能源、糧食、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病蟲害防治等信息系統的應急處置功能。

第五節 應急運輸保障體系建設

——健全緊急情況下社會交通運輸工具的徵用程式、補償機制和應急車輛綠色通道制度,加強突發事件發生區域的交通管制與疏導。整合利用駐川工程部隊、地方企業的大型機具、特種設備,建立相關資料庫,完善緊急調用機制,發揮其專業設備和技術優勢,提高因災損毀道路、橋樑的快速搶通保通能力。充分發揮交通戰備保障系統的優勢和作用,完善交通戰備保障與緊急運輸保障的協調聯運機制,提高關鍵基礎設施和重大危險發源地的通達能力。
——健全完善公路、水路運輸能力緊急調度機制,逐步在全省建立起運力集結、資源補給、醫療救助、車輛維修的交通應急救助網路,充分發揮現有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系統的緊急運輸保障能力。依託省內現有大型運輸企業,建立緊急運輸服務基地。補充完善重要公路和水路交通樞紐的工程搶修裝備,提高清障及修復能力。加強緊急運輸保障隊伍建設,以地方道路客貨運輸骨幹企業為依託,建立緊急運輸保障車隊、船隊,完善指揮調度協調機制,有效保障應急物資搶運和旅客疏散。加強重點林區、城中村的消防通道建設。
——建立空中運輸、鐵路運輸緊急協調、調用和補償機制,簡化調用程式。加強與駐川空軍、陸航部隊、民航管理部門、航空運輸企業和鐵路管理部門的協調銜接,建立關係密切、運轉高效的空中和鐵路緊急運輸保障機制。

第六節 應急通信保障體系建設

——健全各級各類應急管理和指揮調度機構間通信網路,增加補充各級應急指揮機構和應急隊伍配備的適用通信裝備,完善公眾與專用、保密與非保密相結合的應急通信保障網路體系。
——增加移動發電設備等應急通信電源配置,保障應急供電需求。加強公用通信安全保障,提升網路抗毀能力。到2015年,基本實現網間關口局多路由、多節點保護,骨幹線路雙路由保護,本地業可迂迴。
——進一步拓展公眾通信網路緊急呼叫優先接通、互聯互通以及終端用戶定位等功能。充分利用四川機動通信局、四川移動應急通信局、公安廳、省人防辦、省安全監管局(四川煤監局)的應急通信裝備,發揮四川聯通應急保障大隊等專業保障隊伍的作用,新增一批機動通信應急裝備,提高重特大突發事件現場的實時通信保障能力。
——加強公用應急通信網路未覆蓋區域的專用應急通信網路建設,確保應急通信所需。補充完善有關部門現有應急通信系統,並根據自身需要增加保密通信設備。各級各類應急救援機構和隊伍按標準配備適用的衛星通信、集群通信等無線通信設備,實現互聯互通。
——各地區充分利用現有通信網路資源,構建各級應急管理機構間的指揮調度通信網路,實現省、市(州)和縣(市、區)應急指揮通信網路的連線。統籌規劃各專業部門應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設,以專業應急通信為主、公用應急通信為支撐,形成快速搭建現場應急通信平台的能力。
——針對自然災害發生的區域特點和應急通信的薄弱環節,推進實施鄉村應急通信系統完善工程,對農村地區特別是地震、洪水、土石流等自然災害多發地區現有的鄉村通信系統進行改造升級,並將其作為農村區域通信應急保障系統,儲備對應的通信終端,適當增加衛星電話等配置,保證應急通信所需。

第七節 應急宣教培訓體系建設

——大力開展防災救災應急科普知識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的宣教活動,提高應急科普知識普及率。每個縣(市、區)至少選擇1個基礎設施較好、師資力量較強的教育培訓單位作為應急科普宣教基地,對公眾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同時作為應急志願者培訓基地,各級公安、安全監管、地震、環境保護、衛生等部門每年至少組織開展1次與本部門職能相關的志願者培訓。加強大中國小生公共安全教育,將應急知識納入各級各類學校教學內容,不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應急演練。將應急知識作為職工在職培訓和就業對象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應急知識宣傳和安全教育。
——加強廣播、電視、網站等各類媒體對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在相關欄目、專題中刊播應急知識。利用各種科普活動月、宣傳周、宣傳日和災害紀念日等,採取舉辦講座、布設展板、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出動宣傳車、散發傳單等形式,廣泛開展防災救災等應急知識科普宣傳活動。依託現有的科技館、地震遺址紀念館等,建立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基地。到2015年,全省公眾應急知識的宣傳覆蓋面達到90%以上。
——依託省委黨校(四川行政學院)、部分高校和省安全生產科技中心等,增加應急培訓相關基礎設施、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建設省應急管理培訓基地,每年舉辦1—2期全省應急管理培訓班,對全省市(州)和縣(市、區)政府領導幹部、應急管理幹部等進行應急管理培訓。
——充分利用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及遠程教育系統,對重點企業、街道、鄉村、學校和醫院等單位的基層幹部民眾進行應急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基層幹部民眾排查安全隱患和第一時間應急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省、市(州)、縣(市、區)政府分級建設應急網際網路站,形成面向公眾的應急知識宣傳平台體系。
——從黨校(行政學院)、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及黨政領導幹部、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中遴選一批具有較深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應急管理教學骨幹和兼職教師,按照擇優入庫、動態管理的原則,建立應急管理培訓師資庫。
——根據國家應急管理培訓指導綱要,參照國家應急培訓教材,結合我省實際,組織相關人員編寫適應不同層次幹部需要和不同工作崗位要求的應急管理培訓教材。
——建立應急管理國內外培訓交流與合作機制。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邀請國內外應急管理方面的知名專家學者來川講學,定期安排應急管理人員赴國內外學習考察,學習借鑑國內外應急管理經驗,提高預防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第八節 應急科技支撐體系建設

——結合全省科技發展規劃的實施,大力支持有關科研機構開展應急管理技術研究與開發,加速推進已有科技成果轉化,完善應急管理標準體系,切實加強應急科技支撐能力建設。
——圍繞預防處置四大類突發事件,依託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檢測檢驗機構,爭取和建設一批具備應急快速檢測檢驗、分析和模擬仿真計算能力的國家和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產學研合作創新聯盟等科技平台,整合現有科技資源,最佳化科技力量布局。
——通過多種渠道,組織有關單位聯合攻關,圍繞預防處置四大類突發事件,重點加強對氣象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煤礦瓦斯爆炸、天然氣氣井井噴、油氣管道泄露和爆炸、突發環境事件、重大疫病疫情、植物病蟲害、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等的監測、預警、預防、控制等技術研究,提高早期發現、防範和處置能力;開展地震、火災、煤礦事故、危險化學品泄漏、交通運輸事故、群體性中毒、重大疫病疫情、綜合減災等關鍵應急救援技術研究;健全城市防災及應對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的技術支撐體系,大力發展城市綜合防災與保障新技術;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完善應急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推動有關企業和研究機構應急裝備研發工作。
——按照國家規範要求,建立健全我省應急能力評估、應急救援績效評估、各類應急人員資質管理等標準規範,完成應急通信互聯、信息互動和共享、應急資源分類及配置等技術標準規範編制工作。
——加強應急管理專家隊伍建設,省、市(州)、縣(市、區)分別組建專家隊伍,完成專家信息收集、分類建檔和組建專家組等工作,建立相應資料庫和專家信息共享機制,形成分級分類、覆蓋全面的應急專家資源信息網路。完善專家參與預警、指揮、救援、救治和恢復重建等應急決策諮詢機制,開展專家會商、研判、培訓和演練等活動。

第五章 重點工程

第一節 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工程 
…………。
第二節 應急基礎資料庫建設工程 
…………。
第三節 應急搜尋救援基地建設工程 
…………。
第四節 應急管理示範單位建設工程 
…………。
第五節 校園應急知識宣教普及工程 
…………。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 
…………。
第二節 加強法制建設 
…………。
第三節 加大投入力度 
…………。
第四節 強化政策保障 
…………。
第五節 加強評估檢查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