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杜鵑

四季杜鵑

四季杜鵑: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樹體矮冠狀,枝葉密、緊湊。樹皮灰褐色,枝條光滑,嫩梢紅色,葉兩端微尖,倒卵形,革質,葉脈不明顯。花瓣狹長,花絲紅色,花葯金黃色,四季開花不斷。喜疏蔭,忌曝曬。喜酸性土壤。良好的觀花植物,可叢植或盆栽觀賞。也稱比利時杜鵑,是杜鵑的一個變種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四季杜鵑是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樹體矮冠狀,枝葉密、緊湊。樹皮灰褐色,枝條光滑,嫩梢紅色,葉兩端微尖,倒卵形,革質,葉脈不明顯。花瓣狹長,花絲紅色,花葯金黃色,四季開花不斷。喜疏蔭,忌曝曬。喜酸性土壤。良好的觀花植物,可叢植或盆栽觀賞。

也稱比利時杜鵑,是杜鵑的一個變種,分枝多,葉互生,長橢圓形,深綠色。總狀花序,花頂生,漏斗狀。花有半重瓣和重瓣,花色有紅、粉、白、玫瑰紅和雙色等。

繁殖與養護

繁殖

四季杜鵑四季杜鵑

主要採用扦插繁殖,春夏季選節短而粗壯的二年生枝條,截取

插入5厘米左右,頂端留3~5片葉。扦插介質以砂石和珍珠岩為好。要遮陰,並經常噴水。扦插後大約1個月生根,3個月可以上盆。成活率達90%以上。盆土要選用同期,透水,富含有機質的酸性培養土,PH值5~6,常用腐殖土,苔蘚,山泥以2:1:7的比例混合而成。

養護

四季杜鵑喜通風,陰涼,有散射光的養護環境,夏季忌陽光直射,要在葉面上噴水保濕降溫,它的鬚根纖細,要保持盆土不乾又不積水。夏季高溫時,在中午可以補一次水。它花期長,施肥應掌握“薄肥勤施,高溫勿施”,以磷鉀肥為主。此外,在葉片上可噴施硫酸亞鐵和氨素營養肥,保持葉片碧綠,健壯。在3月底盛花期後,要修正株型。

盆花擺放

四季杜鵑四季杜鵑

大株的盆栽四季杜鵑,開花時五彩繽紛,鮮花滿樹,可擺在賓館,商店

或機關門口,顯得極其高貴優雅,富麗堂皇,其觀賞效果優於鐵樹等。中株的四季杜鵑,開花時艷麗奪目,可置於室內的辦公桌上或茶几上,如用於會議室的布置,有令人精神振奮的效果,猶如進入四季如春之境。而小株的四季杜鵑,一般不供觀賞,應集中栽培為好,最好能用塑膠大棚培養,待長成中株後即可出售或供觀賞。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空氣涼爽、通風和半陰的環境。要求土壤酸性、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夏季忌陽光直射、應遮陽,常噴水,保持空氣濕度。9~10月份後減少遮陽,以利花芽分化。越冬溫度5℃上。扦插、嫁接繁殖,常於早春進行。盆栽觀賞、園林布置等。比利時杜鵑喜溫暖、濕潤和充足陽光。不耐寒,怕炎熱和強光暴曬。比利時杜鵑的生長適溫為12~25℃,3~9月為18~25℃,9月至翌年3月為12~18℃。春秋兩季,氣溫涼爽,為比利時杜鵑的生長旺盛期。高溫季節,溫度超過30℃,生長緩慢,如長期處於高溫環境,花芽不易形成。溫度在15~25℃時花蕾發育較快,約30~40天可開花。15℃以下開花需50天以上。5~10℃,杜鵑花生長緩慢。溫度在0~4℃,比利時杜鵑處於休眠狀態。

四季杜鵑喜濕潤環境,但盆土宜保持稍濕潤。比利時杜鵑根系淺,鬚根細,既怕乾又怕澇,切忌積水。因此,盆土時乾時濕對根系生長不利。澆水過多,根易腐爛,導致落葉枯死。盆土缺水,葉色變黃,心葉捲曲,花瓣變軟、打蔫,花朵枯萎凋謝,花期明顯縮短。空氣濕度以70%~90%為宜。生長發育期要噴水,維持較高空氣濕度對比利時杜鵑生長和開花均有利。

四季杜鵑為長日照植物。但它喜半陰,怕強光直射。遇直射光過強,葉子反而失綠,使葉邊緣呈褐紅色。最適光照為3萬勒克斯,生長良好,大量開花。3萬勒克斯以上或2000~3000勒克斯以下對比利時杜鵑生長均不利。7000~8000勒克斯杜鵑才能開花。

土壤以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質壤土良好。盆栽土壤用腐葉土、培養土和粗沙的混合土,pH在5~5.5為宜。

分布情況

中國是杜鵑花的分布中心,約有530種,除新疆和寧夏外,各省區均有分布。西藏東南部、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是最集中的產地,均分別占百種以上,僅雲南的杜鵑花品種就占全國品種的一半以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從這裡引種。

種類

常見品種有:

美洲(America),花紅色。

坎寧安白(Cunningham'sWhite),花白色。

比利時杜鵑

海爾馬特·沃格爾(HeilmutVogel),花深紅色。

英加(Inga),花深粉白邊。

科斯莫斯(Kosmos),早花種。

拉臘(Lara)中花種。瑪麗(Mary),早花種。

米斯特拉爾(Mistral),中花種。

喬澤夫·霍厄塞爾小姐(Mrs.JozefHeursel),花大紅色。

帕洛馬(Paloma),花粉紅色。

粉珍珠(PinPearl),花粉白色。

萊因霍爾德·安布羅修斯(ReinholdAmbrosius),花大紅色。

羅莎莉(Rosali),晚花種。

特雷·諾瓦(TerraNova),早花種。

賽馬(Sima),花白色,紅邊。

栽培技巧

生態特性

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怕炎熱和強光暴曬,稍耐陰,怕水澇和乾旱。生長適溫12~25℃,3~9月為18~25℃,9月至翌年3月為12~18℃,5~10℃時生長緩慢,0~4℃時處於休眠狀態。

土壤條件

土壤以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質壤土為宜。

繁殖技巧

1.扦插:在5~6月進行。剪取半成熟嫩枝,長12~15厘米,除去基部2~3片葉,留頂端葉片並剪去一半,插入腐葉土和河沙各半的插床中,插後40~50天開始癒合,60~70天逐漸生根。如用0.2%吲哚丁酸溶液浸蘸基部1~2秒,可提高生根率。

2.壓條:在4~5月採用高空壓條法。選擇2~3年生成熟枝,在離頂端15~20厘米處行環狀剝皮,用腐葉土和塑膠薄膜包紮,4~5個月癒合生根。

3.嫁接:梅雨季進行。用2年生毛鵑作砧木,接穗選取當年萌發的嫩枝,長8~10厘米,枝接,50天后癒合,成活率高。

栽培要點

盆栽用15厘米盆,根系細,施肥不宜過濃,否則根部無法吸收。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1-7-7酸肥。在新葉生長和花芽分化、花蕾形成時,盆土保持濕潤。開花期控制澆水,以免水多掉花。生長期要進行修剪、整枝和摘心,剪除徒長枝和從根際發出的萌櫱枝。花後必須換盆,因根系脆弱易斷,操作時要注意少損傷新根。

病蟲防治

常發生褐霉病危害,用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夏、秋季易受紅蜘蛛和軍配蟲危害,可用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噴殺。

綠飾套用

四季杜鵑株形美觀,葉色濃綠,花朵繁茂,花色艷麗。盆栽點綴賓館、小庭園和公共場所,鮮明艷麗,嬌媚動人。節日在窗台、陽台或客室擺放1~2盆,燦爛奪目,異常熱鬧,增添歡樂氣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