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大顯

嚴大顯,寶山盛橋黃姚里人,是一個抗倭寇的民族英雄。

基本信息

民族英雄

(生卒年不詳) 寶山盛橋黃姚里人,弟:大年、大成、大俸、大邦,兄弟五人均驍勇。
明嘉靖31年(1552年),倭寇侵江東寶山,登岸劫掠,吳淞所百戶馮舉、宗元爵在寶山迎戰陣亡。倭轉襲黃姚里,嚴氏五兄弟率鄉親出擊,倭寇戰敗逃入海中。知縣范思謙命五兄弟歸屬同知縣環部下,號稱“嚴家兵”。
嘉靖32年,有千餘倭寇入侵,掠婁塘,攻太倉,占月浦,陷吳淞,毀羅店,妄圖攻下嘉定縣城。大顯率嚴家兵在嘉定縣城東門與倭寇大戰,浙江參將盧鏜率兵趕來增援,內外夾攻,敵傷亡過半,殘寇逃入太湖。
嘉靖33年,逃入太湖的倭寇聚集力量進行反撲。巡按御史命令任環及總兵俞大猷夾擊倭兵,嚴家兵及彭氏苗兵受邀至盛墩,殺寇三千,戰泖河,殲敵七千,倭寇大敗,半數逃遁入海,半數由柘林向陸涇逃竄,嚴家兵會同諸路官兵追擊,殺敵八百。另有倭寇2000多人從崑山逃到蘇州,大顯等血戰閶門外,敵大敗潰逃。殘敵中有83人極鏢悍,西上南京,又回太湖,沒有人敢迎擊。大年暗地派人入敵窩作嚮導,把倭兵引到木瀆水港絕處,突然襲擊,83人全被殲滅。
嘉靖34年,嘉定知縣楊旦夾江東西建立13個營寨,江西邊6個營寨由大顯兄弟把守,寇兵在江上船內有幾匹名馬,見人要踢咬,大成上船抓住馬鬃,躍上馬背,驅趕回來,走到川沙,因橋高,戰馬止步不前,大成挾持戰馬過橋,冠兵大駭,從此不敢進犯。
嘉靖35年,倭寇又侵入吳淞江,以寶山為巢穴,任環和巡撫胡宗憲、僉事董邦政調來“嚴家兵”,在山前無題列陣,大邦暗地登上山頭,砍殺7人,大顯率部猛攻,殺死倭寇98人,寇兵遺逃入海。此後, 任環升任山東參政,後歸鄉而死,從此五兄弟再沒人賞識了。
倭寇戰敗後仍經常出沒瀕江臨海,江海道台命大年、大邦守嘉定,大顯、大成、大俸守常熟,在守常熟的部隊中發現大盜,知縣黃應嘉懷疑大盜與大顯等有關,把3人判處死刑,下獄後3人自縊於獄中。大年、大邦聞訊棄兵歸里。萬曆初年,黃應嘉聽說嚴氏聲勢,便利用有人控告,將大年發放充軍,卒於途中。大邦及侄子嚴星、嚴斗,都遭極刑。但嚴氏五兄弟愛國愛鄉的精神,一直為本縣人民所傳誦,當年在黃姚里還建祠祭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