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積鴨

嘉積鴨

嘉積鴨產於瓊海市,又稱"番鴨",據傳300多年前由華僑從馬來西亞引進。最早在瓊海市加積鎮養殖繁衍,而又以該鎮加祥街一戶丁姓居民飼養的番鴨最為出名。

嘉積鴨嘉積鴨
產於瓊海市,又稱"番鴨",據傳300多年前由華僑從馬來西亞引進。最早在瓊海市加積鎮養殖繁衍,而又以該鎮加祥街一戶丁姓居民飼養的番鴨最為出名。其養鴨方法特別講究:先是給小鴨仔餵食淡水小魚蝦或蚯蚓、蟑螂,約二個月後,小 鴨羽毛初上時,再以小圈圈養,縮小其活動範圍,並用米飯、米橡摻和捏成小團 塊填喂,20天后便長成肉鴨。由於瓊海市加積地區飼養番鴨的方法與其他地方殊異,故其脯大、皮薄、骨軟、肉嫩、皮肉之間夾一層特別香美的脂肪堪稱"寶島佳肴。"、食之肥而不膩,白嫩噴香。加積鴨的烹製方法多種多樣,但以“白 斬”(又稱“白切”)最能體現原質原味,因之最為有名. 功效: 海南民間把加積鴨視為補虛勞之藥食,取冬蟲草一起□食,可滋補身體;同海參共□食,滋補之功效更大;如與糯米煮鴨粥食之,有養胃、補血、生津之功效. 特點是:鴨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間夾一薄層脂肪,特別甘美.

主料輔料

堡拆紅鴨1隻……………500克
味素……………3克
胡椒粉………0.1克
效菜:………400克
深色醬油………5克
蝦膠……………60克
紹酒……………15克
蟹黃……………25克
濕澱粉…………23克
精鹽……………2克
上湯……………75克
二湯…………100克
芝麻油………0.5克
芡湯……………30克
花生油…………80克
堡鴨原汁………25克

烹製方法

1.將蝦膠擠成12顆丸子、每顆約重5克,置於盆中。蟹黃分12份,分別鑲在蝦丸上,入蒸籠用旺火蒸約之分鐘至熟取出。
2.取花盞模具12盞,抹上花生油10克,每盞先下雞蛋清15克,再把熟蝦膠放在中心,入蒸籠用小火蒸約2分鐘至熟,取出晾涼後,輕輕地用手從盞中取出,即成“花盞”。
3.將堡鴨原汁淋在紅鴨上,把鴨入蒸籠用小火蒸熱,取出,潷出原汁留用,將鴨翻轉仰扣在長盤中,拉直其頭頸,整理成鴨形。
4.炒鍋用中火燒熱,下花生油20克,放入郊菜和鹽2克、二湯l00克,炒至九成熟,倒入漏勺濾去水。炒鍋回放火上,下花生油10克,放入郊菜、芡湯、用濕澱粉5克調稀勾芡,淋花生油10克炒勻,取出放在鴨的四周。炒鍋再放回爐上,下花生油25克,烹紹酒,加原鴨汁、醬油、芝麻油、胡椒粉和味素2.5克,用濕澱粉15克調稀勾芡,加花生油25克拌勻,淋在鴨身上。將花盞9朵放在郊菜上鑲邊,3朵放在鴨胸上。
5.炒鍋洗淨,置中火上,下花生油15克,放入上湯75克;用濕澱粉3克調稀勾芡,加花生油10克和芝麻油椎勻,淋在鴨上即成。

工藝關鍵 

堡拆紅鴨:將毛鴨1隻(約重1250克)宰殺,棄掉肺、食道、氣管,剁去翼尖,留下上面兩節。用手指把鴨舌拉向一邊,剁去鴨嘴三分之一。用刀背把四柱骨敲斷,切去尾臊,在脊正中央用刀拉十字形(長約2厘米),用深色醬油25克把鴨身抹勻。
用旺火燒熱炒鍋,下花生油1500克燒至八成熱,從鍋邊把鴨輕輕放入(胸部朝下)炸至大紅色,隨即翻轉再炸,見鴨全身呈大紅色(整個炸鴨時間約1分鐘),即倒入笊籬濾去油。
炒鍋內用竹箅子墊底,放入淨鴨,加陳皮2.5克、八角1克、精鹽2克、味素2克、薑片6克、蔥條三根、紹酒20克和適量的沸水,放在小爐上澆沸後,再加深色醬油10克,加蓋,甲小火堡約1小時15分鐘至鴨肉軟爛(時間視鴨肉老嫩而定)。取出放在碟上(胸部向下),在背部由尾至頸掰開,取出脊骨、四住骨、腦骨、鎖喉骨、頸骨(留下原條頸皮連鴨頭)。除鎖喉骨、胸骨另作他用外,其餘骨從背部放入鴨腔內。然後將鴨轉放到另一缽中(胸部向上)即成。

風味特點

紅棉嘉積鴨是50年代廣州酒家創製的。其名構思巧妙。紅棉花是廣州城的象徵,而廣州酒家門前也有一棵挺拔的紅棉樹為標記,嘉積是海南一個盛產鴨的縣鎮,原屬廣東。這個菜首創時是選用嘉積鴨做的,較完整地表達了這個菜的來源。此品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食家讚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