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氣溝

嘆氣溝

它的左邊是高峻的將軍山,右邊是險要的果酒岩。 兩山之間幾乎是兩道筆直的山崖,夾出了一條幽深寧靜的峽谷。 自古以來,此溝為進出縣城龍舟坪鎮的南大門,溝口便是一個主要的人行渡口。

嘆氣溝其實是一條峽谷,位於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縣城龍舟坪鎮清江南岸。它的左邊是高峻的將軍山,右邊是險要的果酒岩。兩山之間幾乎是兩道筆直的山崖,夾出了一條幽深寧靜的峽谷。遠遠望去,仿佛是一座山中裂開的一條石縫。
自古以來,此溝為進出縣城龍舟坪鎮的南大門,溝口便是一個主要的人行渡口。所以,過去是木船,現在是小汽船,每天都專門在此守侯。現在,每每渡船一動,輕快的馬達聲便會劃破這個小山城的寧靜,船頭也頓時如在碧波里盛開了一束束雪蓮一般,犁起清江的柔波,讓人讚嘆。並且,船里過往的淳樸的山民們,心情猶如船頭的浪花,會忍不住他們的歡聲笑語,令人尚未感覺,就從清江的此岸,轉眼馳向了彼岸的目的地。
嘆氣溝峽谷的溝口如一扇天然的大石門,一股涼爽之風就一陣陣迎面撲來。這峽谷中有清涼甘甜的泉水終年不絕。清江隔河岩庫區未形成之前,龍舟坪鎮的自來水源便取之於此。故此處在長陽龍舟坪的“八大景”中,被冠予“龍門春水”的雅號。據長陽縣地名志記載,嘆氣溝是因五代南平時期,屯兵將軍山的李景威將軍遭圍困而威武不屈,連連嘆氣,於此“扼吭而死”得名。至今山頂還存有景威將軍之墓的遺址。
清鹹豐八年(1858年),因嫌進出這南大門之路太險惡,一位叫李其成的長陽人捐資,在懸崖上開鑿出寬五尺,共二百六十七級的石階,使過去令人生畏的懸崖峭壁上的艱難小徑,成為當時進入縣城的南門大道。百多年的風雨洗刷,石階上已滿是滄桑之態。但行之其上,仍是愜意多於艱難。這石階有的地方是直接在山石上開鑿的,有的地方又是用條石鋪砌;石階左邊是怪石嶙峋的筆陡懸崖,右邊是充滿花草的綠意的深溝,溝中是流淌著泉水的淙淙小溪。走在這狹長的溝里,感覺幽深異常,神秘莫測。只可見一線天懸於頭頂。身臨此景,絕不可能讓你生出絲毫遊目騁懷的豪放,倒會在不知不覺中、大聲發出忘情地叫喊,令回聲在溝里不停地蕩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