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音

嗣音,出自《詩·鄭風·子衿》,意為“保持音信”。

概述

yí yīn ㄙㄧˋ ㄧㄣ

嗣音

嗣,通“貽”,音yí,給、寄的意思。

嗣音:傳音訊,指使音訊不斷絕。

詞語解釋

(1).保持音信。《詩·鄭風·子衿》:“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鄭玄 箋:“嗣,續也。女曾不傳聲問我,以恩責其忘己。” 朱熹 集傳:“嗣音,繼續其聲聞也。”

(2).指連續傳寄的音信。 宋 曾鞏 《送錢生》詩:“去矣善自立,毋使嗣音稀。”

(3).謂繼承前人的事業,如回響聲。 清 陳鱣 《對策·文選》:“ 唐 宋 元 明 ,各有沿襲; 班 揚 張 左 ,孰可嗣音?” 嚴復 《<古今文鈔>序》:“三十年以往,吾國之古文辭,殆無嗣音者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