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赫里爾

喬治·赫里爾

喬治·赫里爾(George Hurrell)1904年生於美國肯塔基,著名攝影家。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喬治·赫里爾(GeorgeHurrell)1904年生於美國肯塔基。幼年時就喜愛畫畫。後在芝加哥美學院和高級藝術學院深造,為日後的攝影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赫里爾從來沒有打算發明一種新的攝影術語或是去好萊塢,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畫家。他學習使用照相機的初衷只是為了攝影記錄自己的畫。1925年,他21歲生日前夕,他從芝加哥搬到了加州後才發現攝影比他的繪畫更容易賺錢,並開始為當地的藝術家,社會名流,和一些遊客拍照。在加州赫里爾認識了當時的風雲人物——著名的佛羅倫斯“潘喬”巴恩斯(Florence“Pancho”Barnes),一位富有的、桀驁不馴交際廣泛的女飛行員。巴恩斯非常非常欣賞他的拍照風格,在她的鼓勵下,赫里爾最終在洛杉磯開了一間攝影工作室。赫里爾自己說:“我能成為攝影師,因為我不得不謀生”。

1950年代赫里爾往返於好萊塢與紐約。1952年他與妻子菲利斯在迪斯尼的電視製作公司工作,2年後他回到紐約在麥迪遜大道工作。1956年赫里爾決定在南加州定居。

直到1965年,人們開始重新關注起他,他的作品成了藝術。這一切源於紐約藝術博物館的一次展覽會,然後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紛紛推出赫里爾作品展,他成了明星,重又回到了時尚界,片約不斷。即使1976年他退休後還應邀為好萊塢的新偶像:莎朗斯通、波姬小絲、約翰屈伏塔等拍攝照片。他最後的幾項拍攝工作:為影片《一代梟雄畢斯》的主演沃倫.比蒂(WarrenBeatty)和安妮特.貝寧(AnnetteBening)拍攝宣傳照片;為當時最暢銷的娜塔莉.科爾(NatalieCole)的“難忘”唱片專輯做攝影;詹妮弗.菲拉文(JenniferFlavin)是他最後一次的商業拍攝。

他生前的最後幾年與製片人J.GrierClarke、製片導演CarlColby一起籌備他的生平、作品及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大型紀錄片《傳奇之光》。當他的醫生告訴他也許只有一天可活,他回答說:“好吧,狂歡結束了,該回家了。”1992年5月17日,喬治.赫里爾死於膀胱癌。

藝術成就

赫里爾1925年移居拉古納海濱。30年代後期為米高梅公司工作。1932年在日落地帶建立自己的攝影

室。30年代中期,他接受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任務,1935年至1938年又與沃納兄弟簽約。戰爭期間任五角大樓專職攝影師。戰後重返好萊塢,受僱於哥倫比亞影片公司。60年代,他進入電視圈,拍攝了《硝煙》、《星際旅行》和《流動醫院》。作為肖像攝影家,他拍遍了各主要攝影棚里的所有人。

1938年他每次坐收費用已經超過1000美元(相當於現在的18,000美元),即使不能稱他為好萊塢魅力攝影的締造者,他也被認為是這個領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藝術評價

Getty博物館攝影副館長VirginiaHeckert是這么評價赫里爾的作品:“你很少會去關注‘這是克拉克.蓋博’或‘那是葛麗泰.嘉寶’,你會更關注的是照片本身的照明運用、完美的修描潤飾、極端細節,甚至睫毛的陰影。”

“只要照片上有他名字,那就是魅力的保證。他是好萊塢為數不多的真正的天才之一。他是用相機作畫的倫勃朗(17世紀荷蘭最著名的肖像畫家)”。《MotionPicture》

赫里爾死後,他的作品更被當做藝術品備受收藏家們追寵,價格更是越來越高。舊式好萊塢題材的天價照片中,剔除些獨一無二的明星簽名照,很大比例都是赫里爾的作品。喬治.赫里爾風格的照片定義著好萊塢的黃金時代,他是真正的魅力大師。

人像攝影史上的名家

通過攝影的形式,在照片上用鮮明突出的形象描繪和表現被攝者相貌和神態的作品,這就是人像攝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