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樓鄉

喬樓鄉

喬樓鄉 位於寧陵縣最東端,距縣城5公里,該鄉東、南部緊靠商丘市,西臨城郊鄉,北連趙村鄉。面積56.4平方公里。轄29個行政村、104自然村,42467人,總耕地5.4萬畝,是個典型的農業鄉;近幾年該鄉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使傳統農業逐漸向科技高效農業轉化;促進了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同時,鄉鎮企業也不斷發展壯大,產品暢銷國內外。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據傳,清初,該村有一富戶名叫喬老大,在村中建造一座樓房,人們便起名喬樓。

喬樓在明代屬來遠鄉,為來五野。民國初期,全縣設5個區,喬樓屬中區。民國30年(1941年),日偽縣政權將全縣改設為3個區,喬樓為城關區。民國34年(1945年)全縣設3區12個鄉,許莊為鄉。1949年,寧陵解放,全縣設5區1鎮,喬樓屬二區(呂集),時喬樓、黃樓、魏寨為鄉。1951年,全縣設6區1鎮,喬樓屬三區,時喬樓、雙閣為鄉。1955年,撤銷區建制,將73個鄉合併為32個鄉,喬樓、魏寨、雙閣仍為鄉。1957年,全縣合併為17個鄉,喬樓仍為鄉。1958年,撤銷鄉建制,成立人民公社,喬樓為人民公社。1977年,增設魏寨人民公社,將原來喬樓人民公社管轄的齊王莊、暢店、王店、張大莊、呂莊、魏寨、翟樓、黃樓、李伯引、李新廟、賈樓等劃歸魏寨人民公社管理。1981年,撤銷魏寨人民公社,將魏寨管轄的齊王莊、暢店、王店、張大莊、呂莊、魏寨、翟樓、黃樓、李伯引、李新廟、賈樓等村委又重新劃歸喬樓人民公社管轄。1983年12月,撤銷人民公社建制,恢復鄉建制,喬樓為鄉。至今。

行政規劃

現轄29個村委會,分別為:白莊村、鄭窪村、孟老家村、吳樓村、孟花莊村、吳莊村、王莊村、劉川村、許莊村、雙閣村、李集村、秦祖師廟村、喬樓村、王老家村、八里曹村、程莊村、曹集村、王店村、暢店村、齊王莊村、張大莊村、呂莊村、魏寨村、翟莊村、李佰引村、賈樓村、黃樓村、李新廟村、三張村。

地理環境

喬樓鄉交通便利,地勢平坦。連霍高速公路、省道豫04橫穿全境,平曹(平樂~曹秋)公路與豫04省道平行,趙村~程樓的平原四級路南北穿越而過。

自然環境:喬樓鄉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年平均氣溫14.2℃,年平均降水量647毫米,無霜期216天,夏季最熱月份為7月上中旬至八月上中旬,冬季最冷月份為1月初至2月上中旬,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環境優美,適宜人居。主要河流古宋大運河,良好的氣候和地理條件讓喬樓鄉農業、生態旅遊發展迅速,物產豐饒。

生產條件

土質多為沙、鹼地。耕地面積56498畝,人均1.16畝。境內有下清水河、清水河老道、吳王溝、邵張溝等主要骨幹河道。2007年,全鄉有大中型拖拉機56台,小型拖拉機754台,機引犁620台,機引耙280台,旋耕機59台,機引播種機170台,排灌機械612台,聯合收割機36台,機動脫粒機1844台,農用運輸車2448輛,水泵1083台,秸稈粉碎還田機46台,柴油機134部,電動機671台。擁有機井845眼,有效灌溉面積達2866公頃。

經濟發展

該鄉盛產小麥、玉米、棉花、油料等主要作物。酥梨、小雜果是該鄉一大優勢。1989年,全鄉糧食總產11811噸,棉花總產450噸,油料總產749噸。1990年以後,該鄉引導農民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棉花和油料生產。1995年,棉花面積突破2萬畝,總產達到1381噸,油料面積突破1萬畝,總產達到2483噸。1996年以後,糧食產量顯著提高,油料總產也一路攀升。2000年,全鄉糧食總產17725噸,棉花總產1163噸,油料總產2503噸,比1989年分別增產5914噸、713噸、1754噸,增幅分別為50%、1.6倍、2.3倍。2005年,由於市場的原因,棉花面積減少,總產下降,但全鄉糧食總產達27554噸,油料總產達2084噸,糧食和油料總產分別比1989年增產15743噸、1335噸,增幅分別為1.3倍、1.8倍;與2000年相比,糧食和油料總產分別增長9829噸、1335噸,增幅分別為55%、1.8倍。2007年,全鄉糧食總產32087噸,油料總產量3315噸,與1989年相比,分別增長20276噸、2566噸,增幅分別為1.7倍、3.4倍。與2005年相比,分別增產4533噸、1231噸,增幅分別為16%、59%。水果總產11836噸,其中酥梨總產8200噸。農業總產值180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74元。

該鄉工業有木材加工、服裝、建材等32家企業。2007年全鄉工業總產值達24416萬元。財政收入實現126萬元。

該鄉有專業村2個:李新廟和白莊小雜果專業村。部分村民還有養羊、養豬的傳統習慣。

科技帶動林果業發展

喬樓鄉原有李佰引、張大莊兩個林果專業村;由於品種粗劣、科技含量低,致使品質低下,產品長期徘徊不前。近兩年,鄉黨委政府加大力度,對老果樹進行改造,加大科技含量,改造老果樹3000多畝,新植品種果樹5000多畝。每年酥梨產量達200萬公斤。美國凱特杏,新品種金太陽杏年產量3萬公斤以上。

溫室大棚蔬菜發展態勢良好

3年來,喬樓鄉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建溫室大棚1000餘座。種植反季節蔬菜、黃瓜、蕃茄、西芹、西瓜、辣椒等。年總產量20萬公斤以上;蔬菜暢銷商丘、開封、鄭州等大中城市,效益非常好。從08年開始,該鄉秋季大面積種植綠花菜,並和有關蔬菜公司簽訂了供銷契約。今年綠花菜面積達到1000畝。

菸葉生產發展迅速

喬樓鄉為增加財政收入,大力發展菸葉生產,在“豫04”省道兩側的秦廟、王莊等村委新建菸葉生產基地;優質菸葉在面積達到1500畝。

教育

現有中學3所,國小19所,在校學生7700多名,適齡兒童入學率9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