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溝門

喇叭溝門

喇叭溝門滿族鄉位於北京市懷柔區轄鄉,地處北京市的最北邊,有首都北大門之稱。鄉政府所在地喇叭溝門村距市區150公里,1932年-1946年屬灤平縣,1947年-1951年屬四海縣,1952年劃歸懷柔縣,1961年5月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該社建鄉,1990年改稱喇叭溝門滿族鄉。

喇叭溝門

喇叭溝門
北京市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有首都北大門之稱。與河北省的豐寧縣、灤平縣接壤,距市區150公里,有帽山村、胡營村、四道穴村、西府營村、中榆店村、下河北村、孫柵子村、北辛店村、苗營村、官帽山村、喇叭溝門村、大甸子村、東岔村、對角溝門村、上台子村15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7065口人,滿族人口占43%。全鄉總面積302平方公里,東西長約27公里,南北長約26公里,最高海拔 1935米。屬於溫帶半濕潤氣候,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在9-11攝氏度。夏季氣候涼爽,晝夜溫差18-20攝氏度。空氣品質1級。湯河由北向南流經全鄉。地下水和礦泉水豐富,地下多泉。山場面積41萬畝。有植物300餘種。有原始森林1萬畝,原始次生林16萬畝,林木覆蓋率78%,蓄積量23.4萬立方米。主要樹種自然林以櫟樹、山楊、白樺為主,人工林以油松、落葉松、河楊為主。野生動物有山雞、野兔花翎雕、獾子、狍子、狐狸、野豬和山羊。土特產品以山蔥、杜仲、鳳翅、蕨菜、蘑菇、榛子、黑木耳等.喇叭溝門滿族鄉在2001年確立了以“環境立鄉、旅遊帶動、建京北綠色屏障”為目標的發展方向,通過近4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喇叭溝門滿族鄉的旅遊資源豐富,西北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集中連片,現以開發為旅遊度假村,是懷柔區四個旅遊景點之一。主要景點有白樺林、野豬林、6月冰川、百丈崖、七仙女浴盆、湯池溫泉等。同時又是滿族鄉有很深遠的文化底蘊,為此,我鄉重點建設了以原始森林、溫泉等自然資源為主,挖掘滿族文化,重塑滿族風情為輔的旅遊重點工程:一是百里生態走廊工程,投資10萬元,建設前後溝百里旅遊環線“鮮花走廊”。50萬株的桑藍、石艷景、夜來香等正艷花怒放,笑迎來賓。二是百里生態造林工程,利用春季,在前後溝、公路沿線發展經濟林1800畝、水保林1500畝、荒山造林2000畝,封山育林12000畝,爆破造林500畝。累計植樹90萬株,實現了樹滿山坡,綠滿川,從而達到既綠化、美化又可開發旅遊。現以申請了市級自然保護區,連續2年榮獲北京市護林防火先進單位。三是百里觀光採摘園工程,投資50萬元在前後溝旅遊沿線嫁接大扁40萬株,栽杏樹、李樹、桃樹等30萬株。實現觀光旅遊與發展經濟的有機結合。四是百戶民俗接待達標工程。鄉里年初制定了發展民俗接待的優惠政策,凡是達到鄉里制定的標準獎勵3000--5000元,目前已有76戶達標。通過旅遊的帶動我鄉現在共有民俗旅遊接待專業村2個,參與旅遊接待的農戶178戶,戶均年收入30000元。五是加大了對滿族文化的挖掘。1、對政府所在地進行了重新規劃布局,投資750萬元,興建具有滿族特色的鄉政府辦公樓3700平米,預計9月底全部完工。其造型獨特,構思別致,具有濃郁的滿族特點,成了一道靚麗的景觀。(2)建設了占地8畝的鷹手營公園。(3)興建占地6000平米的滿族八旗文化廣場。(4)滿族餐飲文化一條街、滿族文化陳列館、綜合活動中心、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以上幾項重點工程的實施,將極大的提升全鄉整體形象,促進鄉域旅遊業的發展。 景區內浩瀚的原始森林、險峻的百丈懸崖和神秘的大峽谷都是北京少有的自然景觀;涼爽宜人的氣候,濃郁的滿族風情令人留連忘返;寧靜舒適的壹善村是避暑度假勝地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 門票:10元
  • 交通提示

  • 東直門乘936路公汽直達;駕車可從三元橋下京順路到懷柔後,沿懷豐公路北行至喇叭溝門村北,有路標。
  • 相臨景點

  • 南山滑雪場
  • 司馬台長城北京綠色度假村天雲山精靈谷自然風景區巴蜀文化園石塘路旅遊民俗村黑龍潭白龍潭青龍潭京都第一瀑九道彎自然風景區古北口鎮五座樓市級風景區雲岫谷霧靈山黍谷山龍雲山雲龍澗仙居谷清涼谷桃源仙谷九龍十八潭密雲水庫雲佛山滑雪場雲蒙峽南山滑雪場喇叭溝門霧靈湖雲峰山石城鄉景區白河風景區白嶺關風景區鹿皮關龍泉寺戚繼光詩碑黑山寺風景區番字牌石刻密雲縣博物館密雲文廟天仙瀑冶仙塔楊令公祠三峪風景區不老湖風景區金鼎湖風景區超勝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