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瓦龍鄉

察瓦龍鄉

察隅縣察瓦龍鄉地處西藏自治區東南沿線,察隅縣東南部梅里雪山腳下。東南部與雲南省德欽縣、貢山相鄰,北及東北部與昌都地區左貢縣相連,西部與察隅縣竹瓦根鎮、古拉鄉相連。察瓦龍鄉東西長43.75公里,南北寬106.75公里,轄區總面積4616.94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地區簡介

察瓦龍鄉瓦龍鄉

察隅縣察瓦龍鄉,地處西藏自治區東南沿線,察隅縣東南部梅里雪山腳下。東南部與雲南省德欽縣、貢山相鄰,北及東北部與昌都地區左貢縣相連,西部與察隅縣竹瓦根鎮、古拉鄉相連。察瓦龍鄉東西長43.75公里,南北寬106.75公里,轄區總面積4616.94平方公里。鄉境內的梅里雪山最高海拔6740米,南部河谷地帶海拔只有2200米左右,平均海拔2800米左右。鄉政府駐地距察隅縣縣城230公里,距左貢縣87公里,距滇藏公路(214國道)135公里。該鄉至雲南貢山縣(丙中落鄉)公路簡稱察貢公路,新建四級鄉村公路,全長91公里(雲南境內35公里,西藏境內56公里)有望在今年通車。

政區劃分

全鄉共轄32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據2004年底統計,現有1121戶,6788人,約占察隅縣總人口的1/3。其中有勞動力3468人,占全鄉人口的51%,農牧業人口6662人,占全鄉人口的98%。轄區內居住著藏族、漢族、傈傈族、白族、獨龍族等多個民族,屬多民族聚集區。

政區人口:全鄉現有1121戶,總人口6788人,約占察隅縣總人口的1/3。其中農牧業人口6662人,占全鄉人口的98%。轄區總面積4616.94平方公里。 

自然特徵

察瓦龍鄉察瓦龍鄉

察瓦龍鄉地勢北高南低、高低錯落,屬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怒江由北向南,縱貫該鄉。鄉境內的梅里雪山最高海拔6740米,南部河谷地帶海拔只有2200米左右,平均海拔2800米左右,屬喜馬拉雅山南冀亞熱帶氣候區,氣候四季溫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年日照時數為2600小時,無霜期250天以上,年平均氣溫12℃,最大凍土深0.25m,極端最低氣溫-5℃,極端最高氣溫31℃,年平均降雨量810毫米左右,雨季主要分布在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鄉政府駐地距察隅縣縣城230公里,距左貢縣87公里,距滇藏公路(214國道)135公里,距雲南貢山縣91公里。

資源特點

察瓦龍鄉察瓦龍鄉

因地形、地貌及氣候作用,察瓦龍鄉生態資源豐富,林地面積約占全鄉總面積的30%,且多為未開發的原始森林,生長著松、杉、高山櫟等優良樹種。草場總面積5.23萬畝,草群覆蓋率達60%以上,適宜放養馬、牛、羊等家畜。受特殊氣候影響,察瓦龍鄉境內分布著乾旱氣候的代表植物——仙人掌,對環境適宜的仙人掌資源會儲量豐富,多數已長成樹狀結構,年產仙人果2—3百噸,是項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資源;另外,林業資源也相當豐富,僅可開發的中草藥有上百種,主要以蟲草、貝母、三七、黃蓮等為主,野生菌類達二百多種,以名貴的松茸、羊肚菌居多。

察瓦龍鄉四面環山,群山懷抱,地形複雜,蘊藏有大量而豐富的礦產資源。現經探明的有:金、銀、錫、銅、鋅、釩、石榴石、結晶石膏等礦產資源,且多分布於地理表層,開采度高,開採價值大。但因交通、能源、技術等基礎原因的影響,使得礦產資源開發至今仍屬空白。在將來社會發展礦產資源開發將成為察瓦龍鄉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林業

察瓦龍鄉生態資源豐富,林地面積約占全鄉總面積的30%,且多為未開發的原始森林,生長著松、杉、高山櫟等優良樹種,僅可開發的中草藥有上百種,主要以蟲草、貝母、三七、黃蓮等為主,野生菌類達二百多種,以名貴的松茸、羊肚菌居多。

農業

到2004年底,全鄉耕地面積19425畝,全為旱地,受地形條件的限制,耕地50%以上為坡地,且地塊面積較小,土層較薄,絕大多數土地仍以人工作業,生產效率級低。農作物多以種植冬小麥、青稞、馬鈴薯、玉米等作物為主,年糧食總產量達1087.128萬斤。

交通通訊

鄉政府駐地距察隅縣縣城230公里,距左貢縣87公里,距滇藏公路(214國道)135公里。該鄉至雲南貢山縣(丙中落鄉)公路簡稱察貢公路,為新建四級鄉村公路,全長91公里(雲南境內35公里,西藏境內56公里)有望在今年通車。2003年該鄉衛星電話已開通,因該鄉地貌險峻,至今未通路,使得衛星電話成為縣政府及時了解該鄉的重要途徑。 

城鄉建設

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小城鎮建設的契機下,我鄉對“三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抓好,科學規劃。去年是我鄉小城鎮規劃建設的第一步,在國家和援藏工作組的大力幫助下,現有若干個項目已在我鄉落戶,其中有規劃辦公大樓,鄉政府接待室已完工並開始使用,還有即將開工的鄧許吊橋,扎朗電站總投資達815萬元。貢察公路已通車到我鄉境內流沙段K45+550處,除流沙段和布則擁溝一座鋼橋處外其餘地段公路基本修完,並可通車。修復騾馬道130公里,投資達212萬元。全鄉今年項目建設總投資達1027萬元。 

水利電力

察瓦龍鄉是一個以農牧業生產並重的貧困鄉,擁有近5.23萬畝草場和19425畝耕地面積,可懇荒地4000多畝,可開發程度低,水利條件欠缺。其中大多數農作物播種面積都分布在坡地上和無引水基礎中間地帶,只能發展“雨養農業”。全鄉無可灌溉草場,缺水草場比重較大。察瓦龍鄉現有水渠144條,總長120公里,且多為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簡易土渠,因當時施工粗糙,技術要求低且多年未未修,渠體垮塌淤塞嚴重,發揮作用越來越小,大部分渠道已經報廢,失去利用價值。水利是農牧業的命脈,特別是對於旱地為主的察瓦龍鄉農牧區來說,水利條件具備與否,直接決定農牧業收成的好壞。2001—2010年間察瓦龍鄉計畫建設7個水利項目,總投資806.7萬元,新建水渠40公里以上,新建攔河壩7處,將擴大農田,草地灌溉面積2萬畝左右,對增加糧食和草料有重要的作用。扎朗電站現已臨時建築物已建完,土石方開挖和其他準備工作緊張進行中,察貢路一修通,整體工程馬上可上馬。

文教衛生

為實現跨越式發展和可持續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我鄉黨委、政府把教育事業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一年來在縣有關領導的親切關懷下,我鄉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很大提高。維修鄉中心國小投資70萬元,新建門空完小35萬元,新建林塔、龍布教學點8萬元,總投資113萬元。現全鄉教師共37人,其中有大學學歷5人,中專學歷6人,民辦教師6人和代課教師20人。全鄉現有中心完小2所和13個教學點,適齡兒童1036人,在校生101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6%,鞏固率85%,升學率87%。依照上級指示精神,全鄉796文盲人中現有682人已脫盲,脫盲率為85%。

在醫療衛生工作上我鄉2004年實施建立農牧民家庭帳戶,有利地消除了民眾交費不受益的顧慮,提高民眾自願參加醫療籌資的積極性。全鄉參加合作醫療229人,占33%。已建立以戶為單位的家庭帳戶將醫療基金劃為家庭帳戶基金、大病統籌基金和醫療求助基金。醫療基礎設備建設上投資20萬元,建有一棟住院部,各種基本設備基本配齊。現有6名醫務人員,制定每次輪流下鄉制度,從根本上解決了民眾吃不到藥、治病困難等問題。

環境綠化:在綠化環境工作上,我鄉主要抓住科學嚴格的利用森林自然資源和最大力度的籌集資金並投入農牧民義務勞動退耕還林,開展規模不小的植樹種草活動,加大土地、草場荒漠化治理步伐。

自然景觀

由於我鄉特殊的地理環境,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我鄉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自然景觀十分壯觀。廣袤的大地上分布著廣闊的原始森林,漫山遍野的奇花異草,白雪皚皚的梅里雪山,特別是這裡屬於多民族聚集區,使人既可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又可以領略到純樸的民族風情和人文景觀。

我鄉雖然由於各種制約因素,特別是交通通訊阻礙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但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廣東援助力度的加大,察貢公路的開通和扎朗電站的開工,怒江水運的開通,這裡充滿了生機。我鄉幹部職工和各族民眾,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黨中央領導下,一定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抓好機遇,同心協力,開創出一個經濟繁榮,人民富裕,各民族團結和諧的察瓦龍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