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飲食

問飲食是中醫為了了解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表達了中醫對脾胃後天之本的重視。

簡介

中醫問飲食,是了解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所謂“納谷者昌”,“人以胃氣為本”,“漿粥入胃則虛者和”等認識,都表達了中醫對脾胃後天之本的重視。

症狀

食慾正常,是脾胃功能健全的反映;食慾減退,是脾胃功能失常的表現。病人在病中食慾逐漸增加,是疾病好轉、機體康復的有利條件;如病中食慾漸減,示消化吸收不良,是不利於病情好轉的。如病人知飢而不能食,胃酸上泛,常感飢餓,多為痰火;若善食易飢,形體消瘦,則為胃火;如食後作脹,多屬脾虛氣滯;厭食或怕聞食氣,腹脹滿,噯氣酸腐,則多是食滯,消化不良;如口渴,喜冷飲,為里熱;喜熱飲,為里寒;口渴而飲水不多,則多是脾胃濕熱;口乾,不欲飲水,為陰虛;口淡為脾胃虛,口苦為肝膽熱,口甜膩為脾胃濕熱,口發酸為食滯。問飲食時,還應注意問嗜好,嗜酒者多濕熱,嗜煙者多痰水,嗜辛辣者多火熱,嗜泥土等異物者多體有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