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逸覽

唐逸覽

唐逸覽,知名畫家,擅長花鳥畫創作,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各類展覽,傳記被收入多種藝術家辭典。“逸筆縱橫不逾矩,覽觀今古創新意。小事糊塗大事清,獨上雲天寬處行。”這首詩,是唐逸覽對個人藝術道路的寫照,同時也是他對藝術追求的心聲。作為著名海派大家唐雲的兒子,唐逸覽在繼承和發揚海派書畫的探索中,逐漸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藝術道路。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唐逸覽 唐逸覽

唐逸覽 1942年生,浙江杭州人。1962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同年入上海中國畫院專學花鳥,師從其父唐雲,1965年畢業,並留院任創作員、專職畫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各類展覽,傳記被收入多種藝術家辭典。現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二級美術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上海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套用學院客座教授,唐雲藝術館名譽館長、藝術委員會委員,新加坡共和國神州藝術院高級榮譽顧問。

唐逸覽是一位嚴格接受過傳統畫理的畫家,上海美專的專業學習,又使他對中西畫藝有著廣泛的直感和理性感受,上海中國畫院的藝術生活,又使他的這種藝術感受升華為一種創新的意識,這種藝術氛圍為其融匯藝術之長,自然起著一種烘托的作用。

個人履歷

1962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繪畫科。入上海中國畫院專學花鳥,從師名家唐雲。

1965年,畢業於上海中國畫院,留校任創作員、專職畫師。

1979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

1988年,被編入《中國當代國畫家辭典》。作品《春曉》編入《中國書畫集錦上海專輯》。

1990年,台灣《壺中天地》18期發表作品兩幅。獲“炎黃子孫與各國友好書畫展”赴法國、美國展覽特等榮譽獎。作品《又一陣春風》入選第五屆“當代中國花鳥畫展”,並編入畫冊。

1991年,作品《雲霧山中爛漫紅》入選全國五畫院聯辦當代中國畫展。參加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訪問團訪問日本。被北京新華書畫院特聘為畫師。

1992年,香港《收藏天地》28期發表國畫作品8幅。台灣省立美術館舉辦《海峽兩岸當代水墨繪畫聯展》,作品《碩果纍纍》入選,分別在台北和上海兩地展覽。被編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

1994年,應台灣史前博物館邀請赴台灣舉辦個人畫展。被編入《世界華人藝術家成就博覽大典》。

1995年,入編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入編《世界華人藝術成就博覽大典》。作品《繡球群雀》入選中國現代國畫大展,赴美國洛杉磯、舊金山展出。1997年,作品《雙松並茂》入選上海市美協、《文匯報》舉辦的“迎香港回歸,創美好未來——滬港書畫聯展”。

作品特色

唐逸覽的花鳥畫以色彩為主,其所作《海棠小鳥圖》,色彩熱烈,畫面豐富,把大自然生生的氣息躍然畫面;其所作《蝦趣圖》,以水墨渲染,一寫清新之雅味;其所作《梅花圖》,兼融色彩、水墨之韻味,一寫梅花清寒不爭春,但又傲骨滿枝之神韻。

唐逸覽其父是著名國畫家唐雲,唐雲既是國畫家,也是著名教育家,教藝教人是唐雲的治學之道。

唐逸覽在師承畫風中也師承了治學、為人之道,將這種精神表現在畫面的意境之中。觀唐逸覽的畫作,尤其是其近作色彩鮮亮不躁動;豐富之中顯文靜之氣,可以說就是這種意境的表現。

工藝造詣

唐逸覽是國畫家,也是工藝技術人才,他從搪瓷圖案的繪製到設計、配方、印刷、燒制都能親手製作。所作“素菜花”實樣得到了日本搪瓷專家的讚許和確認。

由於唐逸覽將傳統美與工藝美的融合,使他首創搪瓷絲網印貼花工藝獲輕工部重大科技成果獎。又從一九八○年創匯三百萬美元到一九八七年創匯二千萬美元。這種融合傳統美與現代工藝美的技法,是唐逸覽對國畫的創新。“逸筆縱橫不逾矩,覽觀今古創新意。小事糊塗大事清,獨上雲天寬處行。”這首詩,是唐逸覽對個人藝術道路的寫照,同時也是他對藝術追求的心聲。作為著名海派大家唐雲的兒子,唐逸覽在繼承和發揚海派書畫的探索中,逐漸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藝術道路。受到父親影響,唐逸覽自幼就非常喜歡畫畫。唐逸覽早年學過江寒汀、張大壯等人的畫,從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又考入上海中國畫院。以後很長一個時期,他主要還是學父親的畫,學畫花鳥的同時有的時候也畫一點山水。從生活中汲取“養分”是唐逸覽創作的一大法寶。唐逸覽還積極參加繁榮海派書畫藝術的工作,不僅是海墨畫社(現更名為上海美協海墨中國畫工作委員會)的發起人之一,而且還成為海上名家後裔聯誼會的骨幹力量,致力於繼承和弘揚“海上畫派”的優良傳統,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續寫海派書畫新篇章。

唐逸覽作品賞析

唐逸覽畫作 唐逸覽畫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