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賞讀

唐詩賞讀

唐詩賞讀在選作品時不求新、求奇,而是以作品本身的文學價值和文學性為主要選取標準。在寫作上除了字、詞、句注釋外,加入了大量的賞析文字,函蓋詩人及作品的背景介紹、評論、賞析、歷代人物對該作品的點評等,全部圍繞理解原作品展開,以讓讀者讀懂這首作品本身為寫作目的,儘量提供給讀者較多的信息量。

圖書簡介

唐詩是傳統文化中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也是古典文學愛好者的至愛。但是目前市場好的選本少,一些是互相抄襲、濫竽充數;另一些雖是名家評註,但為上世紀50、60年代選本,時代烙印過強,不太符合當代讀者的閱讀審美習慣。為此,我們推出此套叢書,邀請當代青年學者精心編寫,賞讀角度完全符合現代人的喜好,旨在讓讀者賞心悅目之時,擴大知識面,理解古詩詞。這套叢書包括一本總括性質的書,《唐代詩人名家名作賞讀》和五位詩詞大家的單本著作,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精選出其代表作品,加以注釋、賞析。唐詩。在這個充滿了爽朗的笑聲,充滿了豪壯的歌聲的世界中,即使有悲傷、有失望,也是最真實、最純真的。人們能夠痛快地笑,痛快地哭,活得自由自在,真實而生動。一個詩人就是一個傳奇,一句詩歌就是一個世界。如果你曾嚮往李白的瀟灑風神,傾慕王維的超然神韻,渴望像王翰一樣在出征前痛飲葡萄美酒、像岑參一樣在塞北的冰天雪地中慷慨作戰;如果你還曾欽佩杜甫的堅忍,詫異韓愈的怪異,讚嘆柳宗元的清峻,好奇李商隱的神秘,甚至曾滿懷熱情地去追尋他們成長的足跡,探究他們最隱秘的內心。因此,我們相信,即使這個世界再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依然會有人像你我一樣為他沉醉,為他著迷。而我們也非常希望通過這本書,尋覓到更多熱愛唐詩的朋友,共同欣賞先人留給我們的這份瑰寶。

作者簡介

紀準,著名國學學者、作家,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在讀博士。自小喜歡文學,高中時對古代文學產生濃厚興趣,大學時開始廣泛閱讀古文,現專門研究古代文學。

呂明濤,著名國學學者、作家,蘇州大學文學博士,現任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文化傳播系副教授。多年來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出版思想史,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古詩詞研究不僅是其事業所重,也是生活意趣所在。

張黔,著名國學學者、作家,武漢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哲學博士,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後,現任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主要研究美學和藝術學,兼修古典文學,發表論文三十餘篇。認為從古詩詞中探究美是人生一大樂事。

圖書目錄

唐宋名家詩詞賞讀:李白詩賞讀

序言

李白其人其詩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登錦城散花樓

峨眉山月歌

渡荊門送別

望廬山瀑布(二首選一)

望天門山

長干行(二首選一)

金陵酒肆留別

夜下征虜亭

廣陵贈別

蘇台覽古

烏棲曲

越中覽古

月夜金陵懷古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脁

橫江詞(六首選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喜遇薛員外乂

安陸白兆山桃花岩寄劉侍御綰

山中問答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選一)

烏夜啼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贈裴十四

登新平樓

行路難(三首選二)

金樽清酒斗十千

大道如青天

蜀道難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

梁園吟

梁甫吟

江上吟

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國瑩上人、從弟幼成、令問

江夏別宋之悌

峴山懷古

襄陽歌

贈張公洲革處士

題元丹丘山居

太原旱秋

春夜洛城聞笛

將進酒

大庭庫

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

夜泊牛渚懷古

贈孟浩然

……

唐宋名家詩詞賞讀:杜甫詩賞讀

唐宋名家詩詞賞讀:白居易詩賞讀

唐宋名家詩詞賞讀:李商隱詩賞讀

唐宋名家詩詞賞讀:杜牧詩賞讀

唐宋名家詩詞賞讀:唐代詩人名家名作賞讀

其他

清明,在古代,這是個文人墨客詩興大發的日子。《全唐詩》和《全宋詞》中有“清明”“寒食”字樣的唐詩有335首,宋詞更多達520首,而“春分”“芒種”“處暑”等大多數節氣詩歌則只有十來首。可以說,在所有二十四節氣的吟詠中,清明獨占鰲頭。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在古人心目中,不僅僅是個“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農事節日,還具有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它既有因為祭祀活動而淚灑墳塋的悲情,也有因春遊踏青等習俗活動而賦予的歡樂。它是一個悲喜交加、多姿多彩的節日。唐宋兩代詩人們積極參與了這些活動,用生花妙筆,描繪出一幅幅清明節的生動圖畫,既表達了他們的節日感受,也為後人留下了若干習俗方面的記載,具有史料價值。

清明是傳統的祭祖掃墓、追思故人的日子。唐代詩人杜牧寫下一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明代詩人高啟的一首詩則反映出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悲痛:“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明節氣,北方乍暖還寒,南方春意盎然。宋代蘇東坡有一首《南歌子》寫得有滋有味:“日薄花房綻,風和麥浪輕,夜來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辛棄疾在一首《臨江仙》中也把清明景色寫得惟妙惟肖:“風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邊喚渡柳邊行。花飛蝴蝶亂,桑嫩野蠶生。”

清明又是一個郊遊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間有植樹、戴柳、放風箏、打鞦韆、蹴鞠(踢球)、鬥雞等多種有趣的民俗活動。唐代花蕊夫人有一首詩,專詠鬥雞樂趣:“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樓雙夾鬥雞場。內人對御分明看,先賭紅羅被十床。”宋代吳惟信的詩“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則表現了萬人郊遊、盡興方歸的宏大場景。

在春日裡讀書,古詩詞里的清明別有一番韻味。不僅表達了作者的生活感受,也記錄了清明節的習俗。這些作品獲得了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可謂是百讀不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