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狄拉吉·戈溫特·巴爾吉

唐狄拉吉·戈溫特·巴爾吉

唐狄拉吉·戈溫特·巴爾吉(1870—1944),被稱為“印度電影之父”。他生於孟買附近納西克市一個印度教家庭,自幼酷愛藝術,先後就讀於傑吉美術學校和巴里達藝術學院,這使他在繪畫、攝影、音樂、造型、魔術以及表演方面的藝術才能得以充分發展。他從1911年起開始從事電影事業,他堅信,完善的電影工業最終會在印度建立起來。他的第一部電影是《哈里什昌德拉國王》,取材於印度神話,讚頌了為追求真理而犧牲財產、王國和家庭的君主的功績,深受印度各階層觀眾的歡迎。從這時起,印度的電影業算正式誕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巴爾吉誕辰100周年紀念郵票 巴爾吉誕辰100周年紀念郵票

中文名:狄拉吉·戈溫特·巴爾吉

英文名:Dhundiraj Govind Phalke

出生地:印度納西克市

出生日期:1870年4月30日

逝世日期:1944年2月16日

星座:金牛座

主要作品

《迷人的巴斯馬蘇爾》 《薩達萬和薩維特里》(1914) 《火燒楞迦城》(1917) 《克里希納大神的誕生》(1918) 《殺死卡利耶》(1919) 《拯救阿希麗亞》 《烏夏的夢幻》 《修海橋》(1927) 《恆河落潮》(1937)

主要經歷

《哈里什昌德拉國王》劇照 《哈里什昌德拉國王》劇照

巴爾吉出生於納西克城的一個婆羅門書香門第,是印度種姓制度中的貴族。因此有著很好的家庭經濟環境和社會地位。因為從小喜歡藝術,所以後來他就讀於美術學校和藝術學院學習美術。畢業以後,他曾經從事美術印刷工作。1911年,他看了一部經過染色的影片《基督傳》,於是就萌發了建立印度電影工業的雄心。

1912年這一年,他已經42歲了,這個時候投身於電影事業,晚不晚呢?他自己顯然認為不晚。他導演的第一部影片是《一棵幼苗茁壯成長》,這是一部40分鐘的短片,記錄了一棵幼苗成長的全過程。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象徵,象徵著印度電影業和他作為印度電影先驅的歷史,也像幼苗一樣,開始了自己成長的歷史。

這個時候的印度電影都是一些短片,還沒有一個小時以上的長故事片問世。巴爾吉把從他的第一部短片中的收入,全部投入到了影片《哈里什昌德拉國王》中,1913年5月,這部印度第一部長故事片上映了。影片沿用了西方神話故事片的手法,拍攝了印度的歷史傳說,描繪了印度歷史的神奇,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在這部影片的廣告中,巴爾吉寫到:"自從電影藝術誕生以來,巴爾吉先生的影片公司第一次拍攝了印度第一部故事片,他是印度第一位電影製作人。"顯然,這個評價雖然有些自誇,但是一點也沒有說錯。《哈里什昌德拉國王》的成功,進一步為他發展自己的電影企業奠定了基礎。他先後建立了巴爾吉製片廠和印度斯坦影片公司,經常自己擔任影片生產過程中的所有工作,像製片人、編導、布景、服裝設計、攝影、洗印、發行和宣傳,是一個電影的全才和通才,一個工作狂。

1914,他拍攝了故事影片《迷人的巴斯馬蘇爾》和《薩達萬和薩維特里》,這兩部影片都是取材於印度神話《摩坷婆羅多》,是神話故事片,獲得了很高的票房收入。這個時候,英國的製片商邀請他去英國拍攝影片,他也很想去英國學習一些先進的拍攝技術,對這個邀請動心了,但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個計畫泡湯了。於是,他繼續致力於建立印度本土的電影工業。

1917年,他執導的故事影片《火燒楞加城》上映了,這部影片照例是一部印度神話故事片,它一下子打破了印度電影的票房記錄,人們爭相到電影院看這部電影,把電影院的大門都給擠破了,票房收入裝滿了一輛牛車,由警察護送才運走。

這個時候,找他投資的人越來越多,於是他採取合股的辦法,把自己的巴爾吉電影公司變成了印度斯坦電影製片公司,資產規模是印度最大的。1918年,這個公司在巴爾吉的運作下,拍攝了影片《克里希納大神的誕生》,影片取材於印度的神話傳說,描繪克里希納大神的誕生和殺死惡魔的故事,獲得了很高的票房利潤,還獲得了影劇院老闆頒發的金質獎章。接著,這個公司在巴爾吉的主導下,又拍攝了三部故事片,都獲得了很高的票房和很好的評價。

巴爾吉這個階段對印度電影的貢獻是無法估量的,只有美國的格里菲斯能夠和他媲美。巴爾吉通過電影,對印度的文化傳統和電影的藝術形式都作出了展現和嘗試,他用電影十分生動地表現了印度的神話和歷史傳說,印度的狂迷和風情,印度人的心靈和夢想。在資金匱乏和電影工業一片空白的情況下,他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1917年,他還拍攝了一部《怎樣拍攝影片》的短片,詳細介紹了拍攝電影和製作電影的各個程式,是一部非常珍貴的電影資料。此外,他還發明了電影敘述方法,為電影表現情感和思想境界都提供了模式,他作為印度電影工業的開創者,一開始就把製片廠變成了一個藝術與工業完美結合的產物,把製片廠變成了一個歡樂的大家庭。他一生一共拍攝了20部長故事片,和97部短片,後期的代表作有1927年拍攝的影片《修海橋》,和1937年拍攝的《恆河落潮》,這些影片的題材已經拓展到了去表現印度的現實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

他的電影探索,為印度電影的內容和藝術表現形式,提供了具體的模式,這種模式在今天的印度電影中仍舊在使用,所以,他被稱為是"印度電影之父",和印度電影的先驅者。1971年,在紀念他誕辰100周年的時候,印度發行了紀念他的郵票,還拍攝了關於他的一部紀錄片,樹立了他的雕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