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槭樹

唐槭樹

糖槭樹分泌的樹液中含糖分3—5%,高的可達10%。 原來,這不是一般的糖,這是一種楓糖,產在加拿大一種糖槭樹上。 糖槭樹是楓樹的一種,是高達40米的落葉喬木。

基本信息

糖槭種 名: 糖槭
拉丁名:Acer saccharum
學 名: Acer saccharum Marsh.


別 名: 銀白槭
科: 槭樹科 屬: 槭樹屬 糖槭,學名Acer saccharum Marsh.。落葉喬木。從樹幹流出的液汁,可制砂糖。液汁濃縮成糖漿食用和或再蒸煮為砂糖,每升液汁可製成1.1kg的糖漿,具有特殊風味,還常用為製造蜜餞、糖果或菸草調味。汁液為無色易流動的溶液,含有糖及各種酸與鹽分。糖漿呈黃褐色,最淡的為高級,顏色越濃級別就越低。

簡介


糖槭樹花——加拿大國花。 加拿大素有"楓樹之國"的稱號。在國旗中央,繪著巨大的紅艷艷的楓葉。日常生活里楓葉圖案隨處可見。人們以象怔火紅、熱烈、赤誠的楓葉為驕傲。 糖槭又叫糖楓,是一種高大落葉喬木。高達40米,徑40一100cm,樹齡可達500年。樹幹中含大最澱粉,冬天成為蔗糖。天暖蔗糖變成香甜的樹液。如在樹上鑽孔,樹液便源源流出。樹汁熬製成的糖叫楓糖或槭糖。 糖槭原產北美。莖高達十餘米,葉三裂或五裂,下面生白色細毛,花黃綠色,不具花瓣,果實與普通的槭樹相似。糖槭樹有幾個品種,如糖槭、銀糖槭、和紅糖槭,以前兩種產糖著名。糖槭樹分泌的樹液中含糖分3—5%,高的可達10%。一般15—20年的糖槭樹可以開始鑽孔采割糖液,孔眼不大,孔深約4—6厘米,孔離地面的距離,根據樹幹粗細,可為45—200厘米。每株樹幹周圍鑽1—4個孔,每孔一年可流20加侖左右,連續採集時間可達50年以上。只要采割適當,不會影響樹木的生長,樹液采割完後,樹幹仍然可以作為優質木材使用。 一般在晚冬或早春采糖。采糖季節每株樹可以收汁液25-75l,含庶糖率為24.3%左右。 采糖的方法有兩種,其一是在樹幹鑽一個或幾個孔,並在該鑽孔內打入金屬噴槽,液汁從噴槽 流入收集在懸掛噴槽上的小桶。其二是鑽孔後,插入塑膠液槽並連上塑膠管道流進加工廠,這方法節省勞力及時間,收采的汁液量也較多。收集的糖液,可倒入一個長的無蓋淺鍋蒸煮,水分蒸散後,帶色香味的糖漿就製成。如繼續蒸煮糖漿,就出現結晶的楓糖。

能夠產糖的樹

糖槭在北美溫帶地區的林木中,有一類能分泌糖液的糖槭樹,俗稱楓樹,其中以加拿大最為著名。每年入秋以後,層林盡染,萬山紅遍,登高遠望,美不勝收。年輕人特別喜愛採集各種形狀的楓樹紅葉,製作書籤和紀念品以贈友人。在加拿大,楓葉圖案到處可以看到,它被用於書刊上、器具上以及商品上,就連加拿大的國旗上,中央的那一片艷紅巨大的樹葉,也是糖槭樹的葉子。 每年四月,是采割糖槭樹液的日子,人們把它定為楓樹節。盛產楓樹的地區,村民們載歌載舞,隆重地慶祝豐收的節日。在繁華熱鬧的街市上,擺著用楓樹糖加工的各色各樣的食品,琳琅滿目,香甜可口。楓樹糖的產量以加拿大為最多,根據有關資料介紹,目前每年仍有300萬加侖,除本國銷售外,還有出口。 割取和加工楓樹糖,在北美有著悠久的歷史。當地土著印第安人,早就掌握了種植楓樹、割取和加工楓樹糖的技術。楓樹糖在糖源原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據歷史資料記載,1869年市場出售的楓樹糖高達900萬加侖。後來由於蔗糖生產發展迅速,加上蔗糖價格低廉,因此楓樹糖才從主食糖的地位降下來,產量也不如以前。只有在加拿大,楓樹糖的產量始終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為世界總產量的70%。 在我國,槭樹屬的種類南北各地不下百餘種,但沒有發現關於樹汁含糖的報導,其原因還需深入研究。平常我們食用的白糖、紅糖和冰糖等主要是用甘蔗、甜菜熬制。用樹分泌的汁液來熬製糖,在我國還是新鮮事。 大量推廣種植糖槭樹,既能製糖,又能用材,還可以綠化環境,好處很多。湖北省植物研究所引種的糖槭樹已開始采割糖液。初步試種推廣的情況表明,銀糖槭在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生長正常,在海拔800米—1000米的山區更為適宜。不久的將來,在我們食用甜加劑中,又可增添一個新的品種。

鑽孔取糖的糖樹

糖槭在一棵高高的樹的樹幹上,人們鑽了幾個孔,把管子伸進孔里,不一會兒,在管子的外端就流出許多的液體。人們把收集到的液體倒進鍋里,架起火熬
起來。只見液體的水分一點點地被蒸發掉,最後,鍋里就剩下了一種粘乎乎、金黃色的很稠的液體了,嘗一嘗,呀!真甜,原來這剩下的液體是甜甜的糖漿啊,聞一聞,還有一股淡淡的香氣。原來,這不是一般的糖,這是一種楓糖,產在加拿大一種糖槭樹上。
糖槭樹是楓樹的一種,是高達40米的落葉喬木。糖槭樹是一種“長壽”樹,能活四五百年之久,秋季到來的時候,糖槭樹上的楓葉紅成一片,遠望上去真是美麗極了。
加拿大的這種糖槭樹,給加拿大人民帶來不少樂趣呢,每年3月份,加拿大要舉行一次楓糖節。有許多的人,藉此機會到糖槭林里來一試身手了。往往是一大家子,到了糖槭林旁,在樹上鑽上孔,用管子使樹液流到桶里,第二天,在人們歡呼聲里,大桶的樹液被倒進了空地上支起的大鍋里,下麵點起火,就開始熬糖漿了。燒來燒去,終於熬出了金黃色的糖漿。人們把熱乎乎的糖漿和涼冰冰的白雪混在一起來吃,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呢。
糖槭樹還是一種美觀堅固的優良木材,真是一種十分奇特的好樹種。

產地分布

原產於北美洲。我國東北有引種栽培。華東及華南地區亦有栽培。

形態特徵

喬木,原產地為大喬木,高可達30-40M;樹冠寬而擴展,樹幹短;樹皮紅褐色。葉掌狀5深裂,各裂片先端漸尖,邊緣具深粗齒牙,中裂片常3裂,基部心形,上面綠色,下面帶白色,秋季變淡黃色或淡褐色;葉柄與葉片近等長或較長。

生長習性

喜涼爽、濕潤環境,及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5.5—7.3),PH值過低會引起落葉。喜光,耐一定遮陰。不抗空氣污染、持續高熱、乾旱、和鹽鹼。在壓實的土壤中發育不好。

園林用途

秋季葉片色彩艷麗,樹冠濃密,適合在面積較大的庭園或開闊地域內做觀賞樹種。

繁殖培育

播種繁殖。不能在土壤板結或生長空間小的地域種植,要經常通過覆蓋措施使根系保持涼爽和濕潤。

育苗技術

糖槭糖槭為槭樹科槭屬落葉喬木,喜光、耐寒、耐乾旱,適應性強、是優良的行道樹、庭蔭樹、防護林樹種。糖槭通常採用播種繁殖。 一、種子採集 應在品質優良的健壯母株上採集種子。秋季,當糖槭翅果由綠色變為黃褐色時採種,采後晾兩三天,去雜袋藏。糖槭千粒重38克。 二、種子處理 春季播種前20至30天,用40℃溫水浸種。邊倒入種子邊攪拌,水自然冷卻後換清水浸泡24小時,每10小時換一次清水。撈出後控乾,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4小時,撈出用清水沖淨種子,然後混3倍的濕沙,並均勻攪拌,堆於背風向陽處,每天噴一次溫水,保持濕潤(沙含水量為60%),要防止積水,以避免種子腐爛。每天中午翻動一次,待5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三、整地作床 播種地應選擇地勢高燥、平坦、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翻耕耙平,精細整地。每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500至2000公斤,摻入50公斤磷酸二銨。有條件的可施3至5厘米厚度的草炭土。充分攪拌,然後做床,並進行土壤消毒。 四、播種 多在春季進行,播種量每平方米40克。將經過處理的種子均勻撒到平整的床面上,覆土厚度為1至1.5厘米。播後蓋草簾,保持土壤濕潤。 五、苗期管理 一般播種後5至7天即可出苗,約60%的種子出苗後揭去草簾,保持土壤濕潤。當苗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間苗、定苗,每平方米保留150至200株小苗。定苗後,7至10天進行一次葉面噴肥,用0.3%至0.5%的尿素融化成水溶液噴灑。入秋後增施磷鉀肥,防止苗木徒長,同時要及時進行澆水、中耕、除草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入冬前澆一次封凍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