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天王神像

唐三彩天王神像

唐三彩天王神像,神像作立姿武裝打扮,一手插腰一手前舉握拳,拳中空,原持有武器,現已遺失。

基本信息

器物簡介

唐三彩天王傭唐三彩天王傭

神像一腳直立,一腳微曲站立於伏臥於台座上的動物。頭上戴羊鳳形頭盔,一對外展的翅膀,高高的聳立於頭頂兩側,身上全副武裝打扮,雙肩上飾龍頭,龍捲鼻張口,頭頂有尖而彎曲的角,顯示雄偉之狀。身著緊身的鎧甲,胸前與背後均飾一對圓護,這種圓護大都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且打磨得光亮無比,如在戰場作戰,因日光的反射,可發出耀眼的光芒,故稱明光鎧。這種鎧甲至遲在三國時期已經出現,南北朝時還相當罕見,唐代特別流行。腰間束以革帶,護膝、護腿配備齊全,神態極為威武。

頭上冠飾、臉部,雙手、台坐下緣等保持光素無釉,主要的原因是低溫鉛釉,熔點較低,為避免這些部位因流釉而造成五官糢糊,故不施。服裝主要使用綠釉,間加黃、白斑點裝飾。伏臥的動物施以黃釉。整體以白、黃、綠等三種色釉表現自然諧調的美感。

此一天王神像,高達八十公分,乃盛唐時期所製作;如此高大而精美者,較為罕見。

器物歷史

唐代在大型墓道中,陪葬的神像、武人、文人、鎮墓獸等都是成對放置。一般通例,神像均放置於入口處,主要的作用是保護墓主,護佑其子孫,並可驅邪避凶。成對的神像,往往在墓中分兩側置放,因此神像造型大都一高舉右手,一高舉左手,均持武器。天王乃“護法”脅侍菩薩的神,亦為護佑佛法的衛士,故其面部表情呈現憤怒相,用以嚇阻邪魔干擾,用以保護墓主及其家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