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邊書帶蕨

唇邊書帶蕨

唇邊書帶蕨是書帶蕨科書帶蕨屬中的植物之一。狀莖長而橫走,多分叉,密被鬚根和鱗片;鬚根的根毛絨毛狀,密布,形成線狀的吸水結構;鱗片黑褐色,具亮光澤,鑽狀披針形,長4-5毫米,基部最寬,約0.5-1毫米,先端漸尖,纖毛狀,端部呈腺體狀,粗篩孔網眼壁增厚,黑色,邊緣具較長的睫毛狀齒;葉稍遠生,相距約0.5毫米,通常成叢倒垂。葉柄橫切面橢圓形,或長或短,基部常被較根狀莖鱗片狹長的鱗片;葉片線形或帶狀,長可達1米以上,寬0.5-2厘米,頂端圓頭或鈍頭,下部漸狹,全緣;中肋細,兩面扁平,不甚明顯,側脈多數,形成斜升的網眼,較明顯。葉近革質,乾後有皺紋。孢子囊群線著生於葉緣的雙唇狀夾縫中,開口向外,自葉片的近基部延伸直達近頂端;隔絲多數,頂端杯狀,長略大於寬。孢子狹長橢圓型,單裂縫,表面紋飾模糊。

基本信息

名稱

唇邊書帶蕨

形狀及生活習性

根狀莖長而橫走,多分叉,密被鬚根和鱗片;鬚根的根毛絨毛狀,密布,形成線狀的吸水結構;鱗片黑褐色,具亮光澤,鑽狀披針形,長4-5毫米,基部最寬,約0.5-1毫米,先端漸尖,纖毛狀,端部呈腺體狀,粗篩孔網眼壁增厚,黑色,邊緣具較長的睫毛狀齒;葉稍遠生,相距約0.5毫米,通常成叢倒垂。葉柄橫切面橢圓形,或長或短,基部常被較根狀莖鱗片狹長的鱗片;葉片線形或帶狀,長可達1米以上,寬0.5-2厘米,頂端圓頭或鈍頭,下部漸狹,全緣;中肋細,兩面扁平,不甚明顯,側脈多數,形成斜升的網眼,較明顯。葉近革質,乾後有皺紋。孢子囊群線著生於葉緣的雙唇狀夾縫中,開口向外,自葉片的近基部延伸直達近頂端;隔絲多數,頂端杯狀,長略大於寬。孢子狹長橢圓型,單裂縫,表面紋飾模糊。

唇邊書帶蕨唇邊書帶蕨

產地分布

國內分布:

分布於福建(永泰、寧德)、台灣(全島分布)、海南(全島分布)、廣東(信宜、肇慶、陽春、陽江)、廣西(南寧、龍州)、雲南(河口、屏邊、金平、勐臘、勐海、景洪、福貢、貢山)、西藏(墨脫)。

國外分布:

也分布於越南、泰國、高棉、寮國、緬甸、錫金、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琉球)、澳大利亞和馬達加斯加。

植物之書帶蕨科

書帶蕨科多為附生植物。蕨類植物書帶蕨科4屬約50餘種,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中國有3屬,約15種。根狀莖橫走,密被具黃褐色絨毛的鬚根和鱗片;鱗片粗篩孔狀,透明,基部著生;葉近生。孢子橢圓形,或圓鈍三角形,單裂縫或三裂縫,不具周壁,外壁表面常具小疣狀紋飾或紋飾模糊,淡黃色,透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