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通信

哲學通信

《哲學通信》(Lettres Philosophiques),這是伏爾泰的哲學和政治思想代表作。伏爾泰於1726~1729年被迫流亡英國。《哲學通信》是他在英國的觀感和心得的總結,因此又稱《英國通信》,1733年首先在英國出版英文版,法文版於1734年問世。伏爾泰在《哲學通信》中結合向法國讀者介紹F.培根、洛克和牛頓的思想,表述了自己的哲學思想。書中重點論述認識論問題,認為人的一切觀念都來自感官對外界事物的感覺,感覺是感官接受外物刺激引起的。它強調感覺是觀念的唯一來源,人的頭腦唯一具有的能力是對感覺得來的觀念進行組合和整理。

代表作

《哲學通信》Lettres Philosophiques

哲學通信哲學通信

伏爾泰的哲學和政治思想代表作。伏爾泰於1726~1729年被迫流亡英國。《哲學通信》是他在英國的觀感和心得的總結,因此又稱《英國通信》,1733年首先在英國出版英文版,法文版於1734年問世。

伏爾泰在《哲學通信》中結合向法國讀者介紹F.培根、洛克和牛頓的思想,表述了自己的哲學思想。像洛克一樣,他的哲學思想前提是承認物質世界的客觀性。書中重點論述認識論問題,認為人的一切觀念都來自感官對外界事物的感覺,感覺是感官接受外物刺激引起的。它強調感覺是觀念的唯一來源,人的頭腦唯一具有的能力是對感覺得來的觀念進行組合和整理。

論點

哲學通信哲學通信

書中力圖克服洛克關於“反省觀念”的不徹底性,把唯物主義的感覺論貫徹到底。從此出發,書中尖銳地批判了R.笛卡爾的天賦觀念論,特彆強調這種形上學體系的危害性,認為天賦觀念論不僅阻礙人類知識的增長,而且為神學提供根據,代替早已破產的經院哲學而為靈魂不滅等宗教信條作哲學辯護。

該書堅持與宗教唯心論鬥爭,認為宗教和教會統治是人類理性的主要敵人。阻礙文明進步,是最大的社會禍害。他受同時代機械論的影響,缺乏對物質與運動統一性的認識。書中用牛頓力學的原理解釋物質和運動,把物質看作消極被動的因素,認為如果沒有外力的推動,物質不會自己運動。因此承認宇宙設計師和第一推動者神的存在,表現出自然神論的思想。

目錄

原出版者序

第一封信 談公誼會信徒

第二封信 談公誼會信徒

第三封信 談公誼會信徒

第四封信 談公誼會信徒

第五封信 談英國聖公會

第六封信 談長老會信徒

第七封信 談蘇西尼主義者或阿里烏主義者或反三位一體主義者

第八封信 談議會

第九封信 談政府

第十封信 談商業

第十一封信 談種痘

第十二封信 談掌璽大臣培根

第十三封信 談洛克

第十四封信 談笛卡兒和牛頓

第十五封信 談引力的體系

第十六封信 談牛頓的光學

第十七封信 談無限和紀年

第十八封信 談悲劇

第十九封信 談喜劇

第二十封信 談研究文學的老爺們

第二十一封信 談羅徹斯特伯爵和韋勒先生

第二十二封信 談蒲柏先生和其他幾位著名的詩人

第二十三封信 談人們對於文人應有的尊敬

第二十四封信 談學院

第二十五封信 談帕斯卡先生的《思想錄》

附錄 伏爾泰編年小傳

作者簡介

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年)原名弗朗索瓦· 瑪利· 阿魯埃,伏爾泰是筆名,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伏爾泰經歷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個封建王朝的統治,目睹了封建專制主義由盛轉衰,一親身感安到了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腐朽和反動,青年時代因發表反對封建貴族統治的作品,兩次被關進巴士底獄。主要著作有:《哲學辭典》、《論各民族的風俗與精神》、《路易十四時代》、劇本《俄狄浦斯王》及短篇小說《老實人》等,還寫過有關中國的歷史劇《中國的孤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