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沖鎮

哨沖鎮

哨沖鎮位於石屏縣北部山區,地理位置東經102°04′,至102°39′,北緯23°51′,至24°04′,距縣城71公里,東鄰龍朋鎮,南接新城鄉、大橋鄉,西連龍武鎮,北交峨山縣小街鎮。國土面積255.5平方公里。境內主要民族有彝族、漢族、回族。轄哨沖、水瓜沖、邑堵、撒媽扎、他達、落水洞、他克畝、多白者8個村委會,共54個自然村73個村民小組。為典型的山區鎮,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900米,最高海拔2544米,最低海拔1400米。礦產主要有鐵、鉛、鋅、銅、錳、金、銀等。

基本信息

概況

(圖)哨沖鎮哨沖鎮

全鎮轄8個村委會,54個自然村,73個村民小組,是一個集高寒、山區、少數民族三位一體的貧困鄉鎮。境內最高海拔2544米,最低海拔1400米。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5—16℃。年平均降雨量在800-1000毫米。全鎮共有國小25所,教師163人,在樓學生1706人;中學一所,教師38人,學生480人;鎮衛生院一所,醫務人員19人。

地理位置

(圖)哨沖鎮哨沖鎮
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哨沖山清水秀,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412%,境內物產種類繁多,以松茸、乾巴苗為主的野生菌資源較為豐富,鐵、鉛鋅等礦產資源豐富。以哨沖白蘿生產的蘿蔔絲、蘿蔔條等系列產品遠銷日本、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哨沖花椒更以個大、色鮮、麻味足等特點被稱為調味品中的一絕。哨沖還以獨特的民俗民情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經濟收入

(圖)哨沖鎮哨沖鎮

農村經濟總收入41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5元。鄉鎮企業435個,從業人員1019人,鄉鎮企業總收入4306萬元;糧食總產5267噸,人均產糧305公斤;財政收入309萬元,財政支出458萬元;烤菸產值達1179萬元。

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7604萬元,比上年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40元,比上年增長17%。糧食生產穩步發展,2008年糧食種植面積2.7萬畝,總產量達597.1萬公斤,比上的增長7.6%。烤菸支柱產業的地位不斷鞏固和提高,種植烤菸9300畝,指令性收購26500擔,均價達15.86元/公斤,完成總產值2600萬元,創“雙控”以來烤菸生產最好成績。以白蘿蔔為主的蔬菜產業快速發展,全年種植白蘿蔔2.63萬畝,總產值達1460萬元;"小鐵頭"3470畝,產值230萬元;辣椒1515畝,產值272萬元。林果產業培植步伐加快,將核桃、花椒作為後續產業重點培植,積極實施龍黑山千畝核桃基地建設,全鎮落實種植面積9000畝。種植花椒2000畝,掛果1000畝。種植優質梨370畝。

在新世紀的征途中,該鎮將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深化改革、科教興鎮。把農業放在首位,培育和壯大烤菸、蘿蔔、畜牧,礦業和林果五大支柱產業,“扎紮實實打基礎,調整結構創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開放促發展”,推進該鎮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人文地理

(圖)哨沖鎮哨沖鎮

沖境內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和生態旅遊資源,濃郁的民風民俗語,歡快的民族歌舞和弦率優美動聽的民族音樂、多聲部“啊哩”,有精美的民族手工刺繡、服飾和剪紙藝術;這裡民族原始宗教神秘、古樸,民間節慶活動傳統,堪稱滇南彝族最大的祭龍禮儀——“德培好”,聚集民族原始宗教、民間文化藝術、民俗風情為一體,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花腰“鳳舞龍”兩次榮獲國家級舞龍表演金獎,享譽全國。1996年,哨沖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在當地也有“歌舞之鄉”、“舞龍之鄉”美譽。近年來,哨沖鎮黨委、政府結合哨沖鎮實際,本著“開發、繼承、弘揚、走出去”的發展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全鎮民族文化事業充滿著朝氣與活力,呈現出民族團結、文化繁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境象。

特色產業

花椒

(圖)哨沖鎮哨沖鎮

花椒是食用調料,香料,油料和藥材等多用途的經濟作物,哨沖鎮海拔1900米左右,平均氣溫14-16℃,非常適宜花椒種植,至今哨沖花椒生產已有百年的歷史。哨沖花椒顏色鮮紅,麻味濃重,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花椒生產由過去的零散到現在連片,並有了花椒村。今後我鎮將繼續擴大花椒村的種植規模,爭取打哨沖鎮的優勢農產品。至2008年底,哨沖花椒種植面積已達6000多畝,掛果面積4000畝年產量可達9.6萬公斤,以每公斤16.00元計,產值達150多萬元。

蔬菜

哨沖鎮由於交通閉塞,信息落後,農民科技意識差等願因,導致了我鎮蔬菜生產較為落後,連本地自銷的部分蔬菜也是來自石屏、建水等地.自2002年以來,受烤菸的“雙控”影響,蔬菜產業在我鎮有了較快的發展,2002年種了商品蔬菜450畝;2003年種植1870畝:2004年種植了3290畝:2005年種2720畝:2006年種植了4003畝:2007年種植了4170畝;2008年種植了34500畝,總產值達1601.3萬元。全鎮蔬菜產業正逐步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白蘿蔔

哨沖鎮種植白蘿蔔歷史悠久,是哨沖鎮的主要農特產品,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產品供不應求。把白蘿蔔規範化栽培、大規模、高品質生產已成為我鎮當前產業發展的重點。2008年種植白蘿蔔26300畝,總產值達1460萬元。

露水草

露水草生產主要用於醫用藥材,過去主要採用野生露水草來滿足醫用需求,但常年只挖不種,野生露水草逐年減少,現已無法滿足醫用需求。石屏縣從2006年開始種植,但哨沖鎮2006年只有他克畝村委會種植。今年已發展3400畝,以畝產650公斤,每公斤3.00計算,產值可達660多萬元。

露水草主要含有蛻皮笛酮,藥品生產企業提取皮笛酮成分,生產糧尿病藥用,主要治療糖尿病。

花腰彝原生態旅遊業

以慕善花腰彝原生態文化村建設為亮點,示範帶動全鎮,培育能夠吸引國內外賓客參與的花腰歌舞、婚俗、祭龍、刺繡、對歌、特色食品製作品嘗等文化娛樂互動項目,將花腰女子舞龍、花腰歌舞和花腰手工刺繡打造成哨沖乃至全縣、全國文化產業的強勢品牌,通過民族文化旅遊業的發展帶動我鎮經濟的發展,把我鎮建設成為民族文化大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