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大黎加國家體育場

哥斯大黎加國家體育場

哥斯大黎加國家體育場是由中國援建的,占地面積近10萬平方米,可容納35000人,是中美洲地區迄今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綜合性體育場。

簡介

【建設地點】:哥斯大黎加首都聖何塞 【場地類型】:新建比賽場館園
【結構類型】:主體鋼結構

【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
【賽時功能】:舉行開幕式、閉幕式,田徑、男子足球
【賽後功能】:將用於國際國內體育比賽和文化、娛樂活動、公民健身
【座位數量】:固定35000個
【開工時間】:2009年3月12日
【竣工時間】:2011年3月24日
【設計單位】:武漢中南建築設計院
【施工單位】:安徽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援建的哥斯大黎加國家體育場占地面積近10萬平方米,可容納35000人,是中美洲地區迄今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綜合性體育場。欽奇利亞表示,哥斯大黎加人民非常感謝中國援建的國家體育場,幾百名中國工人在哥斯大黎加奮戰了將近兩年時間,送給哥斯大黎加人民這件珍貴的禮物。
在將於26日舉行的啟用儀式上,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將與哥斯大黎加國家隊舉行一場比賽。欽奇利亞表示,這是一場友誼賽,無論那支隊伍獲勝,都將是帶給觀眾的一場視覺盛宴。台北時間3月27日10點,中國國家隊作客聖何塞拉薩瓦納的國家體育場與哥斯大黎加隊進行熱身賽。經過90分鐘爭奪,中國隊依靠補時進球最終與哥斯大黎加隊2-2握手言和皆大歡喜,不過中國國家隊已經在最近三場比賽中皆以平局收場。第39分鐘,哥斯大黎加隊利用一次快速反擊由薩博里奧單刀破門;上半場補時階段,哥斯大黎加由布倫內斯補射再進一球;第47分鐘,替補登場的郜林頭球攻門扳回一分;補時階段,郜林接葉偉超傳球梅開二度。最終兩隊2:2戰平

奠基儀式

2009年3月12日,中國駐哥斯大黎加大使汪曉源與哥總統阿里亞斯共同為哥新建國家體育場奠基。哥政府重要部長、議員、體育界人士、華僑華人代表和新聞媒體近300餘人參加儀式。
汪大使在致辭中表示,哥斯大黎加人民熱愛和平、鍾愛體育,新國家體育場正是中國政府和人民送給哥人民的最佳禮物,是兩國偉大友誼的結晶。中國古語說,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今天為新體育場奠基的同時,也為中哥友誼及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無論是體育場項目,還是兩國關係的發展都需要雙方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和支持,希望大家能攜手努力,實現和平、發展、繁榮的共同夢想。
哥總統阿里亞斯在致辭中感謝中國政府的無私援助。他表示,哥斯大黎加人民酷愛足球和各種體育運動,一直希望有一座綜合性的現代化國家體育場,中國讓哥斯大黎加人民多年的夢想得以實現。

奠基奠基

竣工

由中國援建的哥斯大黎加國家體育場24日在該國首都聖何塞竣工,這是目前中美洲地區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綜合性體育場。
體育場占地近10萬平方米,可容納3.5萬人,其移交啟用儀式將於26日舉行。
哥斯大黎加總統欽奇利亞的邀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使、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於24日至27日訪問哥斯大黎加,出席中國援建哥斯大黎加國家體育場移交啟用儀式。屆時,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還將與哥斯大黎加國家隊進行一場友誼賽,慶祝國家體育場落成。
中國援建哥斯大黎加體育場項目是2007年10月哥時任總統阿里亞斯訪華期間中哥兩國元首共同商定的,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對哥的最大援助項目。該項目由中國安徽外經建設集團公司承建,2009年3月12日正式開工。 參觀結束後,李大使和阿里亞斯總統共同為項目紀念牌揭幕,紀念牌上寫道:“這座體育場是哥斯大黎加的心臟,這個熱愛體育運動的民族的夢想和希望在這裡跳動。(譯文)”
援哥斯大黎加國家體育場項目設計規模為35000人座,目前,主體結構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室內外裝飾裝修和水電安裝工程。該體育場建成後將成為哥斯大黎加及中美洲地區最大、最現代化的體育場館,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一個足球場和田徑場地、運動員休息室、貴賓室、新聞中心、運動員住宿區、體育局辦公區及其他功能用房等。該項目由中南建築設計院設計,安徽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總承包,中國友發國際工程設計諮詢公司監理。

設計靈感

在連續飛越大西洋和歐洲大陸後,中南建築設計院院長張柏青帶領赴哥斯大黎加國家體育場項目考察組順利飛抵武漢天河機場。
辛苦和疲憊寫在他們臉上,成功和喜悅也蕩漾在心頭。此行,敲定了我國援建中美洲的第一個項目——哥斯大黎加國家體育場最終設計方案,並受到哥國總統和各方面好評。到2010年底,一座出自湖北設計師之手,極具時代感、美輪美奐的標誌性建築,將矗立於哥斯大黎加首都聖何塞薩瓦納公園西北角。
藍色海上的兩隻白帆
海浪、陽光、沙灘、綠樹。
哥斯大黎加,一個四季如春、風光旖旎的國度。
這裡的人們酷愛運動。由於在赤道附近,早上5時天就亮了,6時公園裡閃現著人們運動的身影。
哥國有一個舊國家體育場,建於上世紀40年代,早已破舊不堪,亟須建一個新型現代化體育場,滿足國家重大體育競技比賽、多功能演出及災難救助安置等需要。
我國急哥國人民之所需,準備援建哥國國家體育場。
今年2月,商務部邀請北京、上海等地6家國內實力最強的設計院參與競標。
中南建築設計院抽調精兵強將,僅用30天時間,拿出設計方案,以新穎的火山口造型,吻合該國國旗的紅、白色彩,靈動的海浪與帆船意象組合等設計特點,拔得頭籌。
俯瞰形如火山口,側看又恰似海上航行的兩隻白色帆船。尚在紙上的“海之帆”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建築呢?設計團隊中的總設計師——我國60後頂尖建築設計師之一、中南建築設計院副總建築師李鍅給出了這樣的答案:“白天,明媚的陽光透過那鑲嵌小波浪的兩片白色大弧屋頂照進來,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一片柔和溫潤,如詩如畫;到了夜晚,華燈閃耀,流光溢彩,那簡直就是一座航行在海上的水晶宮殿……”
將哥國國徽上海浪、帆船、火山等元素糅合在一起,“海之帆”以巧奪天工的設計、紛繁自由的結構、簡潔純淨的造型,給人帶來極具衝擊力視覺效果。同時,方形的公園綠地與橢圓形的國家體育場組合起來還體現了中國“天圓地方”的理念。
為建築注入綠色元素
 在西班牙語中,哥斯大黎加意為“富庶的海岸”。哥國經濟在中美洲諸國中一枝獨秀。
這個富庶的開發中國家,對環保和生態的要求特別高。帶隊考察的中南建築設計院院長張柏青說:“擬建國家體育場選定在老國家體育場原址上。這裡有薩瓦納公園古老的樹林,哥國立法規定不得隨意改變綠化格局。可是老體育場只有1.3萬個座位,新體育場總建築面積34123平方米,為3.5萬座符合國際足聯和國際田聯標準的綜合性大型體育場,而且整個建築的方向要調整,從原來的東西向變為南北向。哥方要求不能砍一棵樹,這個場館怎么建?”
建築設計是一門跨越美與工程的科學,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較量。
面對苛刻的要求,中南院的設計師們開動腦筋,把體育場布置在用地的中心位置,正南北放置。在原有綠化面積不減少的前提下,儘可能設定綠化景觀。“尊重自然、追求和諧是這個建築設計方案創作的情感和意志。”張柏青說。
哥國地處赤道,屬於典型熱帶海洋性氣候。雨季,水量豐富,暴雨強度大。將天然降水,收集起來,再循環利用,是這個項目設計的又一特點。由於哥國隸屬於中北美洲太平洋西海岸火山活動帶上,還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因此,根據我國抗震設計規範,擬建體育場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
中南院第四設計所所長朱志勇說:“我們充分運用綠色建築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偌大的體育場,不用空調,完全採取自然通風的設計手法,達到節能、降耗、舒適的目的,這也讓哥國人大吃一驚、讚不絕口。此外,太陽能、節能燈具的套用,都契合了這個國家對建綠色場館的要求。”
美國著名建築大師斯蒂文·霍爾說,成功的設計包括三點:一是功能靈活,二是經濟實用,三是能反映地域特色。
“海之帆”的獨特之處就是能將三者有機結合在一起,這樣設計出來的建築又好用又好看又經濟。4月29日,中哥雙方簽訂了《援哥斯大黎加國家體育場項目設計契約》。
創意是如此桀驁不馴,以至難以用理論來解釋它,然而誰又能否認它的巨大力量呢?一個環保先進的科技型建築將成為哥國建築史上的經典之作。
來自哥國總統的祝願
 從4月3日踏上哥國領土,到4月29日離開,中南院一行13人的考察組為哥國帶來了一股中國風。
哥國所有主流媒體,全方位跟蹤,報導鋪天蓋地。在公車上,當地人能把這幾個中國人一眼認出來,都知道是做體育館設計的。張柏青打趣說:“這二十幾天裡,我們有一種當明星的感覺,回頭率很高咧。”
哥國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一個項目小組,由國家健康運動部副部長和娛樂健身委員會主席奧斯瓦爾多·潘多爾佛先生領導,體育局局長負責實施具體配合工作。
考察組涉及建築、結構、造價、爆破、勘測等多方面專家,往往白天與哥方談判,然後與國內設計院後方總部溝通,連夜作戰,調整方案,展示了我方設計師嫻熟的業務,踏實的作風,良好的素質。4月17日,哥國總統奧斯卡·阿里亞斯·桑切斯親切接見了考察團成員。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詳細聽取了考察組關於國家體育場新方案的設計匯報,並送給考察團親筆題詞:“一個真誠朋友的良好祝願。”
一個親切握手、擁抱的瞬間永遠定格,一段見證中哥友誼的佳話開始續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