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業餘無線電俱樂部

哈爾濱工業大學業餘無線電俱樂部

哈爾濱工業大學業餘無線電俱樂部(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mateur Radio Club,簡稱HITARC),是經國家主管部門正式批准,在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Chinese Radio Sports Association 簡稱CRSA)的指導下設立的學生組織。她隸屬於校團委,是哈工大歷史最悠久的社團之一(成立於1995年),以哈工大學生集體業餘電台BY2HIT為中心開展各種業餘無線電活動,致力於在校園內外普及無線電知識及電子技術。

1 俱樂部簡介

作為哈工大高科技含量最高的社團之一,俱樂部同時也是哈工大唯一輻射半徑遍及全球的社團。目前俱樂部已發展成為哈工大最具影響力的大型社團之一,乃至在全球範圍內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為哈工大爭創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知名大學盡了自己的應盡之

哈爾濱工業大學業餘無線電俱樂部會徽哈爾濱工業大學業餘無線電俱樂部會徽
責。

1.1 俱樂部宗旨

l 普及和宣傳業餘無線電活動,培養通信人才;
l 探索和研究無線電通信技術,豐富校園學生科技活動;
l 積極組織並參與國內外各種業餘無線電活動;
l 增進同世界各國業餘無線電組織、愛好者之間的友誼、交流與合作;
l 在業餘無線電範圍內為國內外的重大活動、搶險救災提供義務服務。

1.2 機構建設

目前俱樂部同時在哈工大一校區、二校區設立辦公室(電台室),

哈爾濱工業大學業餘無線電俱樂部機構建設哈爾濱工業大學業餘無線電俱樂部機構建設
其中二校區獨立於一校區活動,但以一校區為依託,受一校區統一協調管理。俱樂部內部組織結構完善合理,分為普通會員和管理層。任何俱樂部成員都是普通會員履行一定的義務,並且能夠享受到俱樂部的給予的各項權利。管理層除了享受普通會員的權利,還要負責俱樂部發展和日常運轉。管理層由主席團把舵,把握俱樂部前進的方向,設行政主席和技術主席各一名,行政主席負責行政部和宣傳部,統管俱樂部所有外聯、內部制度建設、活動策劃、活動宣傳等事務;技術主席負責技術部負責所有技術培訓以及各類競賽指導。三個部門在獨立工作的同時緊密合作,共同為俱樂部的發展出謀劃策。
俱樂部著重培養兩種人才,即技術型與管理型人才同步發展。根據俱樂部成員的個人能力及興趣愛好,將他們分配到技術部、行政部、宣傳部三個部門,由部長管理。所有會員均有機會接受老會員的技術培訓,學期前三個月的每周日(節假日,期中考試,特殊情況除外),由俱樂部里技術較好的人負責對新成員進行集中授課,講解關於電台,天線,電子等方面的知識。
各部門職能簡介:
技術部:
負責新成員的培訓,及電台天線等設備的維護。
行政部:負責活動策劃,財務統計,聯絡成員等事務。
宣傳部:負責活動海報的繪製,條幅製作,宣傳策劃,及俱樂部網站的維護。

1.3 指導老師

李峰:黑龍江省無線電運動委員會秘書長
劉文濤: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教授
趙雅琴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信息工程系主任
張芸: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講師

1.4 常規活動

俱樂部日常活動分為電台聯絡、獵狐(測向)運動、電子培訓與製作三大版塊,各具特色,魅力無窮。在俱樂部成立至今十五年中,通過通訊實驗,特設電台,遠征等一系列活動,在校園內外廣泛宣傳了業餘無線電知識,培養了一批學有特色的愛好者,聯通了世界六大洲一百多個國家數千部電台,大大的提高了哈工大在全球的知名度。
同時在日常的科技活動中積極展開無線數據通訊,慢掃描電視(Slow Scan Television),衛星通訊等先進的無線電通訊方式實驗,並在全國高校中處於領先地位。

2.1 俱樂部大事記

俱樂部自1995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俱樂部的成長就像一個孩子,

開台前準備開台前準備
從帶著國內眾HAM的祝福呱呱墜地,到學校團委的傾力支持和國際HAM的友情扶助使得BY2HIT順利開台,從咿呀學語,到山川海洋間的縱情探索,到培養通信人才和義務服務回饋社會,我們不能不驚訝地說,她已經成熟了!每張照片的背後都寫著一段故事,一張張照片串起了俱樂部的成長史。我們一起來翻一翻老照片,欣賞俱樂部成長的精彩吧!
張健、蔣繼新、周斯來和林郁,俱樂部的四位創始人,於1995年6月,在學校領導和省體委領導的支持下,利用從BY2AA借來的設備Kenwood TS-180S成功設立了哈工大第一個業餘無線電台——“哈工大75周年校慶特設電台BT75HIT”,與世界五大洲進行了通訊聯絡,為校慶活動添上了精彩一筆。
19
俱樂部的創始人俱樂部的創始人
95年12月18日,哈工大業餘無線電俱樂部(HITARC)經學校團委批准正式成立。第一任會長就是創始人之一張健(BG2AW)。
1996年1月14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生業餘無線電台BY2HIT正式開台!四位日本友人川島健太郎先生(JJ1HKS)、川合信三郎先生(JA1FUY)、日置隆詞先生(JG1GUQ)親臨哈工大,慷慨捐贈了一台YAESU FT-102S、一副多波段倒V天線以及功率駐波表、同軸電纜等物品,並幫助架設和調整了天線。
開台當天,劉家琦副校長、校團委宋要武副書記等學校領導出席了開台儀式,並參觀了位於學生第一公寓的電台室。國內的許多集體電台和個人電台也紛紛通過無線電波向BY2HIT表示了祝賀。
1996年3月底,BY2HIT首次參加了國際業餘電台聯絡比賽----CQ WPX CONTEST,聯絡電台400多個。
1996年7月31日至8月9日,俱樂部與北京郵電大學業餘電台BY1BY聯合進行了長白山野外通信試驗活動,使用特設呼號BT2CB。這是首次在長白山主峰(海拔2600多米)發出了業餘無線電波。《北京青年報》對此次活動在頭版進行了整版的報導。此次活動還被評為“哈工大優秀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和“黑龍江省大學生優秀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1996年10月1日,成功使用借用的計算機和JVFAX7.0及自製的接口試驗成功了sstv(慢掃描電視)通信方式。
1997年9月,BY2HIT遷入新落成的哈工大學生活動中心航天
日本友人捐助俱樂部電台日本友人捐助俱樂部電台
海鷹廳。
1997年9月26日,獲得IARU(國際業餘無線電聯盟)頒發的WAC獎狀。這是BY2HIT的第一張獎狀。
1997年10月9日歐松、張鵬、林郁以及校團委韓偉老師受邀在省人民廣播電台的正午陽光直播節目中介紹了業餘無線電活動和俱樂部的發展情況。
1997年10月,哈爾濱電視台拍攝了專題節目《BY2HIT的大學生們》。
1997年11月22日,學生活動中心正式啟用,校黨委書記吳林教授參觀電台。
1998年2月,獲得JARL(日本業餘無線電聯盟)頒發的WAJA和jcc-200獎狀。
1998年3月8日,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支援我台3套無線電測向設備,成立無線電測向小組,到松花江畔進行了第一次無線電“獵狐”訓練,取得不錯的效果,並確定了“獵狐”為常規活動。
1998年3月底,參加CQ-WPX競賽,聯絡電台846個,為兩年來最好成績。校長楊士勤和黨委副書記顧寅生視察電台。
1998年4月2日,Peter Beddlow, NN9K訪問BY2HIT,是我台的第一位美國客人。
1998年8月,我俱樂部8名無線電測向小組隊員參加在瀋陽舉行的全國無線電測向錦標賽東北賽區比賽,最終獲得了大學個人A、B組一、二、三等獎的好成績。
2000年12月13日-28日,值此我俱樂部成立五周年之際,在哈工大一區圖書館二樓大廳舉行了五周年慶典活動之大型QSL圖片展,藉此向廣大同學們充分展示了神秘的HAM世界。
2001年3月,經過全體成員的頑強拼搏,不懈奮鬥,我俱樂部
第一位訪問俱樂部的美國客人Peter Beddlow第一位訪問俱樂部的美國客人Peter Beddlow
被校團委評為哈工大僅有的十個一級社團之一。
2001年6月末,值此社團文化節結束之際,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社團風采》一書的製作出版過程中,我俱樂部擔任主審兼第一編輯的工作。
2001年8月我俱樂部一行十人在校團委老師的帶領下,並作為黑龍江省的唯一代表,親赴瀋陽參加了2001年全國青少年無線電測向分區賽,並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共獲大學女子組2米波段測向冠軍等7項大獎,又一次為黑龍江省和哈工大爭得了榮譽。
2002年5月4日~5日,俱樂部部分成員與省無線電運動協會BY2AA共同以呼號BY2HIT/2、BY2AA/2進行了亞布力遠征通信實驗活動,我們登上了海拔1200餘米的最高峰--大鍋盔,聯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2年8月,迎接來自俄羅斯的朋友SERGEY (UA9OW)的訪問。在其訪華的近一個月里,在我台通過呼號"UA9OW/BY2HIT"進行聯絡操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2003年9月學生活動中心房間調整,電台室遷至學生活動中心404房間。
2004年10月30日 參加國際CQWW 遠距離世界比賽( CQ WORLD WIDE DX CONTEST)。
2004年12月22日 為推動校園無線電活動的開展與普及,黑龍江省無線電運動協會(BY2AA)贈送我俱樂部(BY2AA)無線電測向設備。
2005年1月 聘請黑龍江省無線電運動協會秘書長李峰老師(BD2ALF)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生業餘無線電俱樂部(BY2HIT)指導教師。
2005年3月 “聲之戀”廣播電台在二區開播,受到學生一致好評。
2005年10月 舉行首屆“HAM杯”電子設計大賽。
2006年3月 首次在二區放映“黑洞頻率”等經典無線電科普電影。
2006年10月 俱樂部召開全會,宣布體制改革,由6月份改為2月份進行主席改選。
2006年12月 俱樂部將YAESU FT-102S電台換為TS-680S。
2007年5月 在團委老師的支持下,首次同黑龍江大學無線電小組聯合舉辦校際“獵狐”活動。
2007年11月 架設校園無線區域網路,使正興樓大部分被信號覆蓋。
2008年6月 第三任主席歐松看望社團,對社團提出多方面建議。
2009年3月,二區招新。雖然社團招新每學期都會有,但這一次招新對俱樂部來講意義重大。這是俱樂部沉寂兩年之後,重新發展的開始。而大一同學在大學裡生活一學期之後,更加成熟,這一次招新共錄取會員50名左右,他們中的很多人被實踐證明很有能力,為社團活動的順利舉行做出很大貢獻,有的在大二時成為俱樂部的骨幹及核心力量。
2009年4月3日,俱樂部舉行了清明太陽島獵狐活動。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年的哈爾濱卻陽光明媚。俱樂部會員分別從一二區出發前往太陽島,簡單的午餐過後,新會員們迫不及待地開始獵狐之旅。經過兩個小時的較量,產生了2米和80米波段的優勝小組,分別由連續4年參加獵狐活動的老會長及現任主席團成員頒發了獲獎證書。
2009年5月1日至9日,舉辦了五四青年節暨五五業餘無線電日系列活動。首先在5月1日在二區舉行了校園測向比賽。這次比賽從大一全體同學中選拔了近30名同學參加。接下來向大一同學放映了《逾時空接觸》《永不消逝的電磁波》等電影,舉辦了QSL大型圖片展。這次系列活動不僅豐富了大一同學的假期生活,更廣泛普及了業餘無線電知識。
2009年8月,BY2HIT恢復On air!對於一個業餘電台尤其是集體電台來說,電台通聯一直是俱樂部的靈魂所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天線調試,BY2HIT的聲音再次迴蕩在空中,哈工大的鏇律隨著無線電波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這也標誌著哈工大學生業餘無限電俱樂部新的輝煌時期的到來!
2009年9月,大一新生招新。新鮮血液的注入,更加壯大了俱樂部的隊伍,使俱樂部充滿了青春活力!未來屬於他們,且看他們的表現。
2009年10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甲流肆虐工大,大批學生被送入隔離區。為豐富隔離同學的生活,俱樂部臨危受命,七個人用四天四夜的時間分別在一二校區搭建起了FM調頻廣播電台,將精彩的節目和同學們的祝福及時送給了隔離區同學。
2009年11月,我們邀請了哈爾濱市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馮延年老師為二區同學做了一次業餘無線電常識的科普講座,為大家系統的講解了業餘無線電規則和電台操作常識。
2009年12月5日,俱樂部骨幹成員十餘人受邀訪問了哈爾濱工程大學的集體電台。我們參觀了哈工程的八木天線,使用的電台設備等。會長趙昊就無線電遠征活動,電子科技競賽和測向比賽以及出版業餘無線電期刊等事情與哈工程馮老師進行了深入討論。訪問持續了三個小時,結束時馮老師向我們贈送哈工程集體台QSL卡片,我們也誠摯地邀請工程的老師和同學在合適的時間訪問我們電台。
2010年3月,哈工大學生業餘無線電俱樂部二區分部成立,實行管理上獨立,技術上依託一區的管理模式,並成功在B05公寓申請到一個房間開展活動。
2010年4月5日,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Langdon教授訪問我台。1998年Langdon教授及其夫人與我台進行了友好電台通聯。時隔十二年,Langdon教授借與我校材料學院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抽空與俱樂部同學見面,與大家分享了當年通聯的美好畫面,並為俱樂部題詞留念。我們也邀請了哈市的曾紹燮老師、張九家老師兩位HAM與Langdon教授見面,這樣當年與教授在空中聯絡的電
哈工大90周年校慶特設台BT2HIT開通儀式哈工大90周年校慶特設台BT2HIT開通儀式
台全部實現一睹真人的願望,為教授的哈爾濱之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2010年5月,俱樂部再次舉辦了太陽島燒烤獵狐活動。儘管今年的春天來的特別晚,卻絲毫不影響獵狐帶給我們的樂趣!這次獵狐有幸邀請了俱樂部05級技術部部長,哈工大09年日本機器人大賽冠軍獲得者周定江師兄參加,為活動增色不少!
2010年5月26日,電信學院與校團委共建業餘無線電俱樂部及指導教師聘請儀式在主樓236會議室舉行。電信學院黨委副書記曲成剛老師,校團委副書記夏輝為電信學院趙雅琴老師、張芸老師頒發聘書並講話。大家就俱樂部的發展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2010年6月3日,俱樂部為慶祝哈爾濱工業大學90周年校慶,在圖書館門前架設了校慶特設台BT2HIT,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乃通和校長助理郭斌、校慶辦主人畢遠強、校團委書記陳蘇、電信院副院長顧學邁、電信院黨委副書記曲成剛參加了特設台揭幕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乃通和校長助理郭斌為特設台揭幕,並與第一個通聯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核物理專家錢皋韻交流了校慶情況。
2010年俱樂部漠河遠征2010年俱樂部漠河遠征
2010年6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核物理專家無線電愛好者錢皋韻,給俱樂部捐助了一部YAESU FT-950電台,這部電台使得俱樂部如虎添翼,在俱樂部的日常通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0年7月26日至7月29日,俱樂部成員組成的BY2HIT漠河遠征隊在中國最北端的漠河縣進行了通聯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這次遠征不但使隊員們獲得了大量資料和經驗,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動手能力,是一次難得的實踐經歷。
2010年9月18日大一招新。一百多位會員的加入讓俱樂部空前的強大,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在他們的努力下一定能再續輝煌,歷久彌新。
2010年9月23號,植物園獵狐活動成功舉行。獵狐是社團參與度極高且極具特色的集體活動之一,在這次獵狐活動中隊員們通過實踐接觸了無線電,不僅增強了會員之間的團結合作意識而且激發了同學們對學習無線電的興趣。
2010年10月3號,二校區獵狐活動舉行。這次活動得到了全體會員的積極回響,更使無線電深入到大一新生中,同時也加深了會員間感情。
2010年10月24號,科技月展示活動在二區成功舉行。通過社團的歷史資料和QSL卡片以及電台等電子設備的展示,這次活動不僅宣傳了業餘無線電俱樂部更使無線電知識得到一定的普及。
2010年10月31號,二區天線製作活動。在這次天線製作活動中,每個小組都將自己學到的電子方面知識進行了實際套用,並做出了自己的天線,並經過調試,絕大部分天線的質量都可以滿足實際套用要求。
2010年11月7號,一區單片機培訓。通過馮曉東師兄的講解以及會員的動手實踐,大家深入學習了單片機的使用技巧。並在相互的交流的學習氛圍中加強了對單片機的理解、增進了大家之間的感情。
2010年11月13號,全球應急通信演練在二區舉行。在這次應急演練中,業餘無線電俱樂部電台作為中國區的主控台,並按照預定計畫進行了應急演練。火腿們像戰友一樣相互幫助、相互指導、共同努力,最終圓滿完成本次演練既定的各項任務
2010年12月18~26號,業餘無線電俱樂部成立15周年慶祝系列活動在二校區成功舉行。先是18號在二區主樓的素拓活動,讓會員們感覺到技術性俱樂部的另外一種活力,使大家抱著更加豐富的熱情參與到社團的其他活動中;然後是26號在主樓由趙雅琴老師給俱樂部會員做的主題為“做資訊時代的潮人”的講座,擴大了社團的知名度,使大家充分了解到了很多前沿知識,同時了解了信息在這個時代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011年3月24號至5月26號,業餘無線電俱樂部同青年志願者協會合作,共同舉辦了“志願者進國小”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俱樂部把電子方面的科學技術同愛心一起帶進了前進國小,既豐富了小學生的課餘生活、激發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把無線電知識普及到小學生的身上,為以後無線電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我們的每一次到來都受到小朋友們的熱烈歡迎。
2011年5月1~5號,五五系列活動舉行。5月1號迎來的就是太陽島獵狐活動。這次活動由一區分部主辦,在他們的協調下活動圓滿成功。相比學校的生活它在給大家帶來快樂的同時再次讓大家意識到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另外還使他們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鍛鍊和提高。在野外的無線電獵狐活動,充分的調動了大家的激情,5月4號是QSL卡片展,目的在於向同學們展示無線電的奇妙、樂趣以及通聯區域。以達到讓更多的同學關注無線電、熱愛無線電的目的。
2011年7月17~22號,在一區分部與二區分部的共同努力下,14名俱樂部的成員遠征中國的東極黑龍江省撫遠縣,並取得圓滿的成功。在一區老部長們的協助下,二區新上任的部長副部長們積極充分的籌備,充分鍛鍊了大家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精神。並且在多名火腿愛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在中俄邊界黑瞎子島開放的第一天下午成功登島,並成功架台,通過無線電波和多名火腿進行了通聯,向大家傳遞了我們登島的喜訊。本次活動中,我們在烏蘇里江邊多次架台,並完成了預計的社會實踐項目,充分增進了大家的感情,培養了大家對野外架台的能力以及無線電的認識,向周圍的人們普及了無線電的知識,這成為了大家一段不可磨滅的記憶。

2.2 獲獎情況

獲得的成績
校園獎狀:
榮獲1995、1996年度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小分隊
1999年,榮獲哈工大“十佳社團”的稱號
2002年,榮獲哈工大“十佳社團”的稱號
2006年,榮獲哈工大“十佳社團”的稱號
2007年,榮獲哈工大“十佳社團”的稱號
2008年,榮獲哈工大“十佳社團”的稱號
國家級獎狀:
1998年全國體育競賽獎勵證書。
1998年8月囊括全國無線電測向東北賽區錦標賽大學A、B組的前三名。
2001年全國青少年組無線電測向比賽分區賽獲大學女子組2米波段測向冠軍等7項大獎。
1999年4月獲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頒發的通聯中國0~9區獎狀。
世界級獎狀:
1997年5月獲國際業餘無線電聯盟頒發的WAC(通聯世界

WAJA獎狀WAJA獎狀
六大洲)獎狀。
1998年1月獲日本業餘無線電聯盟頒發的JCC(The Japan Century -Cities Award 200)獎狀和WAJA(Worked All Japan prefectures Award) 獎狀。
電子設計及科技創新業績:
199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製作大賽獲全國二等獎一組,黑龍江省一等獎兩組,囊括我校所有全國獎項;
1999年“華為杯”無線數據通信論文徵集競賽獲二等獎兩項。
1999年“華為杯”科技作品製作競賽獲一,二,三等獎各一項。
1999年有一組作品“盒式新型光碟及驅動器”為我校唯一參展作品赴重慶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
1999年9月,本俱樂部主力成員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劉震、張笑天、李江獲得了哈工大史無前例的全國一等獎;另外還有魏勇梅等獲得兩組全國二等獎,若干組黑龍江省賽區的獎項,再次囊括我校所有全國獎項,為我校歷年來取得的最好成績。
2000年在第四屆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科知識競賽中全面開花,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包括電子設計二等獎一組,計算機三等獎兩組,物理實驗三等獎兩組。
2006年黑龍江省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前任會長李春生所製作的無線數據傳輸系統獲省二等獎;
200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上屆會長李春生所製作的“無線a識別裝置”獲全國二等獎,黑龍江賽區該題僅有此一項全國獎;同時會員范有喆獲全國一等獎。
2008年黑龍江省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上屆技術部部長周定江製作的“運水機器人”獲省一等獎(該視頻已上傳至優酷網);
2008年校科技創新立項中上任會長何沁隆所製作的“基於802.11的無線多功能攜帶型終端”獲校三等獎;
2009年我社團前任技術部部長周定江參率領哈工大機器人隊在日本參加的2009年亞太機器人大賽冠軍,並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上提及。
另外,2000年被校團委評為“哈工大十佳社團”之一。2001年被校團委評為哈工大一區僅有的十個一級社團之一,同時被選為哈工大學生社團聯合會之常設代表大會常委和執行委員會執委。 2002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多次獲得“哈工大十佳社團”稱號。黑龍江電台,哈爾濱電視台,《北京青年報》,《生活報》,《哈工大報》,《哈工大人》,《哈工大團訊》,《專業無線電》等眾多媒體都對俱樂部進行過專門報導。
業餘無線電俱樂部已成為哈工大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相信她會有更加燦爛的明天!

3 俱樂部的用過的QSL卡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