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日珠拉

崇德元年,皇太極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號,封海蘭珠為“宸妃”。 愛子的死,給皇太極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擊。 宸妃死後不到兩年,皇太極也命歸九泉了。

同譯詞

海蘭珠

人物介紹

清太宗皇太極後宮中有五位后妃,包括孝端後和後來的孝莊文皇后等,個個都是艷麗超群的美貌佳人,皇太極沒有一個不喜愛的,然而最受寵愛的莫過於宸妃了。
宸妃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姓博爾濟吉特,名哈日珠拉,漢名海蘭珠。她是孝端皇后的侄女, 莊妃(孝莊文皇后)的姐姐。
海蘭珠生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比莊妃大4歲。
天聰八年(1634年),其兄吳克善親送海蘭珠到盛京,與皇太極成婚。當時海蘭珠已26歲,雖然已過妙齡,然而更加豐滿成熟,嬌艷動人,因而倍受皇太極的寵愛,以賢淑文靜著稱。
崇德元年,皇太極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號,封海蘭珠為“宸妃”。以《詩經》中像征愛情的詩句:“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將宸妃居住的寢宮命名為“關睢宮”。宸妃的地位在五宮中位居第二。僅次於其姑母孝端皇后。
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極欣喜若狂,很快就決定立這個嬰兒為皇位繼承人,大宴群臣,還頒發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無奈此子福薄命短,來到人世間剛兩年,尚未來得及命名就夭亡了。
愛子的死,給皇太極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擊。宸妃所遭到的打擊尤重,整日鬱鬱寡歡,終於憂悶成病。
1641年宸妃彌留之際,皇太極正在松山戰場上指揮作戰。他得知宸妃病危的訊息後,置緊張戰事於不顧,立即兼程趕回盛京。
當他進入關睢宮時,宸妃已駕返瑤池了,終年33歲,正是風華之年。皇太極悲慟欲絕,寢食俱廢,乃至昏死過去,經緊急搶救,才漸漸甦醒過來。
為表示對愛妃的悼念,皇太極為宸妃舉行了隆重的喪禮,賜諡號為敏惠恭和元妃,這是清代妃子諡號中字數最多的。
自從失去宸妃,他朝夕悲痛,飲食頓減,身體每況愈下,還昏迷過去,“言語無緒”。後來,諸王大臣請他去到蒲河射獵,藉以消愁解悶。不想,路過宸妃墓,觸景傷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場。
宸妃死後不到兩年,皇太極也命歸九泉了。
皇太極對宸妃這種真情篤意,在歷朝皇帝中都是少見的。
宸妃死後火化,初暫安於盛京地載門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極葬入昭陵之後,宸妃也被遷葬到昭陵妃園寢內。
海蘭珠前26年的軼事在正史中無任何記載,對她的事件始於嫁於皇太極之時,她死後兩年皇太極駕崩。

史料記載

《清史稿 后妃列傳》 敏慧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氏孝莊皇后姊也,天聰八年來歸,崇德元年,封關雎宮宸妃,妃有幸於太宗,生子,為大赦,子二歲殤,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聞妃病而還,未至,妃已薨,上慟甚,一日忽迷惘,自午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為撫世安民,豈為一婦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遣也。”上仍悲悼不已。諸王大臣請出獵,遂獵蒲河。還時過妃墓,復大動。妃母和碩妃來書,上命內大臣掖輿臨妃墓,郡王阿達禮,輔國公扎哈納當妃喪作樂,皆坐奪爵。

哈日珠拉有關的小說

獨步天下 李歆/著
那海蘭珠 拉費比尤/著
大清後宮 西嶺雪/著
竟夕起相思 萱雪/著
大清第一王妃 艾小喵/著
魅清——皇家童養妃
穿越之大清初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