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模擬聯合國

啥佛摸擬聯合國是世界眾多摸擬聯合國中最為有名的一個,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一個。合佛摸擬聯合國成立於1953年,每年都會召開會議共同討論世界問題及談論解決問題的看法。

概述

哈佛大學模擬聯合國大會,簡稱HMUN,是面向中學生的模擬聯合國會議。哈佛大學是模擬聯合國活動起源地和全世界模聯活動愛好者聖地。作為歷史非常悠久的模擬聯合國會議(哈佛模聯於1953年成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模聯於1952年成立),哈佛模聯以其一流的學術水準、認真嚴謹的會議氛圍、緊張激烈的辯論氣氛、才華橫溢的主席團和熱情好客的會議運營團隊享譽全球。

起源歷史

哈佛模擬聯合國哈佛模擬聯合國

模擬聯合國活動源自美國,早在1923年,聯合國還未成立之時,美國就有一批學生對國際組織、對國際政治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活躍在哈佛大學和其他大學的校園裡,舉辦了跨學校的針對國際聯盟的模擬仿真——模擬國際聯盟會議。他們模擬不同國家的外交官,參照國際聯盟的議事程式討論國際問題。模擬聯合國活動則是對這類模擬會議的繼承。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模擬聯合國雛形是在1927年,由哈佛大學舉辦的模擬國際聯盟。

自2001年以來,模擬聯合國走入中國並迅速發展,成為了許多大學和高中里備受歡迎的活動。

模擬聯合國過程

在會議當中,每個國家均可以派出一定數量的代表參加會議,並嘗試在會議中將扮演世界各國外交官,在蒐集資料後依現實或虛構的國際狀況來模擬進行聯合國中的各種會議,按照類似聯合國會議的規則和程式進行發言、遊說、辯論、談判,國家集團間達成共識,產生決議草案,並按照聯合國的表決程式進行投票從而形成決議。因此,參與者需要在會前的4到9個月裡對所代表國家的國情、外交政策和會間將討論的議題進行深入研究和充分準備,並完成立場檔案的寫作,同時出席所有正式會議前的工作會議。

組織

會議中模擬的委員會包括聯合國旗下的國際組織,通常圍繞聯合國大會屬下的六個部門,但並不是所有會議均局限在其之中,例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難民署歐盟理事會伊斯蘭會議組織亞太經合會等全部都屬於模擬聯合國會議的範疇內。

規則

摸擬聯合國摸擬聯合國

會議具有議事規則,必須遵從羅伯特議事規則、歐洲議事規則、模擬聯合國議事規則或聯合國大會的官方議事規則,並使用英語溝通,不得飲食或抽菸。在服裝方面,代表必須在會議期間穿著正裝,但也可以選擇穿著傳統民族服飾或西裝,不得戴帽子 。

代表可以在會議當中提出程式性動議、辯論議題、提案、修正案和就議案表決等 。如果代表在任何時候需要針對其他代表在發言中涉及自己國家的語句或批評作出反駁或評論,大會主席可以在所有代表發言結束後允許代表行使答辯權。

議事規程

不同的模擬聯合國會議不總會使用相同的議事規程,有時根據會議需要,會議設計者會推出一些特殊的或與現實情況並不完全吻合的規程。議事規程中被最廣泛使用的是羅伯特議事規程。根據羅伯特議事規程,會議可以簡單分為以下數個部分。 開始

大會在點名確認三分之二會員國出席時,主席會問場下有無問題或動議,代表需要動議討論各項議題。如果動議議題超過1個時,代表們通過辯論、投票,確定首先討論的議題。確定議題後,圍繞議題的正式辯論開始。

辯論

辯論主要以三種方式進行,分別是正式辯論、有主持核心磋商和自由磋商,而各國在過程中可以透過互相傳遞意向條來私下協商。

在正式辯論中(formaldebate),各國代表透過舉起國家名牌(placard)來在發言名單上登記,並按議事規則在限時內輪流發言,發言次數不限。如果發言時間剩餘時間超過10秒,可將時間讓渡給主席,相當於放棄時間;二是讓渡給其他代表發言;三是讓渡給各國代表提問問題,由大會主席決定發言國家;四是讓渡給各國代表評論,同樣由大會主席決定發言國家。在每個代表發言後,其他代表可以向主席提出問題或動議,例如詢問大會流程、申請進行非正式辯論、動議結束辯論等,但所有動議均需經過多數同意方可通過。如需追加發言機會,可向主席台傳意向條要求在發言名單上添加其代表國家,主席會將該國家名加在發言名單最後。一旦發言名單上所有國家已發言,而又沒有任何代表追加發言,會議將直接進入投票表決決議階段。

在有主持核心磋商中(moderatedcaucus),大會由主席主持對某一問題進行固定主題的磋商,代表們在提出此類動議時必須說明主題、總時長以及每位代表發言時長,需要投票經多數同意通過才可以進行。主席將在固定時間內點出舉牌的代表輪流發言,剩餘時間不能讓渡。由於在過程中將暫停所有議事規則,此方式靈活性較強。

在自由磋商中(unmoderatedcaucus),大會將暫時中止,代表們可在會場內離開座位自由地相互磋商討論、遊說、撰寫檔案。代表們在提出此類動議時必須說明總時長,同樣需要多數同意才可以進行。
投票表決
模擬聯合國會議中存在兩種投票,分別是對程式的表決和對會議檔案的表決。

程式表決包括動議更改發言時間、進行非正式辯論,以及結束辯論。在程式表決中,所有代表都需投票且不能投棄權票,而且在場代表數必須多於三分之二。一般動議需要簡單多數(50%+1票)通過,結束辯論的動議需要三分之二多數通過。

會議檔案表決包括修正案和決議草案的投票。在決議草案的表決中,在場代表數也必須多於三分之二,而且任何檔案都必需得到有效票中的三分之二贊成票才可以通過。在安全理事會中,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任何一個持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一旦投反對票,不管票數如何該檔案也會即時被否決。

決議

決議案是會議上所有辯論的基礎,草案必須先獲主席接納辯論,並在一系列的修正案通過後才能對此作出正式表決。

當代表們認為決議草案及修正案已討論成熟,可動議結束辯論進入投票。在投票階段中,主席將進行點名唱票,按照國家英文字母順序點名,被點到的代表回答“贊成”、“反對”或“棄權”。一份決議草案表決通過後將不再表決其餘決議草案,通過的決議草案將成為大會的決議案進行公告。一旦草案通過決議,議題討論即宣告結束,隨即進入下一議題的討論,直至所有議題討論完畢,會議方為完結。

哈佛模聯台灣事件

2015年1月底在哈佛大學模擬聯合國會議中,組委會將台灣單列為“國家”,中國代表團不滿提出交涉,但在多次溝通後,中方領隊被哈佛以“你們的存在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為由逐出會場。

經歷此事的鄧冰玉(西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在網上發文稱,在政治氛圍濃厚的“模聯”活動中,這是不可寬恕的錯誤。哈佛的態度做法,讓每個有愛國心有骨氣的中國人憤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