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

哇塞

“哇塞”原是閩南方言,是一個音譯詞,上世紀70年代就已開始在台灣流行開了。傳入大陸是在80年代初,首先流行於開放的沿海地區。其中,“哇”就是第一人稱代詞“我”,而“塞”則是一個表示性行為的動詞,大致相當於北京方言中的“肏”(cào)等不文雅的詞。這樣一個主謂詞組,它的賓語省略了,但是意思還是很明確的。又因為兩個字的發音都比較突兀,引申為表示驚訝的感嘆詞。該義項已經收錄在《漢語大詞典》中。

基本信息

字義

哇塞哇塞

哇塞是一個音譯詞,因此文字本身並不具備含義,以下解釋全部依據從閩南方言原詞進行,表示激動的心理活動。

【哇】

“我”為本字,閩南語 發音為wa,第一人稱代詞。

【塞】

哇塞哇塞

音sei或sai,一個表示性行為的動詞。

引申

《漢語大詞典》的解釋:

【詞語】: 哇塞

【解釋】: 1. 感嘆語,相當於天哪,了不得。如:我阿姨對於看手相、玄學等等很有一套。哇塞!很靈。

意義

“哇塞”原是流行於台灣的閩南話粗口,很難聽的。“哇”就是第一人稱代詞“我”,而“塞”則是一個表示性行為的動詞,大致相當於北京話的“操”,山東話的“日”,河南話的“尻(音kao)”,廣東話的“屌(音diu)”,杭州話的“什”,上海話的“戳”,還有“我靠”(僅出現在周星馳電影的國語配音中)以及網路上的”我*“,等等。賓語省略了。

本來這種粗俗的詈辭是不應該登大雅之堂的。可是,先是台灣的影視傳媒,後來大陸的一些所謂影視明星刻意模仿,居然流行開了。 問題在於,這些淺薄的演員歌星,他們根本不知道“哇塞”是什麼意思,只是主觀地認為,大概“哇塞”就是一個嘆詞,跟“哇呀”,“喔喲”,“嗚呼”差不多,表示驚嘆而已。所以,他們趕時髦般地搶著用,不管男的女的,不管老的少的,開口一個“哇塞”,閉口一個“哇塞”,得意洋洋。殊不知,已經難聽到了極點,到了令人掩耳閉目的地步! 在懂得其真正含義的人耳中是多么的不堪入耳!

延伸

“哇塞”後期主要意思就是表示驚嘆,而非本意,如:哇塞(wa sai)你好棒喔。褒義詞,所以當大家聽到哇塞的時候要分清楚。中華語言博大精深,期中意思需要我們好好領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