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部外傷

咽喉部外傷常為頸部外傷所累及,常合併頸段氣管、食管傷。咽喉與甲狀腺,頸部大血管、神經、頸椎等重要器官鄰近,如同時受傷,可以出現大出血、休克,窒息等危象,而使搶救不及以致死亡。

基本信息

病因

平時多由於交通事故、工傷、體育運動等引起,以咽喉及頸部挫傷,喉軟骨骨折脫位,喉黏膜及聲帶出血、腫脹或撕裂傷多見。戰時多為槍彈、彈片引起貫通傷,盲管傷,切割傷等。切傷、刺傷多為自傷引起,切傷多為橫切口,位於甲狀軟骨與舌骨間者占70%,甲狀軟骨損傷者也不少,輕者僅損傷軟組織及軟骨,重者可傷及咽與食管後壁,偶有損傷大血管發生大出血立即死亡者;刺傷傷口小而深,常並發皮下氣腫及出血。兒童口含棒狀物跌倒時,亦可刺傷咽部,甚至貫通咽部達顱內,危及生命。

咽、喉、氣管、食管及下呼吸道可因腐蝕性化學物質、毒氣、燒傷等引起化學傷及燒傷。

咽喉創傷根據頸部皮膚有無傷口,可分為閉合性咽喉外傷和開放性咽喉外傷。

臨床表現

咽喉創傷與創傷因種類、部位、範圍、程度不同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症狀,咽喉為呼吸及食物通道,有頸部血管多等特點,因此,創傷早期容易發生休克、窒息及吞咽障礙,病情多較危急,創傷中期容易感染導致繼發性出血,晚期由於組織缺損嚴重,或感染導致軟骨壞死,或因早期傷口處理不當,遺留咽、喉、氣管、食管瘢痕狹窄,瘺管形成或聲帶癱瘓等後遺症。

1.出血

咽喉挫傷,僅傷及黏膜者出血較小,常為痰中帶血,咽喉開放性損傷,因頸部血管多,出血量較多,有時可致休克,如傷及頸動脈,可致大出血死亡。

2.呼吸困難

咽喉氣管創傷無論是開放性損傷或閉合性損傷皆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

3.吞咽困難

咽喉創傷後局部疼痛致吞咽困難,傷口合併感染,杓會厭皺襞水腫,周圍肌肉炎症,致吞咽疼痛,發生吞咽困難,因此,創傷後特別是戰傷後應很好解決患者的營養問題。

4.聲嘶

閉合性喉外傷,傷及聲帶造成聲帶黏膜腫脹、淤血或斷裂,或傷及喉返神經致聲帶癱瘓,或勺狀軟骨脫位。

5.皮下氣腫

閉合性喉氣管損傷,或喉氣管刺傷,皮膚傷口小,不與喉氣管軟骨傷口同一平面,在咳嗽或呼吸時,空氣可循裂口進入頸部軟組織形成皮下氣腫。

6.繼發感染

清創不徹底、傷口處理不及時、或咽喉部唾液及食物可循傷道進入周圍組織,引起炎症感染,或被吸入氣管支氣管內,導致嚴重吸入性肺炎,感染嚴重可致軟骨壞死,引起喉、氣管、食管狹窄,因此,徹底清創,全身及局部套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十分重要。

檢查

1.體檢

閉合性喉外傷者,頸部皮膚有淤斑或血腫,有皮下氣腫時可捫及捻發音,喉部有壓痛,甲狀軟骨骨折塌陷者,喉結消失或變形,有時捫之可聞及骨擦音。

2.間接喉鏡檢查

可見喉黏膜出血,血腫,聲帶撕裂傷,喉腔變形,勺狀軟骨脫位,聲帶癱瘓等,開往性喉外傷可見到頸部皮膚傷口,喉氣管軟骨骨折等。

3.頸部X線及CT檢查

照片觀察喉氣管有無骨折,必要時還可以作纖維氣管鏡檢查有助於確定損傷範圍。

診斷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即可做出診斷。

鑑別診斷

與咽喉燒傷及化學傷鑑別。

治療

治療咽喉部創傷時,應首先做好各項急救準備,對休克出血及窒息的處理程式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先後進行:

1.止血;

2.窒息的急救處理;

3.休克處理;

4.抗感染;

5.異物處理;

6.傷口處理及後遺症的預防;

7.營養供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