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

和陶詩,晉代以後,以蘇軾、郝經為代表的詩人,他們非常推崇陶淵明的詩歌,並以步韻、次韻、從韻等形式創作了大量的作品。所謂和陶詩,為晉代以後詩人所作的和陶詩的總稱。真正意義上的“和陶詩”自蘇軾始。

和陶詩,晉代以後,以蘇軾、郝經為代表的詩人,他們非常推崇陶淵明的詩歌,並以步韻、次韻、從韻等形式創作了大量的作品。所謂和陶詩,為晉代以後詩人所作的和陶詩的總稱。真正意義上的“和陶詩”自蘇軾始。 蘇軾用和陶詩之韻這種獨創的形式效作其詩。他曾寫道“吾前後和詩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據悉宋版《和陶詩》僅有一部黃州刊本流傳於世。

蘇轍繼和陶詩四十七首,李綱、吳芾、王質、陳造、陳起、朱熹、趙蕃、張式、釋覺范、張磁、劉黻、舒岳祥、於石等人也創作了數量不等的和陶詩。

金朝和陶較多的是趙秉文。他的《滏水集》卷四有《和淵明擬古九首》,《和淵明歸園田居送潘清容六首》,卷五有《和淵明飲酒二十首》。

在元代,追和陶詩的詩人眾多,且部分詩人和陶詩的數量也較為可觀。有郝經、劉因、戴良、方回、安熙、牟獻、戴表元、吳萊、王惲、謝應芳、仇遠、程文海、汪克寬等。元代在詩歌題目中明確標明和陶的約有十三位,其中和陶詩最多的莫過於郝經,其《陵川集》卷六、卷七專門輯錄郝經的和陶詩,計一百一十八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