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格

呼格

呼格(vocative case;casus vocativus)為名詞的格表示法,用來對人(動物、物件等)的稱呼,或者有時作為名詞的限定詞使用。當拉丁語的人名呼格翻譯為英語時,經常被譯為主格,就如英語單純的用主格來表示呼格的用法,不過卻用"感嘆號似的空格"將呼格與句子中其他的語詞分開(書寫上則用逗點來表示)。字根結尾若為子音,呼格的形成則需加後綴詞-o 在字根尾部;若字根結尾為元音,則呼格的形成不需要後綴詞(在古喬治亞語後綴詞為-v,不過現在視為古文體)。

各種語文里的呼格

拉丁語

拉丁語中名詞的呼格相同於主格,除了陽性單數第二語尾變化的名詞會以主格的 -us 或 "-ius" 來作結尾。以著名的莎士比亞戲劇台詞為例說明:"Et tu,Brute?" ("怎么是你,布魯斯?",一般翻譯為"你也有分,布魯斯?"),這兒 Brute 為呼格,不過 Brutus 應該為主格。當後綴詞 "-ius" 的加入會將名詞變為呼格,然而,這後綴詞 "-ius" 也已遺失掉不用而替以 "i"。當拉丁語的人名呼格翻譯為英語時,經常被譯為主格,就如英語單純的用主格來表示呼格的用法,不過卻用"感嘆號似的空格"將呼格與句子中其他的語詞分開(書寫上則用逗點來表示)。

四種歷史上的印歐語

以單詞 "wolf(狼)" 為範例說明:

古-印歐語言 拉丁語 古典 希臘語 梵文

主格 *wl?k?-o-s lup-u-s λ?κ-ο-? (lúk-o-s) vr?k-a-s

呼格 *wl?k?-e-Ø lup-e-Ø λ?κ-ε (lúk-e-Ø) vr?k-a-Ø

要注意符號說明:以上字元以分隔設定號(hypehen)來分隔藉以來標註語乾、所謂的格的語乾元音、及實際上的後綴詞。符號 "Ø" 用來表示沒有後綴詞,不過其它的格可能會在 "Ø" 的地方替以後綴詞。在拉丁語中,舉一例說明,主格為 lupus 而呼格為 lupe! ,然而賓格為 lupum。在每個印歐語單字前的星號(*)是用來表示它們僅是假設性的單詞重新構建,並不是根據於已有的書寫資料。

中文

中文裡呼格是用來表示名字,親昵關係,或則是非正式場合的地位表示法。呼格的形成於國語是在名字前加上前綴詞“阿(a)”;在粵語則加上前綴詞“亞(a三聲,即粵語“亞”的讀音)”。尤其是這種呼格的用法在廣東話里最常見。

範例:

某人稱呼"陳小明(漢語拼音:Chen xiao-ming)",咱們可以料到呼格是用"阿明(漢語拼音:A ming)"來表示。

當稱呼自己的父親與母親時,我們常說"阿爸(A ba)"與"阿媽(A ma)",意思相等於英文的 "dad" 與 "mom"。這種用法可以套用到其它單音節的親暱稱呼用詞上。在尊稱上,陌生老男人可以稱為"阿伯(A ba)",而陌生老婦人就稱為"阿婆(A po)",這種稱呼在廣東話里很常見。

當咱們要表示對某人的權威性稱呼時,諸如男性警官或者甚至是男性教師,以在香港的實際用法而言,"阿Sir (A "sir")"應該是最通俗的表達法。然而,也要注意在港式英語口語中女性呼格表示法是不常見的。

波蘭語

波蘭語不同於拉丁語,呼格(wo?acz)幾乎總是不同於主格,而且是根據複雜文法規則來構成的。範例如下:

主格 呼格

Pani Ewa (夏娃女士) Pani Ewo! (夏娃女士啊!)

Pan profesor (教授先生) Panie profesorze! (教授先生啊!)

Krzysztof (克里斯多福) Krzysztofie! (克里斯多福啊!)

Krzy? (Krzysztof 的親密表達式) Krzysiu!

Ewusia (Ewa 的親密表達式) Ewusiu!

Marek (馬克) Marku!

ciemno? (黑暗) ciemno?ci!

ksi?ka (書) ksi?ko!

在非正式談話里,主格正在逐漸替代呼格來使用,不過在正式場合中這些都被視為不是很好的表達法。

英語中類似呼格表達法

在英語裡呼格是沒有特別提到,不過英文的句法也有這樣類似的功能;witness: "John,could you come here?"(見證人:約翰你能到這兒來嗎?) 或者 "I don't think so,John"(我不認為是這樣的,約翰),句子裡頭的 "John"(約翰) 即不是主語也不是動詞的受詞,但是的確在指出這些敘述裡頭被叫到的這個人"John(約翰)"。

其它的呼格特性說明例如:O Death,where is thy victory(喔 死亡,勝利在那兒呢?), 或者 Hey,you!(嗨,就是你)中的 Death 及 you 為呼格。這些呼格表達法經常被歸類為感嘆詞,並且在任何句子中都會發生,跟文法上的語氣特性無關。

範例:

Good morning,class!(早安,班上同學) (裡頭的 class(班上同學) 為呼格)

Don't forget your swimming trunks,George.(不要忘記你的泳褲,喬治。) (裡頭的 George(喬治) 為呼格)

Hey,George,did you remember to bring your swimming trunks?(嗨,喬治,你有帶你的泳褲來嗎?) (裡頭的 George(喬治) 為呼格)

No,Bob,I forgot.(沒有,鮑伯,我忘記了。) (裡頭的 Bob(鮑伯) 為呼格)

I'm proud of you,son.(兒子,我為你驕傲)(裡頭的 son(兒子) 為呼格)

If I were you,Mary,I'd take Spanish next year instead of French,it's the Future.(瑪莉,假如我是你,下學期我會選西班牙語來替代法語,這是未來的趨勢。)(裡頭的 Mary(瑪莉) 為呼格)

Hey,Jude.(嗨,猶大)(裡頭的 Jude(猶大) 為呼格)

俄語

〓古文體〓

俄語中呼格是一種老舊的語法特性,僅保留在古文體語法中的某些格。

一些不再使用的表示法, 諸如諺語類。範例:"Vrachu,istselisya sam" ("內科醫師,治療你自己"). 這兒 "vrach" 是表示 "醫師",而 "vrachu" 為呼格,且重音在第一音節;如強調最後的音節則會變成與格。

在俄語中大多數常聽到的呼格古文體為 Боже мой! (Bozhe moy!),"喔,我的上帝啊!",這兒 Бог(Bog)為"上帝"的主格單數。在"Бог(Bog)"最後的-g 被軟化為呼格的後綴詞 -zh-。

教會斯拉夫語是用在俄國東正教的教會中。舉例而言:大主教被表示為 "vladyko",而其原來的主格為 "vladyka"。

也因此,大多數的語言學家認為俄語不再存有呼格。

〓類似呼格表達法〓

縱然如此,俄語有一些呼格的表達法,其句法與語法基本上同上面英語一節所敘述的一樣。

〓人名的簡略〓

口語體的俄文有一種名字的表示法,而大多數的語文學家視之為呼格的重現。此法僅以名字結尾為元音而用在類似呼格表示法的場合中,例如:"Len,gde ty?" (雷娜,你在那兒?)。這句基本上等同於 "Lena,gde ty?",僅有的差別是前句提出正確的人稱表示法,表示出說者與聽者之間的情感上有所連繫。此例,實際上反而顯示出這種型態的表示法本質上跟古文體的呼格無關(此例的正確呼格應該為 "Leno"),因而導致其他的語文學家相信這種型式不是呼格的表達法。

喬治亞語

在喬治亞語裡,呼格是用來表示第二人稱單複數名詞。字根結尾若為子音,呼格的形成則需加後綴詞-o 在字根尾部;若字根結尾為元音,則呼格的形成不需要後綴詞(在古喬治亞語後綴詞為-v,不過現在視為古文體)。舉例示之,kats- (字根結尾為子音"s") 為單字"男人"的字根。假如用這個字來表示某人,則需變成 katso!

形容詞形成呼格也需要作語尾的變化。同名詞一樣,字根結尾若為子音,形容詞呼格的形成則需加後綴詞-o 在字根;若字根結尾為元音,則形容詞呼格的形成不需要改變字根。比較如下:

lamazi kali "美麗的女人" (主格)

lamazo kalo! "漂亮的女人啊!" (呼格)

上例第二句 lamazo kalo! ,形容詞與名詞都需作語尾變化。第二人稱單複數代名詞形成呼格也需要作語尾變化。Shen "你"(單數) 與 tkven "你們"(複數)變為呼格則都需要去掉最後語尾-n ,變為 she! 與 tkve!。最後,整個舉例來說:

She lamazo kalo! "你真是個漂亮的女人啊!"

於是上面整句所有的單字都需作語尾變化。

羅馬尼亞語

呼格於羅馬尼亞語裡是承襲自拉丁語。在詞法上以特別的結尾構成詞形,偶爾也會造成一些其它的詞型音素改變(請參考羅馬尼亞語名詞的文章)。

單數 陽性/中性:"-e" 置於底下的單詞結尾

"om" - "omule!" (人、人類),

"b?iat" - "b?iete!" or "b?iatule!" (男孩),

"v?r" - "vere!" ((堂、表)兄弟、姐妹),

"Ion" - "Ioane!" (約翰);

單數 陰性:"-o" 置於底下的單詞結尾

"sor?" - "soro!" (姐妹),

"nebun?" - "nebuno!" (失常女人),

"de?teapt?" - "de?teapto!" (聰明,這個呼格單詞總是用來表示挖苦性的意思),

"Ileana" - "Ileano!" (海倫);

複數,所有性別:"-lor" 置於底下的單詞結尾

"fra?i" - "fra?ilor!" (兄弟們),

"boi" - "boilor!" (公牛,拿用來罵人的字眼),

"doamnei domni" - "doamnelori domnilor!" (各位先生女士).

不單是呼格,從其它更多的主格與受格里也可以有呼格的用法特性。原因是因為呼格經常表達為很直接的意思,因此被視為粗魯的表達法。

韓語

同樣的在韓語裡,呼格僅在偶而稱呼人家名字的場合中用到。其構詞法為:如果名字結尾為子音加一後綴詞 아 (a)在名字後;而名字結尾為元音則加一後綴詞 야(ya)在其後。

미진은 집에 가겠어?(Mijin-eun chibe kagesseo?)

“明真準備回家了嗎?”

미진아, 집에 가겠어?(Mijin-a, chibe kagesseo?)

“明真啊,你準備回家了嗎?”

동배 머 해? (Dongbae meo hae?)

“東邦在做什麼呢?”

동배야, 머 해?(Dongbae-ya, meo hae?)

“東邦呀,你在做什麼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