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新城區

新城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東北部,北面和東面以大青山為界與武川縣和烏蘭察布市的卓資縣隔山相望,南與賽罕區接壤,西與回民區毗鄰。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11°35′——112°5′,北緯40°48′——41°7′。全區總面積699.6平方公里,其中城區20.5平方公里,農區679.1平方公里。總人口409629人,其中城區人口284084人,農區人口125545人;有蒙、滿、回、漢等38個民族,是滿族聚居區。全區設1鄉、1鎮、7個街道辦事處,30個行政村、55個社區居委會。區內駐有自治區、呼市兩級黨政軍機關,呼和浩特火車站、長途汽車客運站以及郵電、通訊等機構。新城區是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及新聞、信息中心所在地,是呼和浩特市對外開放的視窗。

新城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東北部,北面和東面以大青山為界與武川縣烏蘭察布市卓資縣隔山相望,南與賽罕區接壤,西與回民區毗鄰。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11°35′——112°5′,北緯40°48′——41°7′。全區總面積699.6平方公里,其中城區20.5平方公里,農區679.1平方公里。總人口409629人,其中城區人口284084人,農區人口125545人;有蒙、滿、回、漢等38個民族,是滿族聚居區。全區設1鄉、1鎮、7個街道辦事處,30個行政村、55個社區居委會。區內駐有自治區、呼市兩級黨政軍機關,呼和浩特火車站、長途汽車客運站以及郵電、通訊等機構。新城區是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及新聞、信息中心所在地,是呼和浩特市對外開放的視窗。
新城區東西長40.5公里,南北寬37.4公里。轄區地形主要由山地、山前沖積扇地和平原三部分構成,山區約占全區面積的 60%。大青山在區境內東西長約40.5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最高海拔為2149.5米;城區系大青山南麓山洪沖積扇平原,平均海拔為1050米。境內的地表水資源較少,河流多屬季節性溝河,較大的溝河有6條,水源多為雨季溝谷的匯流水,部分來自山泉,只有汛期水量大而集中,平時只有少量的山泉水,有時斷流。境內的地下水資源較豐富,淺水一般埋深在40米以內,深層承壓水埋深在60—120米之間。
土壤類型比較豐富,山區形成灰色森林土、灰褐土;丘陵多為栗褐土、灰色草甸土、草甸沼澤土、粗骨土;平原是洪淤栗褐土、砂石土等。灰色森林土、灰褐土腐植質層較厚,有機質含量較高,有利於農業生產。
新城地區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其特點是:春季風多雨少,升溫快;夏季濕熱多雨,降水量集中;秋季短促涼爽,晝夜溫差大;冬季較長,乾冷少雪。年平均氣溫 6.7℃,山區比平原低2—3℃;冷熱變化劇烈,夏季平均氣溫21.3℃,極端最高氣溫38.5℃;冬季平均氣溫-7.4℃,極端最低氣溫-30.5℃。年平均降水量為397.9毫米,最大日降水量為130.6毫米,山區降水量多於平原,年降水量的60—70%在夏季,多集中在7、8月份。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時數為2862.8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 65%,多集中在3—5月。霜凍在春秋兩季出現,春季終霜遲,秋季初霜早。平原無霜期在121—150天,山區在90—100天。春冬季多西北風,夏秋季多東南風。
新城區的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有植物1000餘種;有各類動物170餘種;有花崗岩、大理石、石灰石、蘭片石、砂石、黃金等礦產。
近年來,新城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集中力量抓經濟建設,國民經濟、財政收入都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86.91億元。財政收入完成10.0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8.1億元;本級財政收入完成2.2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43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81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4.8億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在自治區101個旗縣區名列前茅。
城市建設和管理成績顯著,城區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以建設現代化首府城區為目標,不斷加大城市改造建設和管理力度,初步實現了城市建設“三年一小變”的總體目標。2001年以來,共投入資金6億多元,加快了城區改造步伐。其中,綜合改造小街巷80條,完成道路總長33.5公里,面積50萬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築23萬平方米,拆除危舊平房、樓房53萬平方米,新建各類房屋 71萬平方米;完成“拆圍透景、拆涼建綠、庭院美化”整治工作98處,硬化面積16萬平方米,綠化面積2萬平方米;對主要街道兩側986棟建築物進行了“穿衣”整治,對119棟建築物進行了“穿衣戴帽”;運用“經營城市”理念,新建了成吉思汗大街,修通了哲里木路北段,形成新北區“三橫六縱”道路框架,加快了城中村改造步伐,全力構築了呼市新北區。
新城區旅遊景觀有:大窯文化遺址、古長城遺址、將軍衙署、綏遠城城牆遺址、公主府、內蒙古博物館、內蒙古賽馬場、神水梁風景區、成吉思汗影視城、蓯蓉狩獵區、太偉運動休閒度假村和小井溝運籌生態旅遊區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