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

呼倫,有多重含義:傳說人物的名字和呼倫貝爾淡水湖。

釋義

呼倫,是語言融合烙印,是傳說人物名字。(1)是蒙古語“哈溜”的音轉,意為“水獺”。呼倫貝爾湖,古代盛產水獺,湖畔蒙古牧民以之泊名之。(2)傳說:遊牧民部落、一對情侶、女曰呼倫,男叫貝爾、與妖鬥爭、魔莽古斯、雙身化湖。
“呼倫”湖,又名-達賚湖,屬於呼倫貝爾淡水湖。“達賚”是蒙古語dalai(意“海”)譯音。呼倫湖:《舊唐書》“俱倫泊”、《金史》寫“栲栳濼”、元“闊灤海子”、明“闊灤海子、玄冥池、呼倫、俱倫、栲栳、闊灤”。栲栳、闊灤是突厥語詞kol(意“湖”)一音四譯。《蒙古秘史》:成吉思汗的根子始祖勃兒帖赤那、始祖母豁阿馬闌勒,西渡騰汲思,至不罕(山)合勒敦地方住(約九世紀)。騰汲思(tenggis,意“湖”),就是“呼倫”湖。
“呼倫”湖——又稱呼倫池或達賚湖。“呼倫”為突厥語“湖”之意,“達賚”則是蒙古語“海”的意思。《元朝秘史》中把今天的貝爾加湖與呼倫湖,稱為“捕魚兒海子”,“闊連海子”。蒙古族是馬背上興起的民族,它們對馬的區分很細緻,但漠北缺水,對水域的語言非常貧乏,只用兩個辭彙“海子”(納語兒)和“河”(沐漣)統稱。

歷史

西元1410年正月,明成祖朱棣親率五十萬明軍遠征漠北,討伐蒙古本部韃靼。六月,明軍闊灤海子(今呼倫湖),遇阿魯台軍,大敗阿魯台,闊灤海子之戰後,明軍班師回朝。北征,以朱棣年號記之,曰永樂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