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業安

周業安

周業安,男, 1968年7月出生,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89年7月畢業於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工業管理工程專業,專科;

1989年7月-1993年5月在黃山市屯溪高壓閥門廠工作,任成本會計員、企業管理員;

1996年7月在浙江大學經濟學系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9年7月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9年7月至--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教研室工作;

周業安 周業安

1999年7月至--曾或正兼任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北京奧爾多投資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委員、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研究方向

行為和實驗經濟學、公共經濟學以及公司金融。

獲獎記錄

1、 2000年12月《當代主流企業理論與企業管理》(任副主編)一書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 2000年12月博士學位論文《競爭與金融》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3、 2000年12月獲1999-2000學年校級優秀班主任

4、 2001年12月獲2000-2001學年華為獎教金

5、 2002年11月《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理論及其套用》(與楊瑞龍合著)獲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獎

6、 2003年7月《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理論及其套用》(與楊瑞龍合著)第三屆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7、 2004年11月《地方政府競爭與經濟成長》論文(2003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學術成果

目前已經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核心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中國社會科學報》、《上海證券報》和《中國經營報》等報刊專欄作者;和他人共同主編了經濟學前沿、金融學前沿以及行為和實驗經濟學三套譯叢(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主要著作有《金融市場的制度與結構》(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等。

代表性作品

1、 和馬學亮、唐壽寧共同主編“金融學前沿譯叢”,已出版《比較金融系統》、《不確定下的投資》、《並非有效的市場》、《金融創新》、《貨幣制度理論》。和馬學亮、陳志俊共同主編“經濟學前沿譯叢”,已出版《通貨膨脹、失業與貨幣政策》、《美國產業結構》等。

2、 《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理論及其套用》,與楊瑞龍教授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7月。

3、 《共同治理的經濟學分析》,任副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3月。(楊瑞龍主編)

4、 《當代主流企業理論與企業管理》,任副主編,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楊瑞龍主編,王鳳彬和周業安副主編)

5、 《競爭與金融》,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9年6月。修改版《金融市場的制度結構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6、 “現代金融理論”,“新制度經濟學”,載於《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發展》,第十、十二章,高鴻業、劉鳳良主編,商務印書館,2004年4月。

7、 “市場化與經濟結構的演變”,載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2004 重要戰略機遇期的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紀寶成、楊瑞龍主編,第一章,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8、 “公司金融理論的新進展——契約觀和行為觀的競爭”(完全版,合作者陳彥斌),載於《國外經濟熱點前沿》,經濟科學出版社,黃泰岩、楊萬東主編,第十二章,2004年5月。

9、 “公司金融理論的新進展——契約觀和行為觀的競爭”(合作者陳彥斌),《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4年第8期。

10、“行為資產定價理論綜述” (合作者陳彥斌),《經濟研究》,2004年第6期。

11、“行為經濟學是對西方主流經濟學的革命嗎?”,《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12、“制度演化理論的新進展”,《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4期。

13、“市場化、經濟結構變遷和政府經濟結構政策轉型——中國經驗”,《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14、“地方政府競爭和市場秩序的重構”(合作者馮興元、趙堅毅),《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15、“上市公司內部資本市場研究”(合作者韓梅),《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

16、“地方政府競爭與經濟成長”,《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17、“人力資本、不確定性與高新技術企業的治理”,《中國工業經濟》,2002年第10期。

18、“地方政府競爭模式研究”(合作者趙曉男),《管理世界》,2002年第12期。

19、 “稅費改革與鄉鎮民主建設”,《管理世界》,2001年第5期。

20、 “關於當前中國新制度經濟學研究的反思”,《經濟研究》,2001年第7期。

21、“中國的經濟轉軌與中國的新制度經濟學”,《經濟研究資料》,2000年第10期。

22、“縣鄉級財政支出管理體制改革的理論與對策”,《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

23、“中國制度變遷的演進論解釋”,《經濟研究》,2000年第5期。

24、“經理報酬與企業績效關係的經濟學分析”,《中國工業經濟》,2000年第5期。

25、 “‘金融約束論’批判”,《經濟科學》,2000年第3期。

26、 “政府在金融發展中的作用——兼評‘金融約束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27、 “公司上市定價的經濟學分析”,與楊瑞龍和賴步連合作,《中國工業經濟》,1999年第9期。

28、“金融抑制對中國企業融資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經濟研究》,1999年第2期。

29、 “交易費用與企業所有權分配契約的選擇”,與楊瑞龍教授合作,《經濟研究》,1998年第9期。

30、 “相機治理與國有企業監控”,與楊瑞龍教授合作,《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3期。

31、“國有企業雙層分配契約下的效率工資假說及其檢驗”,與楊瑞龍和張玉仁合作,《管理世界》,1998年第1期。

32、“一個關於企業所有權安排的規範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論含義”,與楊瑞龍教授合作,《經濟研究》,1997年第1期。

33、“市場化與經濟結構的演變”,(合作者趙堅毅),載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04——重要戰略機遇期的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紀寶成、楊瑞龍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34、“政府行為與經濟成長”(合作者趙堅毅),載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02——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中國經濟成長》,紀寶成、楊瑞龍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

35、“制度嵌入與制度演進”,載於《自由與秩序――中國學者的觀點》,汪丁丁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6月。

36、“關於我國商業銀行重組的實證研究”,載於《國有企業治理結構創新的經濟學分析》,楊瑞龍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37、“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的產權和組織制度”,載於《面向21世紀的中關村經濟》,杜厚文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

38、“金融抑制對中國企業融資能力的影響分析”,載於《金融發展與企業改革》,樊綱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