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利[湖北警官學院治安管理專業學員]

周林利[湖北警官學院治安管理專業學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林利 ,湖北警官學院治安管理專業學員 。

個人簡介

周林利 ,男 ,1990年出生,湖北羅田人,中共黨員 ,湖北警官學院治安管理專業學員 。《團風60萬斤柿子滯留》、《辛亥革命先驅匡一墓地盼修》、《黃岡英山尿毒症患者皮亮換腎》公益活動發起人。系新華通訊社簽約攝影師,中國旅遊新聞網記者 ,中國警務報特約記者,湖北日報特約攝影記者,長江商報大學生記者,長江日報報業集團旗下長江網特約記者,湖北省新聞攝影學會會員、羅田縣新聞學會副秘書長。
2011年4月采寫《春暖花開 賞櫻正當時 》旅遊稿件被新華通訊社評為周十佳稿件,2011年5月采寫《黃岡城管幹部插秧 走紅網路》三萬稿件被全國155餘家媒體收錄,曾先後參與過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等多項重大型活動新聞採訪,采寫、采編髮表兩千餘篇圖文、音視頻報導。

求學經歷

2006年5月,成績優秀的周林利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庭,勇敢的接受了放棄繼續進入高中的現實,選擇外出打工。經過學校就業中心推薦,他進入了寧波餘姚一家電器有限公司工作,外出打工期間,周林利不忘學習進取,然而他的勤奮並未為他爭取有限的打工機會,2007年1月,公司重組,新上任的總經理要求提高效率,大規模裁員,以學歷低為由將周林利辭退。
南下的打工潮中,周林利並不是唯一遭此霉運人,找到一份工作並非易事,被辭退後近8個月,周林利沒有找到工作,過起了天當被子地當床的流浪的生活,這期間,他以撿破爛為生,睡過馬路,橋洞,也曾混跡網咖,網咖的沙發就是他的棲身之地,最困難時,每天只吃得上一包速食麵。2006年9月份他實現了再就業,在浙江嘉興一家電器廠從事工程師助理的工作,工作後他回憶起“在餘姚學歷低被辭退、漂泊流浪”遭遇,沒有知識生計都是困難,這讓他再次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工作繁重的體力活以及壓力再次激發了他求知的欲望,工作之餘他把這些寶貴的時間全部用來泡圖書館,補習高中課程。夢想著,如果有一天,攢足了學費,回去參加聯考,重回校園。
2009年,他如願參加了聯考,並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湖北警官學院學習,他用自己的在外工作的積蓄交了學費。讀警校,成為一名預備警官,將來成為一名警察,多年的夢想在走過許多曲折的路之後,終於夢想成真。

公益事業

發起拯救團風60萬斤柿子滯留公益活動

2011年10月份,採訪經過黃岡市團風縣,周林利看到滿山遍野的柿子熟透了,但卻鮮有人採摘,當地柿農愁容滿面,經深入了解,得知該縣是全國柿子產量大縣,當地的農民基本靠賣柿子創收。而今年豐收的柿子大量滯留盼收購。
獲知這一情況,周林利隨即便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聯繫,了解到該縣尚有60萬公斤柿子待出售,2010年該縣柿子可以每斤可賣到5毛至7毛,而今年3毛都沒人收購,熟透的柿子掉落一地。看到家鄉果農告急,聯想到以前自己家裡種植的板栗賣不掉的遭遇,周林利決定通過新浪微博發布果農告急的微新聞。
10月20日新浪微博上出現了一條微新聞“柿子樹都是土生土長的,是純天

微博賣柿子微博賣柿子
然綠色水果,農民沒指望賣多少錢,只要不丟就行,微博每轉發或者評論一次,就能減少團風果農們的壓力,望各方能伸出援手,幫幫果農……”
經過微博這一新型媒體,團風柿子滯銷,柿農愁銷的訊息迅速引起網友以及各大媒體圍觀,省內外各大報紙、電視台官方微博都關注到此事,並加以評論轉發,國內知名雜誌《看天下》、媒體人鄧飛、徐小平等名人都加入呼籲“幫幫柿農”。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局長的高度關注,並在微博上批示,要求相關部門拿出切實可行的“救柿”計畫幫助柿農渡過難關。
截止到22日該條微博被轉載近15000次評論3000餘次,省內各大媒體紛紛報導團風柿子告急一事,長江商報頭版以《柿子熟透了,大學生髮微博尋銷路》為題發布稿件,經過周林利和媒體的吆喝,團風柿子告急一事迅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持續成為網路熱點,當地政府指派團風縣商務局出面溝通,縣直各單位幫忙協助銷售,省內外多家愛心企業,各超市前往團風采購,成功化解了團風果農柿子告急危機。發起拯救辛亥革命先驅墓地公益活動

2011年12月份,湖北省羅田縣匡河鄉九房沖村80高齡的匡慶德老人向周林利求助,稱快過年了,他全家卻高興不起來,其安葬於匡河鄉政府往觀音山方向九房沖村青山之中的族叔父辛亥革命先驅匡一先生墓地因年久失修,破敗不堪,即將面臨絕世。
接到求助後周林利隨即趕往匡河鄉九房沖村實地採訪,經求證得知匡慶德老人描述的墓地的確為辛亥革命匡一先驅墓地。
據相關資料,匡一為羅田匡河鄉人士,字范回,早年考入湖北經心書院

匡一墓地匡一墓地
,1904年東渡日本,入東京法政大學,並被推舉為東京中國留日學生會會長,因此結識孫中山並成好友,1905年,參加中國同盟會籌備會議,同年8月同盟會成立,他當選為內務總長,1913年隨孫中山討袁,1920年,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黑龍江省督軍,著有《民法通論》、《法政彙編》。
1920年7月,匡一病故,孫中山派人將其靈柩運回羅田匡河家鄉,歸葬於匡河鄉九房沖村黃龍擺尾地,解放前墓地一度被盜,族人於1947年將其遷葬於觀音山麓東脈九房沖村對面山上,由於年久失修一度消失,辛亥革命百年之際,當地熱心文化事業的司法工作人員方虎山同志根據縣史記載,將墓地尋找到,並得到了該縣文化部門認證。
現場觀察到,由於墓地年久失修,雜草叢生,墓地周圍被雜草樹木山石重重包圍,面臨垮塌,為引起當地政府以及全國敬仰辛亥革命先驅人士重視,周林利先後采寫《孫中山摯友辛亥革命先驅匡一墓亟待保護》、《黃岡羅田辛亥志士匡一墓年久失修 網友盼修繕》等多篇新聞稿件,並發布新浪微博信息披露,經媒體披露後墓地面臨絕世信息迅速引起相關部門、以及全國敬仰辛亥革命先驅人士的重視,各愛心人士攜帶鮮花、水果、工具前往墓地祭掃,並踴躍捐款,成功募集到千餘元修繕資金,目前墓地已修繕一新。發起黃岡英山尿毒症患者皮亮換腎公益活動

12月28日,在武漢工作的湖北省英山縣攝影師皮鬆電話向周林利求助,稱

皮亮奶奶皮亮奶奶
其堂弟皮亮一個月前被醫院診斷為腎衰竭,現已惡化成尿毒症,急需換腎治療,為了給身患尿毒症的孫子皮亮籌集救命錢,一個多月來,其年過八旬的奶奶熊婆婆天天在英山縣城跪地乞討,希望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幫幫他們。
八旬奶奶為救孫沿街乞討這一訊息深深刺痛了周林利的心,他決定發起“英山尿毒症患者皮亮換腎“公益活動幫幫皮亮。放棄元旦休假時間,來到了英山縣城,他見到了這位80多歲為了救孫乞討的英山奶奶熊慰文,得知1個月前,她23歲的大孫子皮亮被醫院診斷患上尿毒症,醫生建議換腎。但30多萬元的手術費,讓這個貧困之家一籌莫展。
據了解,5年前,皮亮的弟弟皮忠患先天性心臟病,全家舉債為其做了手
皮亮躺在病床上皮亮躺在病床上
術。此後,皮亮輟學隨父親外出打工。3年前,皮亮被查出患腎炎。2010年底,父親皮六生被查出肺癌晚期,去年5月離開了人世。
現在這個苦難家庭僅靠18歲的皮忠在外打工每月賺1000多元維持生計,因為實在拿不出錢,皮亮面臨被醫院停藥。為了救孫子皮亮,熊慰文老人每天在家鄉的大街小巷乞討求助。
獲悉此事後,周林利通過自己的微博將皮亮的不幸遭遇公開,並刊登愛心賬號,多名網友通過銀行轉賬等途徑向皮亮獻愛心,同時周林利組織百餘名網友前往醫院門口為皮亮舉行集中募
皮亮媽媽給皮亮餵飯皮亮媽媽給皮亮餵飯
捐活動,並與皮亮老家當地政府、醫療保障部門協商為其爭取醫保等政策,並在各網路上做大幅公益廣告,組團進入各高校宣傳,幫助皮亮籌款。
公益活動迅速引起了湖北各大媒體關注,楚天都市報、長江商報紛紛以題《八旬奶奶沿街乞討籌錢救孫》、《學子為尿毒症小伙拉善款》報導公益活動以及皮亮病情,經過不懈的努力,周林利成功為皮亮募集到善款8萬餘元,皮亮因此也得到了妥善的治療,並且在各位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回家度過了一個溫暖而又祥和的春節。

新聞作品

《春暖花開 賞櫻正當時》新華通訊社
《全國首屆公安警事文物聯展在湖北開展》新華通訊社
《辛亥革命百年主題花卉展綻放武漢》新華通訊社
《武漢迎來20萬賞櫻高峰》新華通訊社
《全國最長商業步行街武漢“漢街”啟幕》中國新聞社
《深圳舉行大運會火炬傳遞》中國新聞社
《默默付出無怨無悔——湖北千名學警護衛大運會》中國新聞社
湖北警察史博物館獲批》湖北日報
《紅綠燈長期“罷工” 市民擔心交通隱患》湖北日報
《耗資54億元 漢口火車站竣工》湖北日報
《武漢辛亥革命旅遊升溫》湖北日報
《羅田打工仔成廣東問政明星》湖北日報-農村新報
《司機酒後駕車 中途不適找交警代駕》楚天都市報
《湖北學子獲評大運會“學警之星” 》楚天都市報
《羅田縣有個"雷鋒灣" 村民聯手幫特困戶建新房》楚天金報
《武漢女警官赴深圳"執哨"大運會杜絕"執法"失誤 》長江日報
《深圳舉行大運會安保預演》長江日報
《黃岡城管幹部插秧 走紅網路》長江日報
《贛皖鄂三省刑警在漢“論道” 》長江網

榮獲獎項

入選2011年湖北省年度大學生人物百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