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林[北京大學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主任]

周曉林[北京大學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主任]

周曉林,北京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北大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主任;東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學校兼職教授。任國際LanguageandCognitiveProcesses雜誌編委,羅丹科學院CorrespondingFellow、中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學與實驗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英國實驗心理學會、國際行為發展研究協會會員。

基本信息

簡介

周曉林周曉林

周曉林,1963年12月出生於江蘇揚州。1988年10月赴英國劍橋大學學習,1992年獲得博士學位;1992年5月至1998年10月在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心理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任劍橋大學實驗心理學系高級研究員;1995年10月至 1998年12月,周曉林博士兼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1999年正式回國工作,任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任國際《語言與認知過程》編委,羅丹科學院通訊院士,中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學與實驗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英國實驗心理學會、國際行為發展研究協會會員。

上劍橋前後

周曉林周曉林

周曉林去劍橋大學讀博士,也是充滿機緣的事。在上海讀研究生時,周曉林開始琢磨申請出國。最初有去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的機會,但因“在學研究生不能自費出國”的政策,沒有去成。不久,周曉林又因“中英友好獎學金”取得了留學的資格,最初準備隨英國一所普通大學的一位名教授攻讀學位,但該教授要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就把周曉林推薦給了劍橋大學的一位教授。

就這樣,周曉林來到舉世聞名的劍橋大學,開始享受他的知識盛宴。20世紀80年代周曉林在國內讀大學時,學業很輕鬆,還可以打打牌。周曉林說:“由於幾十年的隔絕,當時中國的心理學完全脫節於西方心理學,可謂是百廢待興。”劍橋大學的學習模式、研究方法等讓周曉林驚喜異常,在達爾文學院的日子,他沒有任何專業課要上,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做實驗。這種對於條理、能力和邏輯性的科學訓練,讓周曉林逐漸敲開了進入科學殿堂的神聖大門。回國之初,周曉林還極力傳播這些做研究的基本規範。他表示,現在看來可能不值一提,但對中國心理學的貢獻恐怕要比幾篇專業論文大得多。

夢想

周曉林心理學家周曉林心理學家

1988年,帶著對知識的敬意和對未來的憧憬,周曉林負笈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達爾文學院成立於1964年,相比於其他學院時間較晚,因而經費也相對沒有那么充足。不過對周曉林來說,也有來自其他方面的驚喜,那就是去劍河上撐船。

在中國心理學的發展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是周曉林本科畢業時的最大夢想,但心理學並非他報考華東師範大學的第一志願。他說:“第一志願填報圖書館系,那是我想跳出‘農門’的緣故,因為至少縣城裡才會有圖書館。”可能是當時持這種想法的人太多,周曉林被調劑到第二志願心理學系。他出生於揚州邗江縣,國中畢業時放棄讀中技(中專)學校的機會,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進揚州中學。受1978年“科學的春天”的社會氛圍影響,周曉林當時立志要做一名科學家,這也是他選擇心理學系的重要因素。

志願

周曉林周曉林

1995年,周曉林在英國的研究正進行得十分順利,國內某大學的領導發現了這位才華橫溢的心理學者,盛情相邀。當時,國內心理學研究的環境還不夠理想。“是回去還是留下?”周曉林陷入了沉思。
“對,科技強國;我要回去,回去實現理想,搞中國人自己的心理學研究!”就這樣,周曉林懷著一顆拳拳報國之心,放棄了國外優越的條件,毅然決定回國,併兼任了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的副教授。1998年12月,他正式來到北京大學,擔任北大心理系的教授。
提起這段往事,周曉林教授顯得平靜而謙遜。“在這裡我發現自己能做很多事。”

研究

周曉林教授現在主要從事語言加工和認知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主持過兩項英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基金會、兩項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會資助的課題研究。他在北大心理學系開創了語言加工和語義記憶的認知心理學、神經心理學和腦功能成像研究,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建設達到國際水平的語言認知實驗室。他力圖以多種研究手段,從行為和神經機制兩個層面上闡述人類語言和記憶加工的本質和知識存儲的方式,為心理系填補了長期以來在語言認知領域方面的空白。目前,他正從事閱讀的腦功能成像、言語產生過程及腦基礎(新近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方面的研究,並參與了國家攀登計畫項目的工作。

現狀

周曉林著作周曉林著作

目前,周曉林正 領軍中國心理學研究第一梯隊中的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朝著自己當年的目標穩步前行。值得欣慰的是,北大心理學系的平均水平已經相當不錯,而且發展迅速,機會眾多。周曉林自信地說:“事實上,我們許多博士生所取得的成就遠遠高於美國中等水平大學的博士生。我相信,北大心理學系會有很好的前景,會在不遠的將來成為國際一流的心理學系。”採訪結束後,記者走出心理學系所在的哲學樓,只見北京大學圖書館靜靜地矗立在濛濛細雨中,愈發顯出這所百年學府的沉潛與厚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