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開國少將]

周彬[開國少將]

周彬(1912-1999),江西省興國縣古龍崗鎮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多項榮譽。199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圖)周彬[開國少將]周彬[開國少將]

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軍團第五師十三團連政治指導員、師直屬隊特派員、騎兵團政治處主任、獨立師特派員、獨立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隊政治指導員、大隊佇列主任,抗大總校政治部保衛股股長、保衛科科長,抗大第五分校政治部保衛科科長,新四軍第三師兼蘇北軍區政治部保衛部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江吉軍區保衛部部長,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保衛部部長,西滿軍區保衛部部長,齊齊哈爾衛戍司令員,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二縱隊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戰軍四十九軍政治部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軍委民航局公安處處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後勤部衛生部政治委員,空軍後勤部副政治委員。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榮獲八一勳章、獨立自由勳章、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將軍故事

殘腿長征

周彬出生在興國古龍崗鎮一戶貧苦農民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受鄉親們歡迎的鄉村樂師,周圍村寨的鄉親每逢紅白喜事,都要請他吹奏嗩吶,增添氣氛。平日走村串寨,見多識廣。周彬從小就受父親的影響,喜歡湊熱鬧。當紅軍來到古龍崗時,他積極參加蘇維埃政府的工作。1930年春,紅三軍團後方醫院在古龍崗鎮的沙圩腦駐紮,醫院為了工作方便,要求區蘇維埃政府派幹部到醫院協助工作。區蘇便介紹周彬到醫院擔任文書。由於周彬工作能力強,不久,醫院將他吸收入伍,擔任醫院的司務長。以後,周彬調到主力部隊,擔任紅三軍五師十三團特派員。先後參加中共蘇區第一至五次反“圍剿”戰爭。在攻打樂安的戰鬥中,他的腳受了傷,治好留下了殘疾。他拖著殘腿走完萬里長征之路。從延安時期開始,他長期從事保衛工作。

為毛主席的父親建墳

1949年,周彬隨解放大軍南下到達湖南時,受毛澤東的委託,在韶山代他替父親建墳。他帶領幾個保衛幹部,到韶山察看了毛順生先生的墳地。過去因為是戰爭年代,國民黨湖南省主席何鍵曾專門派過一連兵去韶山毀墓,企圖通過破壞毛澤東家的“風水”,來阻撓中國革命的發展。韶山的鄉親聞訊後,連夜將毛順生先生的墓深埋隱藏了,國民黨兵在韶山亂挖一氣,無功而返。周彬將毛順生先生的墓地細心地按原狀修復後,給毛澤東寫了一信,詳細匯報了情況。繼續隨軍解放廣西。

不忘家鄉

新中國成立後,周彬回到老家探親。興國地處山區,當時美蔣特務和土匪活動猖獗,經常屠殺幹部和進步民眾。興國縣人民政府縣長李貽樹向他匯報縣情時,告訴他說:由於武器彈藥都送往朝鮮戰場去了,縣武裝工作大隊有槍缺彈,在剿匪戰鬥中常常吃虧,增加傷亡。周彬一聽很著急,說:興國是革命老區,當年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全國都解放了,怎么能任匪徒在興國橫行呢。他當即打電話,從剛剛組建的解放軍空軍部隊調來一批彈藥,裝備興國縣武裝工作大隊,很快把興國境內的土匪打得無處藏身,紛紛繳械投降。後來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人別有用心地利用這件事做文章,“揭發”周彬“假公濟私”,送彈藥回老家。周彬坦然地說:“這件事你們打不倒我,我拿子彈回興國是打土匪,當時我還請示了空軍司令員劉亞樓。”

周彬將軍很關心家鄉建設。1985年,他出差路過江西,乘飛機到贛州,準備抽空回興國老家看望親戚。誰知一到贛州,地委領導人就向他反映了一個情況:當時贛州地區在大余縣辦了一個羽絨廠,誰知產品出來後,這種禦寒佳品在南方找不到銷路,產品積壓,瀕臨倒閉。這是好不容易才爭取到的一個老區扶貧項目,可以帶動贛南全區的“三鳥”養殖業發展。周彬一聽這個情況,也非常著急,馬上告訴地委領導人說,他馬上帶上樣品返回北京,交給在中國輕工業部進出口總公司工作的兒子周遠景,讓他幫忙想辦法,送進即將舉行的“中國輕工業出口產品展銷會”上去。周彬連老家也未回,第二天即乘飛機返回京。在周彬將軍的爭取下,大余羽絨廠的產品進入展銷會並大受歡迎,很快打開了外銷渠道,銷往美國、日本市場,產銷兩旺,成為贛南經濟的拳頭產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