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岸登

周岸登(1872-1942),字道援,號癸叔,威遠一和鄉人。1892年中舉,歷任廣西陽朔、蒼梧兩縣知縣,全州知州。

基本信息

簡介

周岸登(1872-1942),字道援,號癸叔,威遠一和鄉人。1892年中舉,歷任廣西陽朔、蒼梧兩縣知縣,全州知州。

經歷

辛亥革命後,先後任四川省會理、蓬溪,江西省寧都、清江、吉安等縣知事,江西省廬陵道尹。周岸登工於詞曲,兼善詩賦。詞風崇尚吳夢窗,自號“二窗詞客”。博學專精,其作品“博雅矜煉,語出已鑄,律細韻嚴,氣度弘遠”。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他依然辭官,赴廈門大學講授詞曲,編著《唐五代詞》、《北宋慢詞》講稿。1931年秋,任安徽大學文學院院長,雙十節填《六州歌頭》詞一首:“年年國慶,都不是今番。悲風滿,旌旗卷,廣州邊,雨聲酸。雜迷人聲怨……仗吾人群起,整頓好河山,百日青天。”同年,還勘定出版了他的詞集《蜀雅》12卷,收詞370首,以及《蜀雅別集》2卷,收詞213首。1932年,到重慶大學講授詞曲與金石學,編《金石學講稿》。1935年,轉四川大學文學院執教。1938年,聞台兒莊大捷,立成《破陣樂》詞一首,以“指黃龍,相將痛飲”,抒發若狂之喜。1939年,遷往峨嵋報國寺,與住持果玲,容縣進士趙堯生等,以“能、登”為韻,作詩130首,《能登集》流傳至今。與謝無量、郭沫若、程復初等十篇酬答,著有《曲學講稿》、《楚辭訓纂》、《南征日記》、《賢女傳講稿》、《韓民血淚史》、《莞子故訓甄》等。1942年病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