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營行政村

1967年全村土地劃大方,統一規劃,以路帶溝。 1985年,村民集資3萬餘元,把高壓線扯進村,使家家通了電,方便了民眾的生產和生活。 1987年學校建標準校舍11間,有5個班,學生70餘人,5名教師。

基本信息

周官營村始建於明永樂初年(1403),是靖難之役時在此安下的軍戶村,因首領姓周,故名周官營。後周姓無嗣,自然消失。村內現有袁、張、羅、沈四姓。袁姓隨周姓建村,現有72戶,300人;張姓於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入,現有62戶,254人;羅姓由小井鄉五營村遷入,現有53戶,251人;沈姓於1841年由本鎮郝士廉遷入,現有6戶,40人。該村1952年至1992年,因移民、生活困難、部隊轉業,有張銀生、袁繼海等8戶、15人,先後遷入黑龍江、吉林、天津等省、市。

歷史記載

“七.七事變”後社會動盪,土匪橫行。1938年,周官營成立了以“保家護村”為宗旨的紅槍會,張青山為會長,並與鄰村建立了聯防,該村張廣耀是東明集一帶的紅槍會聯防大隊長。遇有情況以點鞭炮為號,緊急集合,共同對付土匪頑雜,維持了一方平安。1948年,在共產黨的組織領導下,該村成立了農會(會長袁庚坤)、槍班(班長袁國慶)、兒童團(團長張丕恩、張代山)等革命組織。他們發動民眾減租減息,打土豪,分田地,參軍參戰,擁軍支前,有力的支援了全國的解放戰爭。村民張學書1941年參加革命,犧牲在大屯鎮王屯村。
解放前,周官營生產條件差,土地瘠薄,非沙即窪。糧食收成低,村民很窮。為了維持生活,多數戶靠編席、編茓子養家餬口。有能耐的人在東明集做生意。袁尚勤開煙店,袁子安開糧坊,袁尚儉開藥鋪,張運良開染坊,張廣耀開棉(花)行,張廣存與人合營開藥鋪,都是小本生意,發家的不多。

發展狀況

解放後,經過三年經濟恢復,民眾生活逐漸好轉。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開始努力改變生產條件。1964年,全村男女勞力齊上陣,奮戰兩年,在澇窪地搞台田80餘畝,溝沿栽上白臘條,田裡種高梁,溝內撒田菁。由於提高了抗災能力,當年就獲得好收成。1967年全村土地劃大方,統一規劃,以路帶溝。共修生產路10條,總長8000餘米;路旁植桐、楊樹5000餘棵;新打機井5眼;挖排水渠三條;平整土地200多畝,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同時,對村落統一規劃,南北主街道一條,東西街三條,每街的胡同對稱,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推行生產責任制,土地承包到戶,調動了民眾的生產積極性。1979年,在村支部、村委會的領導下,他們修復生產路,對原有排灌渠道重新清淤,又新打封閉井20餘眼。1985年,村民集資3萬餘元,把高壓線扯進村,使家家通了電,方便了民眾的生產和生活。2002年,在村東北魚窩河上建大閘一座,使全村所有耕地都能澆上黃河水,實現了井灌、河灌“雙保險”。該村小麥畝產800多斤,玉米畝產900多斤,花生畝產400多斤。2005年,村里籌措資金14萬餘元,鋪柏油路2公里,並硬化了全村主要街道。如今的周官營,致富門路越來越寬廣,每年外出務工200餘人,人均年收入上萬元。羅義亭外出務工賺了錢,在海南承包石料廠,又在東明集鎮從事鋼窗生意,有固定資產百萬元。羅世鐸、沈志祥建大棚養雞,自1998年開始至今從未間斷,且規模越來越大,成了名副其實的養雞專業戶,收入可觀。袁丕金家裡有挖土機、推土機、收割機、旋耕機四部大型機械,農閒承包土方工程,農忙收割、犁地,每年都有不少進項。如今的周官營村,村貌整潔,新建房屋一座連一座,村落雖然不大,但兩層以上的小樓就建起了6幢,新農村建設走在了全鎮前列。
周官營歷史上曾是遠近聞名的編織專業村。編席、編茓子是該村的傳統手藝。清末以來,由於地少土薄,糧食難以自給,不少人就搞起了編織。1953年縣裡成立了手工業聯社,推舉該村村民沈銀計為社長。本村組織五、六十人的編織專業隊,重點編茓子,由公社收購站統一收購。同時,發動民眾業餘編,那時,全村幾乎是100%的農戶都從事編茓子。尤其是冬春兩季,春天明月夜石磙碾篾子的吱吱聲接連不斷;冬夜裡地窖內的編織燈光通宵達旦。茓子根據編織的原料不同分為葦茓子和篾茓子,用葦子編成的叫葦茓子,用高梁桿編成的叫蔑茓子。編成的茓子一部分賣給收購站,一部分拿到市場上出售,銷路很好,曾遠銷長垣、濮陽等地。

教育情況

周官營重視文化教育,歷史上沒有斷過學校。袁光斗、袁光耀為清朝文、武秀才。清朝末年袁來因軍功賜七品頂戴,門口立有旗桿,存有練武的擲石,清末文秀才袁光斗在家鄉辦私塾,收該村和周圍村的學生十幾名,培養了不少文化人,有的後來成了國家幹部。張同樂曾任河南省新鄉市計生委主任;袁震京是東明縣勞動技校高級教師。解放後該村設立公辦國小,兩名教師,兩個複式班,30多名學生。1958年學校合併到郝莊。1963年該村又獨立辦校,有國小4個班。1987年學校建標準校舍11間,有5個班,學生70餘人,5名教師。2004年合校並點,如今村里只有一年級五個教學班。自恢復高考後,該村已有大中專畢業生30餘人,其中張同功,羅月領獲博士學位,袁永香系在讀研究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