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自編文集

《周作人自編文集》作者周作人,這套書收錄了周作人所著詩文別集共36種,皆系作者自行編就,還為每種文集各寫了一篇文章,交代了周氏的寫作背景、自己的校訂概況和所依據的版本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周作人自編文集

作家止庵在過去的一兩年里,花了許多工夫,做成一件極有成就感的事:選擇較好的版本作為底本,精心校訂,推出了《周作人自編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這套書收錄了周作人所著詩文別集共36種,皆系作者自行編就。在校訂、編書的同時,他還為每種文集各寫了一篇文章,交代了周氏的寫作背景、自己的校訂概況和所依據的版本等。這36篇文章,和另外幾篇考據之作,合成一本新書《苦雨齋識小》(東方出版社)。止庵說,周作人作為這些書的作者,始終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一個人道主義者和一個文化批判者。這是獨具隻眼的看法。

作者簡介

周作人(1885~1967)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原名柵壽。字星杓,後改名奎緩,自號起孟、啟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周遐壽等。浙江紹興人。魯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師學堂。1906年東渡日本留學。1911年回國後在紹興任中學英文教員。1917年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五四”時期任新潮社主任編輯,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參與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發表了《人的文學》、《平民文學》、《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論文章,並從事散文、新詩創作和譯介外國文學作品。他的理論主張和創作實踐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後,周作人作為《語絲》周刊的主編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寫了大量散文,風格平和沖淡,清雋幽雅。在他的影響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廢名等作家在內的散文創作流派,一個被阿英稱作為“很有權威的流派”(《現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思想漸離時代主流,主張“閉戶讀書”。30年代提倡閒適幽默的小品文,沉溺於“草木蟲魚”的狹小天地。此時直至40年代所寫的散文,格調“一變而為枯澀蒼老,爐火純青,歸入古雅遒勁的一途”(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影響日益縮小。

目錄

歐洲文學史

藝術與生活

自己的園地

雨天的書

澤瀉集

過去的生命(與《澤瀉集》合為一本)

談龍集

談虎集

永日集

兒童文學小論

中國新文學的源流(與《兒童文學小論》合為一本)

看雲集

知堂文集

周作人書信

苦雨齋序跋文

夜讀抄

苦茶隨筆

苦竹雜記

風雨談

瓜豆集

秉燭談

秉燭後談

藥味集

藥堂語錄

書房一角

藥堂雜文

甘口苦口

立春以前

過去的工作

知堂乙酉文編

老虎橋雜詩

魯迅的故家

魯迅小說里的人物

魯迅的青年時代

木片集

知堂回想錄(上、下)

以上共36種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