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龍耳玉瓶

周代龍耳玉瓶,是周代玉器,瓶高23.7cm、寬18.3cm、厚10.3cm、蓋高9.5cm、寬14.3cm、厚7.8cm。

文物基本信息

【名稱】:龍耳玉瓶
【類別】:玉器
【年代】:周
【文物現狀】:現存於世
【文物尺寸】: 瓶高23.7cm、寬18.3cm、厚10.3cm、蓋高9.5cm、寬14.3cm、厚7.8cm

文物簡介

瓶分為瓶身與瓶蓋兩部分。瓶身與瓶蓋均有雙耳,耳上部為張口吐舌(或吐水)的龍首,舌(或水注)與瓶或與蓋相銜為拱弧形,其中鏤空,穿有玉環。
玉瓶樣式和紋飾,與周代青銅器相似
瓶分為瓶身與瓶蓋兩部分。瓶身與瓶蓋均有雙耳,耳上部為張口吐舌(或吐水)的龍首,舌(或水注)與瓶或與蓋相銜為拱弧形,其中鏤空,穿有玉環。此種掛環之耳的形制,在周代青銅器中並不少見。
瓶身紋飾,分為三個層次:
瓶下部為主體紋飾,為獸面紋或饕餮紋。方形目瞳、倒八字形勾稍眉、菱形眉心,為棱凸。此棱凸是瓶面上諸多種紋飾中的最高部分。方形目瞳周邊琢臣字形眼廓,眼廓為細陰線,在去地的較凹的平面上。目下為渦形內卷的尖角形勾,為面紋或利齒。面兩側為下伸的肢爪,肢爪上部為模糊獸耳之形。眉目之上為方形內卷的獸角。雙角中間似王字的紋飾,其實應是獸脊上對稱的齒狀的鬃毛,這是極抽象模糊不定的紋飾。
瓶中間部分是一對相對而立的鳳鳥,鳥喙為方斧刃狀,冠向後弧彎而長,鳳尾分叉,鳳的肢爪一前一後,成兀字形狀。
瓶上部為一對相對的龍,龍臣字目,雙唇內卷。相對的龍額與上唇卻另構成一個獸面,左右兩側的臣字形龍目構成一正面的獸面紋或饕餮紋。方折形龍身之內的兀字形紋應是龍鰭或龍的肢爪。
瓶身前後兩側的紋飾相同。
瓶蓋上的紋飾,亦是由雙龍首構成的獸面紋,與瓶身上部的龍紋大體相似。蓋柄上部橢圓卵狀,下部內斂細腰,便於把持。
此瓶紋飾中的臣字目,方斧刃形的鳥喙,兀字形的鳥足,蘑菇形的龍角,內卷形的龍唇,均為周代普遍運用的紋飾。
器面拋磨精緻,光感鮮明,使紋飾清晰突出。
圈足之內與蓋內的磨製,不似當代作品那么光膩而規整,其面高低不平,凹低的邊緣留有刮磨痕跡的凹凸。可見其為老三代玉品磨製的特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