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自己真相

這本書要幫助你去面對一生中必須要時時刻刻面對的一個人——你自己。本書中的內容其實並不新鮮,事實上,自從所羅門王甚至更早的時候,這些理論已經廣為人知。人們一旦知道怎樣把書中的習慣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他們就能夠擁有快樂而滿足的人生。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告訴自己真相.

這本書要幫助你去面對一生中必須要時時刻刻面對的一個人——你自己。本書中的內容其實並不新鮮,事實上,自從所羅門王甚至更早的時候,這些理論已經廣為人知。人們一旦知道怎樣把書中的習慣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他們就能夠擁有快樂而滿足的人生。

現代認知心理學家,如艾伯特·埃利斯(AlbertEllis)、貝克(A.T.Beck)、馬哈尼(M.J.Mahoney)、梅辰保(D.Meichenbaum)和拉薩魯斯(AmoldLazarus)的作品以及他們的科學觀點,哲學家如提圖斯(Titus)和奧瑞里亞斯(MarcusAurelius)的論著,這些研究發現以及歷史上其他一些偉大思想家的貢獻都給我們揭示了部分真理,這些真理建基於傳統的信仰(神聖的話語)和某些我們在本書中要和你分享的原則。這些原則經過了時間的考驗,並且行之有效。上帝就是通過這些原則來擊破長期禁錮人類頭腦的謊言。

儘管我們面臨重重挑戰,大多數人仍然希望自己成為誠實善良而且快樂的人,讓自己能從容面對,遊刃有餘。頗具諷刺意義的是,我們用來讓自己快樂的方法反而帶來不快樂。我們拚命要抓住一些不可能抓住的東西。

快樂的意義何在?我們可以這樣定義:持久的美好感受,對人生、他人和自我保持的良好狀態。我們還可以這樣定義快樂:不存在心靈上和情感上的痛苦和不舒適感。《聖經》把快樂稱為“福氣”。

福氣、快樂、幸福、豐盛,這些都令人羨慕和嚮往。那些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的人,他們惟喜愛上帝的律法,誡命、話語和教導。

在登山寶訓中,耶穌告訴我們那些有福的人是什麼樣的。他們在屬靈上豐盛,也就是說,無論外在環境怎樣,他們在上帝喜愛的律法和救恩中找到了一生的喜樂和滿足。

你對快樂的定義是什麼?在你回答這個問題之後,我們想讓你知道,快樂是能夠獲得的,你可以在心靈的最深處感受到真正的快樂,並保持下去。你不必成為周圍環境、某個事件或人際關係的犧牲品,也不必長期陷於痛苦中而無法自拔。

這本書要幫助你,讓你擁有渴望已久的快樂,使你成為你所希望的那個人。你可以從此快樂地直面自己的生活,並進而感染周圍的人。

我們把它命名為“誤區療法”,它要求人們把真理引入到自己的價值系統,包括我們的哲學觀念、需求、期待、道德和情感的揣測以及自我的思維。真理會釋放人們得自由。耶穌基督是活出來的道。一旦真理被灌注到我們每個想法中去,我們就可以拿起治療的掃帚,掃盡捆綁我們的謊言和誤區。之後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的生活得到徹底改變,變得更快樂、更美好。

我們希望其他的專業人士也能加入這次激動人心的發現之旅,和我們一起去發現在基督里的真理就是一種受教的生存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可以讓我們的人性走向完全,恢復內心某些已喪失的功能,並且能夠讓我從混亂的精神世界走出來,獲得心靈的自由。

我們也請求在心理學上接受過培訓的讀者能夠予以寬容,因為在本書中你們很少能找到技術性術語。我們有意避免使用心理學術語,好讓所有的讀者能夠滿意。

最近,我們對六個月內在我們中心接受輔導的每位來訪者進行了電話跟蹤調查,目的是要了解誤區療法是否有效。受訪者中95%的人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改善。不僅如此,他們還能具體說明有哪些行為發生了改變,他們對自己接受的治療以及在生命中取得的成效非常滿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衷心向你推薦這本書,而且希望你能把這些步驟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給你的生活帶來真實的改變。你將掌握一些原則,並且希望自己一生都能遵照這些原則而行。

作者簡介

威廉·巴克斯是心理服務中心的創始人,明尼蘇達州立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是一名獲得資格認證的心理學家。

圖書目錄

第一章怎樣向自己解釋周圍的環境?

第二章你願意快樂嗎?

第三章記錄你的內心對話

第四章我的心你為何煩悶?

第五章你會處理憤怒嗎?

第六章你的擔心是為了誰?

第七章學會對自己說“不”

第八章你是獨一無二的!

第九章你嘗過改變的美好滋味嗎?

第十章你總是錯失良機嗎?

第十一章你靠什麼來穩固人際關係?

第十二章你不是救世主

第十三章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第十四章處理你的痛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