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頭呆腦

呆頭呆腦

呆頭呆腦,漢語成語。 拼音:dāi tóu dāi nǎo 釋義:形容思想、行動遲鈍笨拙。還指一個人的長相顯得呆板或做事呆板,不靈活。也形容做事投入。

基本信息

詞目

呆頭呆腦

拼音

dāi tóu dāi nǎo

引證解釋

1、思想不靈活,舉止遲鈍的樣子。

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三折:“似這等呆腦呆頭勸不回,呸!可不乾賺了我奔走紅塵九千里。”

清 吳敬梓 《儒林外史》第二回:“後來夏總甲也嫌他呆頭呆腦,不知道常來承謝,由著眾人把周進辭了來家。”

清 曹雪芹 《紅樓夢》第八十九回:“他說寶二爺怎麼好,只會頑兒,全不像大人的樣子,已經說親了,還是這麼呆頭呆腦。”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五十一回:小鳳仙的脾氣,人家說她不合時宜,其實她也是呆頭呆腦,不慣作妓女腔,與人不合。

2、形容言行遲鈍,不靈活的樣子。  

《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趙元常見他的為人,呆頭呆腦,說的話,不倫不類,又想到制台剛才待他的情形,恐怕事情不妙。”

詞語辨析

【近義詞】:笨手笨腳、張口結舌

【反義詞】:天真爛漫、生龍活虎

【語法】:聯合式;作狀語;含貶義

【燈謎】呆頭呆腦(打字一)謎底: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